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广明

作品数:34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衰老
  • 6篇首乌
  • 6篇何首乌
  • 6篇何首乌饮
  • 4篇手术
  • 4篇衰老大鼠
  • 4篇中医
  • 4篇注射液
  • 4篇脑组织
  • 3篇血管
  • 3篇组织细胞
  • 3篇外科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颅内
  • 3篇脑组织细胞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3篇出血
  • 2篇动脉瘤

机构

  • 14篇承德市中心医...
  • 8篇山东省荣军总...
  • 7篇承德医学院
  • 5篇河北大学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临沂市中医医...

作者

  • 30篇韩广明
  • 11篇乔建勇
  • 7篇牛嗣云
  • 6篇武焕颖
  • 6篇张海军
  • 6篇高晓兰
  • 5篇王昌盛
  • 4篇付宪文
  • 4篇高福禄
  • 3篇王荣华
  • 3篇杨新民
  • 3篇孙艳芳
  • 3篇郭伟伦
  • 3篇郭艳巍
  • 2篇张晓华
  • 2篇王亚平
  • 2篇李奎样
  • 2篇张艳青
  • 2篇温力
  • 1篇于朝旭

传媒

  • 6篇河北医学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原医刊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脑组织细胞Rb/p53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检测Rb、p16、p53、p19、p21在衰老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何首乌饮抗大鼠脑组织衰老的机制。方法:选用8周龄SD大鼠84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何首乌饮高、中、低剂量组、何首乌丸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2只,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W 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pRb、p16、p53、p19、p21在大鼠脑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Rb、p53、p16、p19、p2 l表达明显增加,pRb表达明显减少(P<0.05);何首乌饮、何首乌丸组能显著提高pRb的表达,降低Rb、p53、p16、p19、p2 l表达(P<0.05),何首乌饮高剂量组调节作用大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何首乌饮调节脑组织Rb/p53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韩广明高晓兰乔建勇杨新民牛嗣云高福禄
关键词:何首乌饮RB脑组织衰老免疫印迹法
幕上自发性脑内出血62例外科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幕上白发性脑内出血不同外科治疗措施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本组共计62例,男37例,女25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检查确诊为基底节区出血,专科医生根据患者住院时情况及经验决定外科治疗方案,分别采用传统开颅内血肿清除外减压手术,显微微创手术和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治疗结果以患者出院时情况进行评判,标准采用ADL日常能力分级,Ⅰ级~Ⅱ级为预后良好,Ⅳ级~Ⅴ级为预后不良,住院期间死亡患者排除在本次统计之外。使用SPSS for Windows11.5统计软件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年龄(B=-0.187,P=0.001),意识水平(B=0.322,P=0.004),出血量(B=-0.041,P=0.000),脑室铸型(B=2.185,P=0.037)为影响该组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意识水平、出血量、脑室铸型是影响幕上自发性脑内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
付宪文韩广明乔建勇
关键词:外科治疗影响因素
经CTA早期诊断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1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在动脉瘤破裂早期使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诊断技术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动脉瘤破裂早期经CTA诊断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1例的疗效。结果 31例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失去随访1例。患者治愈26例,其中Ⅰ~Ⅲ级18例,Ⅳ~Ⅴ级5例。偏瘫失语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准确率高,可以作为施行早期手术治疗的依据,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乔建勇王昌盛武焕颖韩广明张海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
胶质瘤中E-cd、MMP<,2>、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付宪文李奎样韩广明王荣华郭艳巍张海军等
该项目采用SP(Streptavidinperoxidase)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胶质瘤和9例正常脑组织中的E-cd、MMP<,2>、CD44<,v6>再蛋白的表达,结果行统计学处理,为全面了解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充...
关键词:
关键词:胶质瘤免疫学检测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2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 84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4 2例 ,均于伤后 1 2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 3 3℃~3 5℃ ,维持 2~ 6d。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血糖、血电解质、血气指标。对照组 4 2例 ,直肠温度控制在 3 6.5℃~ 3 7℃ ,两组病人均行持续颅内压监护 ,其它治疗与低温组相同。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后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颅压、高血糖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生命体征、血电解质、血气指标明显稳定 ;恢复良好率提高 ,预后显著改善 ,但不能降低总的死亡率 ,且在 5 0岁以上患者或者是致命的。结论 :亚低温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小于 5 0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安全有效 ,可提高生存质量 ,无严重并发症。但对于大于5 0岁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亚低温治疗是有害的。
韩广明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血电解质血气指标生命体征伤病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83%,91.30%,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6.05%,79.07%,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APACHEⅢ评分方面比较,两组治疗1周、2周后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MODSE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提高疗效,从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状态。
薛卫林韩广明胡晓飞张唤华李正光
关键词:温阳益气参附注射液
松花粉对雄性衰老大鼠性腺轴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松花粉预防用药对雄性衰老大鼠性腺轴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松花粉预防中(Pz)、低(Pd)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预防组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灌胃松花粉,用药50d。检测各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及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LH、FSH及下丘脑中GnRH含量明显升高,IGF-1、睾酮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松花粉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LH、FSH及下丘脑中GnRH含量,提高IGF-1、睾酮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松花粉可以预防雄性衰老大鼠性腺轴分泌功能紊乱,对雄性衰老大鼠性腺轴有较为明显的保护作用。
牛嗣云韩广明刘红艳温力张艳青张晓华高晓兰
关键词:松花粉性腺轴激素
松花粉抗下丘脑-垂体-睾丸衰老机理研究
牛嗣云韩广明温力张晓华张艳青高晓兰
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了松花粉对雄性衰老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激素分泌的影响;生物化学法检测了血清抗氧化酶含量;免疫组化、RT-PCR和蛋白印记法观察了睾丸组织IGF-1、EGFR、Rb、p53、p19、p21、p16蛋白表...
关键词:
关键词:松花粉延缓衰老作用中医药治疗
QT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中药 QT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治疗前后校正 QT间期离散度 (QTcd)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单盲方法 ,将 36例 AMI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测定两组患者 QTcd的变化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 QTcd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 .0 1) ,治疗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 5 .6 % ,与对照组的 16 .7%相比较明显降低。结论 :中药 QT合剂能明显降低 AMI患者
韩广明崔红利李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QT间期离散度中医药疗法
消石饮液对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
孙立军朱延红孙国良王颖石峻峰金宝成李翠芹党国义殷丽君任淑娜韩广明郝丽娜王和平李立平许金平韩文萍
该项目遵循传统中医药理论,将泌尿系结石的病机归结为“热邪煎熬尿液而成石”,在传统的“清热利湿”“养阴清热”以排石的基础上,提出了“清热解毒化石”的新主张、新思想;选用名医名方加减化裁,使之更切“泌尿系结石病机”;应用现代...
关键词: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