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 作品数:2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简析冯玉祥的“丘八诗”
- 2016年
- 冯玉祥的“丘八诗”,大多反映军队生活、抒发军人情感,在抗战诗坛上产生过较强烈的反响。从内容上看,冯玉祥的“丘八诗”鼓舞了我方民众的抗战士气;从艺术风格上看,“丘八诗”吸取了民间旧形式的特点,力求通俗化、大众化,利于传播。
- 高珊
- 关键词:抗战
- 试论高校中文系基础写作课的困境及课堂对策
- 2020年
- 基础写作课程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当代面临许多困境:环境问题、中学时以考试为轴心的写作训练模式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网络媒体的冲击。鉴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运用PPT推荐文学著作,并用“你问我答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 高珊
- 关键词:写作主体网络媒体
- 论丁西林独幕剧的喜剧形态
- 2016年
- 本文探索丁西林独幕剧的喜剧形态,提出其喜剧形态主要表现为机智、嘲弄、微讽几种。这些形态并非单一地出现,而是互相交织在一起,构成喜剧多重的意味。
- 高珊
- 关键词:丁西林机智嘲弄
- 试谈抗战时期桂林的讽刺诗
- 2012年
- 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坛,涌动着一股讽刺诗的潮流,诗人们一方面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进行无情揭露,一方面对抗战中形形色色的社会怪现象进行讽刺,描绘出一幅幅"群丑图"。在诗歌艺术上,利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讽刺对象形象化、漫画化,并以对比、反语、戏仿等手段揭露其丑陋本质。当然,由于诗人的情感过于强烈,超过了理智,也使一些讽刺诗打上了强烈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烙印。
- 高珊
- 关键词:抗战时期讽刺诗诗歌艺术
- 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实境与虚境
- 2016年
- 毛泽东诗词中常将"实境"与"虚境"融合转换,在这样的转换之中,往往能产生出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毛诗的"虚境"中既有"情景"、也有"事件"。在虚实转换的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
- 高珊
- 关键词:实境虚境情景
- 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
- 2021年
- 新感觉派塑造了大量都市新女性及一些社会底层女性形象,这些都市新女性大都以商品美化身体,吸引男性的目光;或将自身化为商品,沦为男性的玩物。在两性关系上,部分女性颠覆了传统,反“客”为“主”,将男性作为自己的欲望对象,追求肉体的快乐,可终究前路迷惘;底层女性的身体则负担起供养家庭的重任,在都市艰难生存,甚至沦为舞女、娼妓,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伤痕累累。
- 高珊
- 关键词:新感觉派女性身体
- 穆时英小说中的底层身体叙事
- 2020年
- 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穆时英在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底层生存者在现代文学史引起关注。由于教育的限制,他们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情绪,其身体也在无助的挣扎中被烙下了社会与命运的印迹。从抗争的身体、被惩罚和摧残的身体、底层女性的身体等存在方式进行解读,能够发掘穆时英小说新的叙事价值。
- 高珊
- 关键词:新感觉派穆时英身体
- 人与动物的相处之道——读丰子恺的动物散文被引量:1
- 2013年
- 丰子恺创作了许多以动物或者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动物散文,对不同情境中人与动物的相处之道的描述与思考,表现了作家对人性的反思及对生态和谐的追求。散文《物语》突破"以我观物"思维方式,呈现了"另类"的视角——"以物观人"。
- 高珊
- 关键词:丰子恺散文动物人类中心主义
- 论毛泽东词作中的婉约特征
- 2018年
- 本文论述毛泽东词作中的婉约特征,认为学界对毛泽东词作的认识基本上以"豪放"为主,实际上,在其作品里存在许多"婉约"的艺术特征。有的作品通篇以婉约为主,有的作品则将婉约特征与豪放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婉约特征",是毛泽东词作艺术成就的重要来源。
- 高珊
- 关键词:毛泽东
- 论刘呐鸥小说感知性视角的叙事特征
- 2017年
- 本文对刘呐鸥小说感知性视角的叙事特征进行探讨,提出刘呐鸥作为新感觉派小说家的先行者,其作品多数采用感知性视角进行叙述,面对都市中的街道、消费场所、女性,人物疲于不断更新感官体验,无暇进行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思考。
- 高珊
- 关键词:刘呐鸥叙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