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晓鹏

作品数:23 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美国加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艺术
  • 5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电影
  • 8篇华语
  • 7篇中国电影
  • 7篇华语电影
  • 4篇电影研究
  • 4篇文学
  • 3篇当代电影
  • 3篇电影史
  • 3篇访谈
  • 3篇访谈录
  • 2篇知识分子
  • 2篇中国电影史
  • 2篇重写
  • 2篇主体性
  • 2篇小说
  • 2篇民族电影
  • 2篇跨国
  • 2篇话语
  • 1篇大学人文
  • 1篇大学人文教育

机构

  • 15篇加利福尼亚大...
  • 6篇美国加州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加州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 1篇中国电影艺术...
  • 1篇华盛顿州立大...
  • 1篇丹佛大学
  • 1篇辅仁大学

作者

  • 22篇鲁晓鹏
  • 2篇李焕征
  • 2篇冯雪峰
  • 2篇唐宏峰
  • 1篇李道新
  • 1篇李镇
  • 1篇季进
  • 1篇路程
  • 1篇金浪
  • 1篇叶月瑜
  • 1篇石川
  • 1篇车琳
  • 1篇陈犀禾
  • 1篇吕新雨
  • 1篇孙绍谊
  • 1篇向宇

传媒

  • 5篇当代电影
  • 3篇文艺理论研究
  • 2篇电影新作
  • 2篇当代作家评论
  • 2篇艺术评论
  • 2篇电影理论研究...
  • 1篇文艺研究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华文文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文化研究
  • 1篇文化与诗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塑北京城市空间--跨国建筑、先锋艺术和本土纪录片被引量:2
2010年
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给北京带来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本文将聚焦于北京城市重建进程中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方面是代表着全球化、现代化和进步性的纪念碑式建筑在这座城市的崛起,另一方面则是整顿市容的行动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动。本文将主要通过三个内容来考察这种城市空间的转变:公共性的纪念碑式建筑、先锋艺术和本土纪录片实践。
鲁晓鹏冯雪峰
关键词:先锋艺术纪录片建筑
中国比较文学学派话语的产生和发展:几点思考与质疑被引量:1
2024年
近几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界提出打造“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命题,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中国学派”的提法以比较文学研究的“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为参照系。然而,西方比较文学学术研究内部早已对“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等“西方中心主义”论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超越了这种陈旧的知识范式,当下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批评视野愈发多元。本文对“中国学派”话语提出质疑,特别是它在参照系上的时空错置,呼吁以学术独立、批评精神作为人文学术研究的原则,探索新型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理论。
张振鲁晓鹏
关键词:中国学派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世界体系论
卢米埃尔兄弟电影在中国放映考被引量:10
2015年
程季华先生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中说到,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这里的根据是上海《申报》的两则广告,预告本年8月11日和8月15日将在徐园放映西洋影戏。《发展史》这个观点是中国电影史学界多年来的定论。黄德泉先生在其《电影初到上海考》一文中,质疑这个论断。
鲁晓鹏
关键词:中国电影史《申报》
世纪末《废都》中的文学与知识分子被引量:13
2006年
鲁晓鹏季进
关键词:知识分子《废都》第五代电影乡土小说文化生产
华语电影研究姓“中”还是姓“西”?被引量:5
2015年
2013—2014学年,中国农业大学的李焕征副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访问。他向我介绍说,近来国内电影界有两个热门话题:华语电影和重写电影史。他建议我做一个访谈,讨论一下这两个问题。笔者没想太多,便答应了。没想到,那篇访谈在《当代电影》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几位学者的回应,并引发一系列论争和后续反应。(1)2015年6月,吕新雨、石川、孙绍谊在上海复旦大学组织了一场电影研究对话。李道新、笔者本人和其他一些学者都参与了讨论。到目前为止,论争已经持续了好几轮。在论争初期,
鲁晓鹏
关键词:电影研究华语电影当代电影少数民族题材史学理论第五代导演
《爱情三部曲》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及研究——鲁晓鹏教授访谈录
2017年
一、关于小说《爱情三部曲》的创作情况林吉安(以下简称“林”):鲁老师,非常高兴能跟您谈一谈您的这部小说《爱情三部曲》。之前读过您的不少文章,但都是学术类的,像这种非学术类的文学作品还是第一次,是一次非常愉快、兴奋的阅读体验。请问这本书是您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吗?鲁晓鹏(以下简称“鲁”):应该算是。不过,其中第二篇《回北京》以前在石家庄出版的文学杂志《长城》上发表过。1林:请您谈一谈这部小说的创作缘起和经过吧。鲁:
鲁晓鹏林吉安
关键词:《爱情三部曲》海外华文文学访谈录文学作品
向着全球现代性觉醒——晚清的文言小说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是针对中国晚清古典小说文类的研究,尤以王韬的古典小说为例。笔者着力于分析王韬的短篇小说集《后聊斋志异》(又名《淞隐漫录》),着重分析了三则中国人和他们的欧洲恋人之间的跨国爱情故事。王韬的这类小说代表了中国在进入现代世界前夜,对西方世界降临的一种独特回应。它们为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国际关系中真实存在的地缘政治问题,提供了想象性解决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形成了一种古老文类的最后繁荣。
鲁晓鹏路程
关键词:晚清文言小说
海外华语电影研究与“重写电影史”--美国加州大学鲁晓鹏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5
2014年
如何看海内外华语电影研究 李焕征(以下简称李):鲁教授,您好!作为一个海外学入,您在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世界电影研究、华语电影研究等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请问您对当下海内外的华语电影研究是如何看的呢?
鲁晓鹏李焕征
关键词:电影研究华语访谈录电影史重写
跨国华语电影研究的接受语境问题:回应与商榷被引量:7
2014年
《当代电影》杂志2014年第4期刊登了笔者和李焕征教授的访谈录。2014年第8期又刊登的几位电影学者对访谈的回应。笔者仔细拜读了这几篇回应文章,受益匪浅,学到不少东西。大家开诚布公,各抒己见,理性交流,一起催发电影研究的良性互动。如果笔者对某些情况掌握得不确切、不全面,我感谢同仁们对我的提醒和纠正。谢谢编辑刘桂清老师,回应人郦苏元老师,丁亚平,李道新,石川,孙绍谊。
鲁晓鹏
关键词:华语电影当代电影语境问题国族强势话语民族电影
中国生态电影批评之可能被引量:61
2010年
生态电影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电影。它探讨人类与周围物质环境的关系,包括土地、自然和动物,是从一种生命中心的观点出发来看待世界的电影。"中国生态电影"概念首先表明它是一种批评手段、一种阐释策略,它给观赏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检视中国电影的新视角。其次,生态电影是对一种具有自觉实践意识的中国电影的描述。生态电影是中国新电影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新纪录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实主义的基本诉求中,无所不在的摄影机总是在注视着生活中的那些被忽视、被遗忘的方面,而对生态和环境的关注成为这种新电影和新纪录片的重要主题之一。
鲁晓鹏唐宏峰
关键词:电影批评生态意识中国电影物质环境现实主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