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晓刚

作品数:97 被引量:417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伤寒
  • 26篇伤寒论
  • 20篇糖尿
  • 20篇糖尿病
  • 20篇中医
  • 18篇《伤寒论》
  • 11篇教学
  • 9篇2型糖尿
  • 9篇2型糖尿病
  • 8篇胰岛
  • 8篇胰岛素
  • 7篇胰岛素抵抗
  • 7篇泻心汤
  • 6篇疏肝
  • 6篇疏肝和胃
  • 6篇疏肝和胃汤
  • 6篇胃汤
  • 6篇经方
  • 6篇和胃
  • 6篇和胃汤

机构

  • 67篇广州中医药大...
  • 33篇广州中医药大...
  • 9篇湖北中医学院
  • 8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康宁医...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宜宾卫...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96篇万晓刚
  • 16篇朱章志
  • 14篇刘敏
  • 13篇李赛美
  • 12篇蔡文就
  • 9篇吴浩祥
  • 9篇刘松林
  • 9篇李巧
  • 8篇赵映前
  • 8篇孙江桥
  • 8篇梅国强
  • 8篇张茂林
  • 7篇贾晓林
  • 7篇刘树林
  • 6篇刘超男
  • 5篇王保华
  • 5篇方志辉
  • 4篇方剑锋
  • 4篇熊曼琪
  • 4篇张横柳

传媒

  • 11篇新中医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湖北中医学院...
  • 6篇湖北中医杂志
  • 5篇中国中医药现...
  • 4篇国医论坛
  • 4篇中医药学刊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医文献杂志
  • 2篇中华医史杂志
  • 2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7篇2003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万晓刚运用柴胡类方治疗甲状腺疾病临床经验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属性偏序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万晓刚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收集万晓刚教授门诊病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进行症状、舌脉、药物的规范化,将其录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将所得数据库规范格式后,制作相应形式背景图,再将形式背景图导入属性偏序结构图计算机自动生成工具,生成相应的偏序结构图。通过数据挖掘,对图像进行分析,对用药进行词频统计,总结万晓刚教授在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时的相关思路、偏好方剂、配伍规律和常用加味药物。结果:共纳入病例8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6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出现最多的症状为不寐、口干、乏力、心慌。不寐常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口干常选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心慌常用小柴胡汤原方加减,乏力常选柴胡桂枝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常出现症状为口干、不寐,但该症状分布不具有代表性,选用柴胡桂枝汤较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出现最多的症状为口干、颈前肿大、不寐等,柴胡桂枝汤的应用相对较多,其余多为在小柴胡汤基础上随证加减,可加用三棱、莪术、牡蛎、猫爪草等活血、软坚、散结之品。结论:万晓刚教授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最常应用的方剂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出现不同症状时应用方剂有所不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多用柴胡桂枝汤,结节性甲状腺肿多用小柴胡汤原方加减。
洪德济万晓刚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结节性甲状腺肿柴胡类方
万晓刚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内分泌疾病继发失眠经验介绍被引量:2
2016年
失眠的发病机制与睡眠-觉醒周期相关,但睡眠-觉醒周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系统、多中枢的整合协调,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脑干、大脑皮层等人体神经生理结构可能影响睡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等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轴也对睡眠具有调节作用,相关内分泌轴出现紊乱亦可导致失眠症的发生。万晓刚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专家、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30多年。
李巧万晓刚
关键词:内分泌疾病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未病学术思想概述
2000年
从未病之定义、机理、诊断、治疗四个方面 ,系统探讨了《伤寒论》未病医学思想。认为 :未病的机理有五 ,即病机速变而证不及应、此处罹病而彼处偏盛偏衰、新病既起而宿疾潜藏、邪重病甚而真情掩匿、病证新瘥而余邪未尽或正匮未复 ;诊断未病的思维方法有七 ,即趋势外推法、五行推演法、反馈预测法、反象预测法、节律预测法、体质宿食预测法、结构预测法 ;治疗未病的措施有三 ,即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未病治已病、已病未病相兼顾。
万晓刚
关键词:《伤寒论》未病学术思想
加味半夏泻心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胰岛素、血脂、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0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加味半夏泻心汤组、二甲双胍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给药5周后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检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游离脂肪酸(FFA)、TNF-的变化。结果加味半夏泻心汤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BG(P<0.05),TC(P<0.05)、TG(P<0.05)、LDL-C(P<0.05)、FFA(P<0.05)、TNF-(P<0.05),升高HDL-C、HOMA-(P<0.05),降低HOMA-IR,升高ISI。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在降糖、调脂、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功能方面作用显著,初步揭示该方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临床指导意义,其具体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周珊珊艾中柱王保华刘焱文万晓刚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加味半夏泻心汤胰岛素抵抗胰岛细胞功能
91首治疗糖尿病失眠的中医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失眠患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建库以来至2022年12月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失眠患者的文献资料,经筛选、提取处方数据并进行规范化处理后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用药规律。结果收集方剂91首,涉及144味中药;其中最常用的中药类别为补虚、清热、安神类;四气特点以寒、平、温性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味为常用;归经以入肝、心、肺、脾、肾经为主;应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生酸枣仁、黄连、首乌藤、生地黄、丹参;常用药物组合有生酸枣仁-丹参、生酸枣仁-首乌藤、丹参-五味子;以熵聚类方式挖掘新方3首。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失眠患者以补虚药为主,佐用安神类药物,结合糖尿病的病机特点可配伍清热类药物。
郑容王兰张天朗刘超男万晓刚
关键词:糖尿病失眠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宋元明清时期伤寒方药研究思路评介
2002年
从传统的研究角度,如制方原则、类方研究、药性析义及方药增补等方面,对宋元明清时期医家在伤寒方药研究上,常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作一简要评价,以为现代研究之借鉴。
张又云万晓刚
津力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强化饮食运动教育,同时加用津力达颗粒9 g/次,3次/d,疗程...
刘树林朱章志万晓刚卢伟炽方志辉李巧
关键词:津力达颗粒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内经》伤寒学术思想述要
2002年
  《内经》是我国早期的医学典籍,由《素问》、《灵枢》两部分构成.全书集此期医学之大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医学理论.其于外感热病之认识,较为全面系统,包括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转归等.其专篇论述外感热病学术思想者,有《热论》、《评热病论》、《刺热论》、《寒热病》、《热病》等篇.而散在之有关论述,则于全书各篇中时可或见.系统总结其有关理论,于伤寒学术起源之认识不无裨益.故而在此就书中有关内容,简要撰述如次.……
万晓刚
关键词:伤寒经络六经
六经概念源流考被引量:3
2001年
根据古今文献资料 ,探讨六经概念的起源、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以及六经与三阳三阴概念的关系。认为六经一辞 ,出自《内经》 ,原指经脉 ,隶属于三阳三阴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 ,六经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变化 ,以致后世六经与三阳三阴概念互混交错 ,但其实质仍有一定差异。然无论内涵与外延之变迁如何 ,其为生理概念之属性 ,始终未曾变化。
万晓刚
关键词:六经伤寒伤寒论
伤寒史学研究成果简述被引量:4
2000年
建国以来有关伤寒史学的研究成果表现在相关人物、相关著作、相关事件、学术关系及阶段特征五个方面。前期研究成果 ,尚不足以充分展示伤寒学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更无充分依据昭示其未来之发展方向 。
万晓刚
关键词:伤寒学学术特征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