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超

作品数:3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催化
  • 27篇催化剂
  • 16篇丁二烯
  • 16篇氧化物
  • 15篇氧化物催化剂
  • 15篇复合氧化物
  • 14篇二烯
  • 14篇复合氧化物催...
  • 14篇1,3-丁二...
  • 13篇脱氢
  • 11篇钼催化剂
  • 7篇制氢
  • 7篇三组分
  • 7篇硼烷
  • 7篇空速
  • 7篇催化剂合成
  • 6篇氧化脱氢
  • 6篇四组分
  • 6篇排水法
  • 5篇水解制氢

机构

  • 36篇浙江大学
  • 13篇安徽工业大学
  • 9篇南开大学
  • 8篇常州大学
  • 7篇浙江省环境科...
  • 5篇宁德师范学院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铜陵有色金属...
  • 2篇安徽硅宝有机...
  • 1篇九江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衢州...
  • 1篇安徽海德化工...

作者

  • 36篇万超
  • 22篇陈丰秋
  • 22篇程党国
  • 22篇詹晓力
  • 13篇万超
  • 11篇许立信
  • 9篇叶明富

传媒

  • 6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精细化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Bi/Mo/La/Fe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Bi/Mo/La/Fe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本发明将制备好的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并将混合气导入反应器中,保持一定空速和催化剂床层温度进行反应,得到1,3-丁二烯...
陈丰秋万超程党国詹晓力
文献传递
用Pd@CeO<Sub>2</Sub>-CN<Sub>x</Sub>核壳型催化剂催化甲醛脱氢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Pd@CeO<Sub>2</Sub>‑CNx核壳型催化剂催化甲醛脱氢的方法。本发明将制备好的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将反应器置于水浴中,接着将甲醛和氢氧化钠混合液加入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氢气采用排水法收...
程党国万超陈丰秋詹晓力
文献传递
层状多孔炭片负载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研究以煤沥青为炭材料,氯化钠为模板剂,碳酸钾为活化剂,在氩气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载体层状多孔炭片(LPCS),通过浸渍法向其中加入RuCl3金属溶液,将活性组分Ru负载到LPCS载体上合成Ru/LPCS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u/LPCS催化剂中,当煅烧温度为1123 K时,Ru的负载量为2%时,催化剂的反应转化频率(TOF)值最大,此时有光下催化剂的TOF为334.8 min^(-1),是无光照时TOF的1.38倍。在光照下,催化剂的活化能(Ea)从90.60 kJ/mol下降到70.33 kJ/mol。氨硼烷水解制氢速率相对于其浓度的级数为0.75,而相对于催化剂的用量满足于一级动力学关系。
左佑华吴慧花俊峰郑君宁许立信叶明富万超
关键词:钌基催化剂水解制氢
Co_(0.5)Cu_(0.5)/CNR催化剂制备及其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
2024年
以硝酸钴和硝酸铜制备溶液A,苯二甲酸(PTA)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制备溶液B,两种溶液通过溶剂热法制备Co/Cu拉瓦希尔骨架系列材料(Co/Cu-MIL前驱体),进一步直接碳化前驱体制备出MOFs衍生物,即双金属碳纳米棒(CoxCu_(1-x)/CNR)催化剂。通过SEM、TEM、XRD、XPS等表征手段探究其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Co/Cu-MIL经过高温焙烧后成功得到CoxCu_(1-x)/CNR,当x=0.5、溶剂热温度为120℃、焙烧温度为650℃时得到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优,Co_(0.5)Cu_(0.5)/CNR催化剂催化氨硼烷(AB)水解制氢的TOF值为2718.21 h^(-1),反应的活化能为51.64 kJ/mol,且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较好,在循环10次后催化活性虽然有所下降,但对AB仍然保持100%的转化率。
左佑华李蓉花俊峰郝思雨谢婧许立信叶明富万超
关键词:水解制氢
用Bi/Mo/Ce三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Bi/Mo/Ce三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本发明使用三组分催化剂进行1-丁烯的氧化脱氢生产1,3-丁二烯的方法。更具体的说,采用铁盐、铋盐、铈盐和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摩尔比配置,碱液调...
陈丰秋万超程党国詹晓力
文献传递
用Bi/Mo/Zr/Fe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Bi/Mo/Zr/Fe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本发明将制备好的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并将混合气导入反应器中,保持一定空速和催化剂床层温度进行反应,得到1,3-丁二烯...
陈丰秋万超程党国詹晓力
文献传递
用Bi/Mo/V三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Bi/Mo/V三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Bi/Mo/V三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然后使用该三组分催化剂进行1-丁烯的氧化脱氢生产1,3-丁二烯。更具体的说,采用铁盐、铋...
陈丰秋万超程党国詹晓力
文献传递
NiZnCe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正丁烷脱氢性能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镍锌铈(NiZn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分别考察了NiZn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中Zn和Ce含量对正丁烷氧化脱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iZn0.5Ce0.3催化剂的转化率和烯烃选择性较高。采用H2-TPR、XPS及TPRO的表征方法来揭示催化剂中氧移动循环的不同步骤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Ce元素的引入对催化剂的氧移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且催化剂性能与氧容量(参与反应的催化剂中的氧量)呈正相关。此外,Ni与Ce的相互作用导致了Ni阳离子化合价和可接受电子能力的提高,活性Ni更容易吸附活性氧物种,金属与氧气的循环往复反应更活泼。
王炼万超万超陈丰秋程党国
关键词:正丁烷
用Bi/Mo/Fe/Ce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Bi/Mo/Fe/Ce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本发明使用该四组分催化剂进行1-丁烯的氧化脱氢生产1,3-丁二烯的方法。更具体的说,采用铁盐、铋盐、钼盐、铈盐和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摩尔...
陈丰秋万超程党国詹晓力
文献传递
用Pd@CoO-CNx核壳型催化剂催化甲醛脱氢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Pd@CoO‑CNx核壳型催化剂催化甲醛脱氢的方法。本发明将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将反应器置于水浴中升温,接着将甲醛和氢氧化钠混合液加入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氢气采用排水法收集。所述的Pd@CoO‑CN...
程党国万超陈丰秋詹晓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