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艳丽
- 作品数:2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民航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英汉结构歧义共性探究
- 2009年
- 大量的语言研究表明:语言具有共性。结构歧义是指句子的各组成部分因不同的组合方式而产生的歧义。结构歧义普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本文运用现代句法理论的部分分析方法对英汉结构歧义句所反映的共性进行探讨,从而为证实语言共性的存在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支持。
- 乔艳丽
- 关键词:结构歧义空语类量化词语言共性
- 中西悲剧精神差异的文化缘源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对中西方悲剧在主人公选择、剧情冲突和结局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对比,发现中西方悲剧精神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中华民族的悲剧精神因源于"苦戏"而主要体现为国人对人与人关系的伦理道德批判和对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追求,个体自主意识较弱;而西方各民族的悲剧精神起源于"酒神"赞歌,个体自主意识较强,其所追求的和谐往往以牺牲个体为代价,体现了西方人对历史与人伦、理性与感性永恒矛盾的反思。
- 乔艳丽
- 关键词:悲剧悲剧精神文化
- 关联理论关照下中英文广告语言差异的跨文化解读被引量:1
- 2009年
-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其语言表达必然反映该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对中英广告语言的差异进行跨文化解读,以期提高读者对跨文化广告的理解和撰写能力。
- 乔艳丽
- 关键词:广告语言文化
- 高职院校“渗透式”英语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渗透式"教学是较高层次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意义的全方位、立体式的课堂教学观念,对于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扩大知识面、优化其综合素质有着重大作用。鉴于此,本文以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为基点,谈论"渗透式"教学法产生的背景,及其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实践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 乔艳丽林虹
- 关键词:英语教学
- T.S.艾略特的东方宗教情愫被引量:2
- 2012年
- 受白璧德、兰曼、伍兹、桑塔耶那等人的影响,艾略特对东方宗教——印度教和佛教——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荒原》中,艾略特借渔王神话、轮回、禁欲等主题来表达其对印度教和佛教的尊崇。后期作品《四个四重奏》中的"荷花"意象、"轮子"意象、循环时间观和"四大皆空"等东方宗教元素也揭示出诗人对印度教和佛教思想的独特情思。虽然《小吉丁》中,诗人倾向于将印度教和佛教的哲学与经验视为诗歌创作和思想表达的手段或语料来源,但其跨越文化樊篱、穿越时空的诗创风格激发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垮掉派"代表人物对东方文化的浓厚兴趣,使之沿着艾略特的思维路径继续寻找西方社会获得拯救的东方良药。
- 乔艳丽
- 关键词:T.S.艾略特诗歌印度教佛教
- 图形-背景理论关照下英语结构歧义成因的认知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以该理论为基点,从修饰关系不明、否定范围不明、从句关系不明和省略等方面分析英语结构歧义的生成原因,说明英语结构歧义是不同的认知主体将同一句子的不同成分作为了图形突显的结果。该结论不仅丰富了结构歧义的研究范围,而且拓宽了图形-背景理论在语言认知研究中的实际运用。
- 乔艳丽
- 关键词:结构歧义图形-背景理论
- 乘务类学生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实证探析
- 2011年
- 通过问卷调查探析乘务类本科生对交际和非交际教学法及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旨在研究一种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乘务类学生对交际教学活动和非交际教学活动都有偏好,因此对于此类学生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采取折中的综合性教学法。
- 史艳云林虹乔艳丽
-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传统教学法
- 乘务英语教学中学生消极情绪的调控被引量:5
- 2008年
- 乘务英语教学是乘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在此学科学习中存有的消极情绪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提高乘务英语教学质量。
- 乔艳丽刘冰
- 关键词:消极情绪
- 西方悲剧精神的文化阐释
- 2009年
- "悲剧"是文学的一个独特种类,是悲剧精神体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悲剧精神是悲剧的灵魂与生命,它是人在追求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的生生不已的内在意志激情的体现,是决定悲剧存在的深层次的规定性。在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其发展足迹的起落沉浮,其"悲剧精神"对文化塑造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讨其悲剧精神的文化渊源对进一步了解西方悲剧及悲剧精神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
- 乔艳丽
- 关键词:悲剧悲剧精神文化
- 生态美学与美国“垮掉派”诗歌
- 2009年
-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个切近时代发展的美学研究,是一个创新的美学课题。生态批评,作为西方悄然兴起的新的批评方法,可以看作是生态美学的实际应用,是生态美学理论扩展的有效手段。从当今的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发轫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美国"垮掉派"诗歌作品实际上是生态美学价值观的倡导与建构。"垮掉派"诗歌的代表人物:金斯伯格、史耐德和雷克思罗斯的诗歌作品多次呈现出浓郁的东西方生态美学的意蕴。
- 迟欣乔艳丽
-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