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中涛

作品数:33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农业
  • 7篇农业科技
  • 7篇农业科技成果
  • 6篇社会
  • 6篇生产力
  • 6篇农业科技成果...
  • 6篇主义
  • 5篇地理
  • 5篇地理环境
  • 5篇政治
  • 5篇生态
  • 5篇生态文明
  • 5篇思想政治
  • 5篇教育
  • 5篇科学发展观
  • 5篇发展观
  • 5篇产力
  • 4篇哲学
  • 4篇科技成果转化
  • 3篇大学生

机构

  • 32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沈阳农学院

作者

  • 33篇于中涛
  • 5篇李桂艳
  • 5篇刘毅杰
  • 4篇王玉秀
  • 3篇张燕之
  • 3篇牛玉萍
  • 3篇李桂红
  • 2篇姚海霞
  • 2篇陈曦
  • 2篇谭月明
  • 2篇宗旭
  • 2篇李学明
  • 2篇宋建设
  • 2篇张玉麟
  • 2篇赵立艳
  • 2篇吴媛媛
  • 1篇于秀荣
  • 1篇李淑清
  • 1篇张艳芝
  • 1篇袁野

传媒

  • 1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0篇农业经济
  • 3篇辽宁行政学院...
  • 2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领导科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全国商情
  • 1篇管理观察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996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技术成果只有经过推广、应用,并入生产过程,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其社会经济价值。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左右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转化成了现实的生产力,而其余70%左右的农业科技成果却仍以样品、礼品、展品及专利和论文等形式被束之高阁,游离于现实的农业生产之外,它们只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于中涛李淑清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进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被引量:3
2005年
近年来,循环经济在我国不仅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在各个层次上都进行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经济潮流和大趋势,对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也必将对辽宁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的积极影响.
于中涛于秀荣刘毅杰
关键词:循环经济辽宁老工业基地农业经济循环型社会
怎样看待“土政策”被引量:1
1990年
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用来调动并约束社会力量的行动准则。所谓“土政策”,则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的概念,广义地说,中央和国家机关以下的各级领导机关,从本地本部门的特殊情况出发而自行制订的文件、规定、原则、方案、措施等,都可称之为“土政策”。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及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和国家以及各级领导机关制定、执行和理解政策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分析和把握“土政策”
于中涛
关键词:领导机关资产阶级自由化群众积极性
试论生产力的实质要素与“第一生产力”被引量:1
1992年
一一般认为,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又被称为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和独立要素。从生产力系统和结构的一定层次上说,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确是生产力的基本的、实体的和独立的要素,它们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工具。
于中涛
关键词:生产力政治经济学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被引量:2
2007年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也与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同等重要。但是,时至今日,人们虽然已经自觉地认识到了转化自然科学成果的重要意义,并重视研究转化自然科学成果的途径与方法,切实促进自然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却仍然不同程度地无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既欠缺实践上的有效举措,也缺乏理论上的深入研究,致使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被束之高阁。因此,为了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有必要研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于中涛姚海霞宋建设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实生产力
论传统地理环境理论局限及其主要根源
2012年
传统地理环境理论有其合理因素和积极意义,但它并没有真正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地理环境社会作用思想,全盘否定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贬低了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所以,在当代条件下,重新认识传统地理环境理论的局限和根源以及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地理环境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于中涛李桂艳赵立艳牛玉萍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地理环境决定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处理好的五个辩证关系
2006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一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要正确而全面地理解这个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理念,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自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目的和手段、普遍和特殊、肯定和否定、重点和全面以及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克服片面性,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于中涛姚海霞谭月明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辩证关系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⒇
2012年
本文在对"90后"大学生成长背景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力图揭示出一条真正适合于"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樊晶于中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经济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被引量:4
2000年
一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年度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个全新的概念。这个概念准确反映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和未来走势。当前,关于什么是知识经济仍众说纷纭,其科学界定和统一定义尚需时日。但是,人们也已取得了一些共识:这是一种有别于...
王玉秀于中涛
关键词:知识经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新解被引量:2
1996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新解于中涛(沈阳农业大学)自1988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命题以来,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个命题做了大量的说明和论证。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说明和论证都局限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关系...
于中涛
关键词:第一生产力技术经济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