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山 作品数:129 被引量:599 H指数:15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经济管理 医药卫生 更多>>
苹果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被引量:3 2019年 苹果炭疽病又称苦腐病、晚腐病,在我国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该病除为害苹果外,还可侵染海棠、梨、葡萄、桃、核桃、山楂、柿、枣、栗、柑橘、荔枝、芒果等多种果树以及刺槐等树木。1田间症状苹果炭疽病主要为害苹果树果实,也可侵染枝条、果台及衰弱枝等。果实受害,多从近成熟期开始发病,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可见针头大小的淡褐色小斑点. 闫文涛 岳强 冀志蕊 周宗山 仇贵生 王雅偲关键词:炭疽病菌 防护林 喷药时间 苹果白粉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被引量:4 2019年 苹果白粉病在我国苹果产区发生普遍,该病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梨、沙果、海棠、槟子和山定子等,对山定子实生苗、小苹果类的槟沙果、海棠和苹果中的倭锦、祝、红玉、国光等品种危害较重。1田间症状白粉病主要为害苹果树嫩梢和叶片,也可为害花、幼果和芽. 闫文涛 岳强 冀志蕊 周宗山 仇贵生 王雅偲关键词:白粉病 山定子 葡萄根瘤蚜共生细菌分离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2010年 从严格密封温室的盆栽巨峰葡萄根系、寄生的葡萄根瘤蚜虫体和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7个细菌菌株,并对其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7个细菌菌株16S rD-NA均扩增出1 500 bp左右的片断,通过与Genbank上已知同源性较高细菌的16S rDNA部分序列对比,初步确定了这17个细菌菌株分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其中蜡状芽孢杆菌(菌株C2、R2、L2、L3、L4)和巨大芽孢杆菌(菌株L1、L4、R1、R3、C1、B1、B2、J1、J2)集中于葡萄根系和葡萄根瘤蚜虫体,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T1、T2)只在根际土壤中发现,说明蜡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为葡萄根系和葡萄根瘤蚜的共生细菌。 徐成楠 吴玉星 迟福梅 王海波 周宗山关键词:葡萄 葡萄根瘤蚜 共生细菌 RDNA 分子鉴定 花粉直感对李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2024年 【目的】通过配置不同授粉组合,探究花粉直感效应对李果实香气物质成分种类及含量的影响,为选育优异香气的李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设置7个授粉组合,‘红寿’‘秋姬’‘大红袍’3个自交组合和‘红寿’ב秋姬’、‘红寿’ב大红袍’、‘大红袍’ב秋姬’、大红袍’ב红寿’4个杂交组合。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李果实香气成分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通过聚类分析对不同授粉组合进行分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OAV筛选出各组合中的关键香气成分和特异香气成分。【结果】在7个授粉组合中共鉴定香气物质46种,包含16种酯类、11种醛类、12种醇类、4种酮类和3种其他化合物。花粉直感效应明显。聚类分析后将7个授粉组合分为4大类,其中‘红寿’、‘红寿’ב秋姬’、‘红寿’ב大红袍’为第1大类,该类果实均为以‘红寿’为母本;‘大红袍’、‘大红袍’ב秋姬’为第2大类;‘大红袍’ב红寿’为第3大类;以‘大红袍’为母本的李果实香气含量具有多样性;‘秋姬’为第4大类。7个授粉组合中鉴定出关键香气成分19种,特异香气成分8种;其中反式-2-己烯醛、壬醛、2-己烯醛、里那醇4种物质是7个组合中共有的特异香气物质,具有清新水果、玫瑰、柑橘、木香果香等特点,且OAV值较高,对李果实香气特征起主要贡献作用。【结论】花粉直感显著影响李果实香气中醛类、酯类、酮类和醇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增加果实香气。 鲁晓峰 孙海龙 刘硕 刘硕 张玉萍关键词:花粉直感 HS-SPME-GC-MS 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苹果锈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被引量:2 2019年 苹果锈病又名赤星病,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该病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梨、山楂、枣等果树。因该病是转主寄生病害,所以只在有转主寄主的地区或城市郊区发病才比较重。1田间症状苹果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果实、果柄及新梢等绿色幼嫩组织。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病部橙黄色,组织肥厚肿胀,表面初生黄色小点(性子器),后渐变为黑色,后期病斑上产生淡黄褐色的长毛状物(锈子器)。叶片受害,首先在叶片正面产生有光泽的橙黄色小斑点. 闫文涛 岳强 冀志蕊 周宗山 仇贵生 王雅偲关键词:冬孢子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2019年 1 田间症状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苹果叶片(尤其是展叶20天内的嫩叶),有时为害叶柄、1年生枝条及果实。叶片正面染病,初期出现褐色圆形斑,病斑周围常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变为深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呈不规则形状,空气潮湿时病斑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中后期病部常被其他真菌腐生,变为灰白色,中间长出黑色小点(为腐生菌的分生孢子器),有些病斑脱落、穿孔。夏、秋两季高温多雨季节,病菌繁殖量大,发病周期短. 闫文涛 岳强 冀志蕊 周宗山 仇贵生 王雅偲关键词:斑点落叶病 2015年辽宁省苹果园农药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2016年7—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植保中心在辽宁省4个苹果主产区部分苹果园进行了农药使用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明确了当前辽宁省苹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趋势、不同地区田间农药使用种类和数量,分析了辽宁省苹果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为辽宁省苹果农药减施增效措施的合理制定奠定了基础。 徐成楠 岳强 冀志蕊 闫文涛 仇贵生 周宗山 刘永春关键词:苹果 病虫害 农药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葡萄座腔菌研究动态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为客观分析国内外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研究动态,利用CNKI和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对1995—2018年收录的文献进行文本挖掘,统计并分析文献的研究内容、出版年份、作者、研究机构、出版刊物、被引频次。结果显示,在WOS数据库中来自53个国家的1293名作者参与发表研究文献436篇;CNKI数据库中1379名作者参与发表研究文献共计696篇。美国是发表文献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是刊文最多的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是国内文章刊载量最多机构。国内外对该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较大差距,国际文献偏重于基础性研究,而我国关于该菌引发病害的综合防控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的应用型文献较多。 冀志蕊 迟福梅 迟福梅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葡萄座腔菌 WEB SCIENCE CNKI 辽西地区葡萄灰霉病菌种类及4种杀菌剂对其毒力测定 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病原菌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辽西地区葡萄灰霉病菌的种类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菌落生长抑制率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辽西地区葡萄灰霉病菌为B.cinerea,供试菌株之间基因变异较小;咪酰胺和腐霉利的毒力较高,EC50分别为0.029 3 mg/L和0.520 9 mg/L,百菌清和异菌脲的毒力相对较低,EC50分别为2.5464 mg/L和2.954 4 mg/L。 徐成楠 冀志蕊 迟福梅 乔壮 董庆龙 张俊祥 王娜 周宗山关键词:葡萄灰霉病 毒力 不同类别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本文对不同类别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噁唑烷二酮类、二甲亚酰胺类、有机杂环类、抗菌素类及有机硫、有机磷类中较多杀菌剂单剂及复配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李美娜 周宗山 王金友 洪玉梅 乔壮关键词:苹果病害 斑点落叶病 化学防治 药效试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