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功前
-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气胸辅助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人工气胸辅助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72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研究组行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下静脉复合麻醉,术中在人工气胸辅助下行胸交感神经切除术,对照组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代偿性多汗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麻醉时间、术后复苏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刺激性咳嗽、咽喉部不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气胸辅助非气管插管下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安全可行。
- 宋静超姜功前崔东王国磊
- 关键词:人工气胸非气管插管原发性手汗症胸腔镜
- 一种胸心外科胸腔撑开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心外科胸腔撑开装置,具体涉及胸心外科领域,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两侧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端设置有定位环,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环、定位环和限位杆...
- 许广辉丁成智王国磊吴振江姜功前宋静超王洪涛
- 文献传递
- DABDAB2相互作用蛋白和相互作用蛋白和β-联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联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和β-联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方法收集9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另取55例食管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种组织中DAB2IP和β-catenin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DAB2IP和β-catenin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IP阳性表达率低于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β-catenin阳性表达率高于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中β-caten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IP和β-catenin表达呈负相关(r=-0.609,P﹤0.01)。不同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I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B2IP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优于DAB2IP阴性表达患者,β-catenin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优于β-catenin阳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和DAB2IP阴性表达均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IP阳性表达率较低,β-catenin阳性表达率较高,二者有可能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
- 吴振江王洪涛姜功前陈思诺王国磊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
- SYK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 背景与目的: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人类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15万人死于食管癌,其中...
- 姜功前
- 关键词:脾酪氨酸激酶细胞分化临床病理特征
- 三维CT联合吲哚菁绿近红外成像技术在肺段切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三维CT(3D-CT)重建联合吲哚菁绿近红外成像技术(ICGF)在胸腔镜肺段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19-12间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术中均识别靶血管、靶支气管及段间交界线,并成功完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结论术前3D-CT重建技术可对肺部病变进行评估,ICGF可显示段间线,两项技术联合可实现解剖性肺段切除。
- 宋静超姜功前王洪涛丁成智吴振江许广辉王国磊
- 关键词:三维CT重建肺段切除吲哚菁绿胸腔镜
- 流域分析法在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中的可行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流域分析法在胸腔镜下部分肺叶切除中的可行性。方法:招募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下部分肺叶切除的患者100例,年龄43~69岁。依据病变部位和手术方式的不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流域分析法下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组(简称流域组)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组(简称肺段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流域组和肺段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割闭合器钉仓数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切缘距离、引流管留置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肺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域分析法在胸腔镜下部分肺叶切除中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且科学合理。
- 宋静超姜功前王国磊
- 关键词:胸腔镜
- 2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合并胸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6-03~2008-03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Os-serman标准分为:Ⅰ型9例,Ⅱa型5例,Ⅱb型7例,Ⅲ型1例,手术切口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均行胸腺瘤、胸腺脂肪组织切除及纵隔脂肪组织清扫。结果 22例无手术死亡,3例术后早期发生MG危象,经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治愈。结论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减少MG危象的发生,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 姜功前吉庆春陈占军宋静超崔新征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外科治疗
- 术中置药并术后胸腔灌注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53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术中用吡柔比星(THP)10 mg、环磷酰胺(CTX)200 mg、卡铂(CBP)50 mg置入清扫淋巴结处,以及术后行胸腔灌注吡柔比星50 mg、环磷酰胺600 mg、卡铂水针300 mg、α-干扰素500万U.两组均于手术后第3周采用紫杉醇(PTX)+THP+CBP/顺铂(DDP)或吉西他滨(GEM)+CBP/DDP及PTX+奥沙利铂(L-OHP)或异长春花碱(NVB)+L-OHP等多种方案交替静脉联合化疗,4周为一疗程,共4-6个疗程.随访3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4%、76.9%和46.1%,对照组依次为77.8%、44.4%和33.3%.结论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并术中置药术后胸腔灌注,辅以早期联合静脉化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 宋静超吉庆春崔新征董亚东姜功前陈占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灌注联合化疗
- 非小细胞肺癌袖状肺叶切除术最佳时机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 2023年
- 目的基于袖状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开发一种用于预测最优袖状肺叶切除术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袖状叶切除术的575例患者,其中118例患者被排除在外。预测列线图基于Cox回归模型分析确定独立风险因素。根据模型中获得的风险评分,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和Kaplan-Meier曲线将患者分为两个风险层。结果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分别为60.1%和73.9%。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之间的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酸碱紊乱,其次是肺不张/气胸和低氧血症。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新辅助治疗、上腔静脉浸润、肿瘤大小和淋巴结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年龄、住院时间、切缘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和切除淋巴结总数与RFS独立相关。根据列线图中的风险评分,发现RFS中高风险和低风险患者的临界值为161.9282,OS中为159.5821。结论这项研究确定了袖状肺叶切除术后生存和复发的一些关键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手术前风险,并指导外科医生确定袖状肺叶切除术的最佳获益患者。
- 许广辉丁成智宋静超姜功前王洪涛吴振江王国磊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
- 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鉴别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30例,其中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5例(结核组),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5例(恶性组),比较两组血清及胸腔积液IFN-γ、ADA、CA125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别评估血清和胸腔积液IFN-γ、ADA、CA125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预测价值。结果结核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FN-γ、ADA均明显高于恶性组,结核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A125水平均明显低于恶性组;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FN-γ、ADA及CA125水平均高于同组血清中相同指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及胸腔积液IFN-γ、ADA和CA125对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均以三者联合评估价值最佳。结论血清及胸腔积液中IFN-γ、ADA、CA125三者联合检测对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 吴振江白丰玺王洪涛姜功前王国磊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干扰素-Γ腺苷脱氨酶糖类抗原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