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强
- 作品数:28 被引量:217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DNA靶向手性钌(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肿瘤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设计合成2个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Λ-[Ru(bpy)2(p-NPIP)](PF6)2.2H2O(1)和Λ-[Ru(bpy)2(p-tFPIP)](PF6)2.2H2O(2),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对配合物2与DNA分子的识别机制及其光裂解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MTT方法评价手性钌(Ⅱ)配合物1和2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并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试验等方法研究手性钌配合物2与DNA的分子识别机制;采用凝胶电泳试验评价配合物2对DNA分子的光裂解作用。结果手性钌(Ⅱ)配合物2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特别是对HO8910PM细胞生长的抑制率IC50=47.8μmol.L-1,与同等条件下顺铂的抗肿瘤活性相当;研究结果表明插入配体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其抗肿瘤活性有较大影响;光谱学试验证明钌多吡啶配合物1和2通过插入方式与DNA结合(Kb=2.86×105 L.mol-1)。结论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活性与钌(Ⅱ)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其与DNA分子契合能力相关。
- 王蓓吴琼孙福强王淇谢华松梅文杰
- 关键词:分子识别抗肿瘤
- 2-甲基-3-甲苯基喹唑啉-4-酮盐酸盐的合成研究
- 2005年
- 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以不同的中间体和不同的脱水剂对2-甲基-3-甲苯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进行研究比较,寻找较佳的合成路径。
- 曾桂萍孙福强
- 关键词:喹唑啉酮催眠缩合盐酸盐
- 高吸水性树脂对土壤的水肥性质及土壤结构的影响研究
- 该研究探讨了不同用量的聚丙烯酸钠土壤保水剂对南方山坡土、南方花土、南方菜田土、粘土和广州赤红壤的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作用及对它们的持水能力的影响,并研究了保水剂对广州赤红壤的土壤有效水含量的影响以及温度对高吸水性树脂保水能力...
- 孙福强
-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土壤保水剂保肥
- 文献传递
- 碳化硅管中微波辅助制备甲硝唑半抗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以甲硝唑与琥珀酸酐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方法制备甲硝唑半抗原,并初步探讨微波辅助反应过程中微波"非热效应"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方法恒定温度120℃,用碳化硅(SiC)管和石英玻璃(Pyrex)管作为反应容器,微波辐射5 min,制备甲硝唑半抗原,并对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微波辐射条件下,用SiC管和Pyrex管作为反应容器制备甲硝唑半抗原的产率均比较高,但以SiC管的产率相对更高、重复性更好。结论微波辅助条件下,以SiC管作为反应容器,能够以较高产率制备得到甲硝唑半抗原。
- 王淇王成蹊孙福强贺丽敏吴琼梁炳焕邱永彬梅文杰
- 关键词:微波
- 钌多吡啶配合物[Ru(phen)_2CPIP](PF_6)_2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分子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与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钌多吡啶配合物 [Ru(phen) 2 CPIP](PF6) 2 ,采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电喷雾质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并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性质进行研究。
- 梅文杰孙福强吴国民何丽新李君君姚秀琼周璇蔡飒
- 关键词:钌多吡啶配合物
- 盐酸乙胺丁醇的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对文献报道的盐酸乙胺丁醇的合成路线进行总结分析,以右旋氨基丁醇和1,2-二氯乙烷为原料,优化投料比为12∶1,于120℃下加热反应5 h得到乙胺丁醇,然后再与干燥氯化氢气体成盐酸盐,制得盐酸乙胺丁醇,总产率为57.28%。1H-NMR、13C-NMR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该论文为盐酸乙胺丁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可行的方法。
- 孙福强崔英德
- 关键词:盐酸乙胺丁醇抗结核药
- 超强吸水树脂的制备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合成超强吸水树脂。方法以环己烷和司盘 60作为油相,以聚乙二醇 (200)双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K2S2O8 作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结果得到的产品呈颗粒状,吸去离子水倍率为 715. 1g/g,吸生理盐水的吸液倍率达到112. 3g/g。结论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预聚液的滴加速度及反应温度对超强吸水树脂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 孙福强张红曾桂萍
- 关键词:超强吸水树脂反相悬浮聚合法吸液率
- 浅谈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教学被引量:1
- 2013年
-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药剂学领域中新建立的专业基础课,对药物制剂和制药工程专业学生非常重要。我们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关丽孙福强陈琳杨宝芸张精安
-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药用辅料学习动机
- 新型铋(Ⅲ)卟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合成1个新型铋卟啉配合物,并对其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5-(3′-吡啶基)-10,15,20-三甲氧苯基卟啉(MPyTMOPP)和硝酸铋为原料制备新型铋(Ⅲ)卟啉配合物B i(MPyTMOPP)NO3,采用元素分析、1H-核磁共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化合物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热变性实验和黏度实验系统研究B i(MPyTMOPP)NO3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 B i(MPyTMOPP)NO3的电喷雾质谱(ESI-MS)图上在912.47出现1个归属于[M+H]+的分子离子峰,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一致;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B i(MPyTMOPP)NO3的特征Soret带出现较小的减色率和红移(13.7%和3 nm),结合常数为8.6×103L/mol;CT-DNA的圆二色谱在B i(MPyTMOPP)NO3的Soret区域出现1个正的诱导信号;B i(MPyTMOPP)NO3使CT-DNA的熔解温度升高2.1℃;随着B i(MPyTMOPP)NO3的浓度不断升高,CT-DNA的相对黏度基本不变。结论 B i(MPyTMOPP)NO3能够与CT-DNA发生作用,并且以外部沟面结合方式与CT-DNA结合。
- 尹鹏梅文杰王伟章王淇孙福强王成蹊贺丽敏
- 关键词: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
- 以G-四链体DNA为靶点的新型肿瘤光动力治疗光敏剂的研究
- 梅文杰刘杰刘鹰翔韦新煜王成蹊王娜孙福强李君君何丽新蒋京李江荣伍昆贤
- 该项目研究成果针对临床使用的光敏剂仍然存在着组成成份复杂,光毒副作用大等缺点,设计以卟啉作为载体,以钌(II)多吡啶基团作为活性中心,制备得到了一系列钌(II)卟啉缀合物,利用卟啉化合物具有强疏水性和能够在肿瘤组织中发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光动力治疗光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