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乐军

作品数:105 被引量:25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6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4篇愈伤
  • 23篇愈伤组织
  • 21篇巨桉
  • 20篇植物
  • 20篇基因
  • 18篇尾巨桉
  • 14篇育种
  • 7篇胚性
  • 7篇胚性愈伤
  • 7篇胚性愈伤组织
  • 7篇桉树
  • 6篇愈伤组织诱导
  • 5篇调节剂
  • 5篇芽分化
  • 5篇诱变
  • 5篇植株
  • 5篇尾叶桉
  • 5篇荔枝
  • 5篇空间诱变
  • 5篇基因育种

机构

  • 56篇湛江师范学院
  • 48篇广东石油化工...
  • 18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岭南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105篇欧阳乐军
  • 44篇曾富华
  • 37篇黄真池
  • 36篇李莉梅
  • 21篇沙月娥
  • 11篇韦明肯
  • 10篇彭舒
  • 7篇韩寒冰
  • 6篇尹爱国
  • 4篇贺炜华
  • 4篇曾霞
  • 4篇陈信波
  • 4篇李恒
  • 3篇李长秀
  • 3篇梁卓玲
  • 3篇郭建夫
  • 3篇程水明
  • 2篇刘杰凤
  • 2篇朱晓英
  • 2篇邓红梅

传媒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基因组学与应...
  • 3篇湛江师范学院...
  • 3篇中国教育技术...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中国林学会桉...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判断尾巨桉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尾巨桉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属于植物愈伤组织质量鉴定的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定量PCR相关引物设计、尾巨桉愈伤组织总RNA的提取、愈伤组织RNA的反转录和荧光定量PCR三个步骤:设计7个...
欧阳乐军黄真池曾富华李莉梅李恒
尾巨桉愈伤组织蛋白质含量和氧化酶活性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29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优化的激素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随后培养中愈伤组织分化出绿色、黄绿色、白色和褐色4种类型,绿色和部分黄绿色的为胚性愈伤组织,后两种为非胚性愈伤组织。分别测定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蛋白质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蛋白质含量从高到低为绿色、黄绿色、白色、褐色;胚性愈伤组织的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并且绿色愈伤组织3种酶活性均高于其他愈伤组织。
刘敏燕沙月娥欧阳乐军张润桃梁卓玲甘四明
关键词:愈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尾叶桉的不同类型愈伤组织芽分化与某些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1
2010年
切取8d苗龄的尾叶桉幼苗下胚轴,培养7d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100%。8周后,愈伤组织分化成褐色、白色和浅绿色3种类型。其中只有浅绿色愈伤组织能分化出不定芽,分化率达57%。浅绿色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最高。除SOD外,浅绿色愈伤组织的POD、CAT和PPO活性与其他两类愈伤组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2O2和丙二醛含量则是褐色愈伤组织的最高。
黄真池欧阳乐军曾富华余秋梅
关键词:尾叶桉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一种金童子合果芋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属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的植物再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童子合果芋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在MS培养基中添加伸长培养基:MS+7g/L琼脂+30g/L蔗糖+100mg/L Vc+0.2mg/L IBA+0.5mg/L IA...
欧阳乐军李莉梅杨佳凤戴发陈凯钊胡键文张燕珊布良灏黄嘉玲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究被引量:44
2017年
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和生物工程专业特点,将OBE教学模式引入到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探究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施关键,将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充分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期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莉梅欧阳乐军韦明肯李长秀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Pfu DNA聚合酶的表达条件优化及纯化研究
2019年
Pfu DNA聚合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高保真DNA聚合酶之一。本研究对重组菌株的Pfu酶基因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Pfu DNA聚合酶的表达效率。通过在菌液深度OD600=0.87时加入1.5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培养,诱导培养时间为11.03 h,用酶溶法对重组菌株进行破胞提取粗酶液,经热变性法与盐析沉淀法对杂酶进行纯化,最后经过透析后得到纯酶。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对酶进行含量测定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纯度,最后使用PCR反应检测提纯后的Pfu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处理后制备的Pfu DNA聚合酶,其纯度、酶活性和酶特异性均达到市售的Pfu DNA聚合酶水平。本研究为Pfu DNA聚合酶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欧阳乐军李莉梅布梁灏刘雅丽柳镜炬黄嘉玲蔡治全赵俊仁倪燕妹黄明超
关键词:DNA聚合酶热变性PCR反应
植物基因工程中人工启动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启动子是调控基因转录的一段DNA,也是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的重要元件。天然启动子在表达强度和特异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人工构建的方法,有望得到诱导因子广、本底活性低、表达强度高、启动表达快等特点的启动子。本文综述了人工启动子在诱导表达、组织特异性表达、高效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彭舒黄真池欧阳乐军程杰曾富华
关键词:组织特异性表达
基本培养基对尾巨桉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为建立尾巨桉高效再生体系,研究基本培养基对尾巨桉再生的影响,以尾巨桉优良无性系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探讨MS、SDM和SPM 3种基本培养对尾巨桉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以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了2 mg/L PBU和0.05 mg/LIAA的MS培养基上,茎段外植体5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6.3%以上;将愈伤组织接种在添加1 mg/L 6-BA和0.05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诱芽率达91.8%,不同基本培养基对不定芽的增殖及伸长的影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刘敏燕苏程瑜张润桃梁卓玲黄月权张晓明欧阳乐军
关键词:尾巨桉基本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
桉树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8年
桉树生长周期长,遗传杂合性高,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机理不明,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目的定向培育桉树新品种的要求。依靠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可极大地缩短桉树育种周期,加速育种进程,对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桉树基因工程育种、遗传图谱构建以及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等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桉树分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分子育种技术在桉树遗传改良中应用的前景。
欧阳乐军曾富华
关键词:桉树分子育种分子标记
基于图像识别的荔枝炭疽病抗病等级快速鉴定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荔枝炭疽病抗病等级快速鉴定系统及方法,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获取覆盖整个荔枝叶片或果实表面的图像;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图像预处理后,再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病斑图像;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
陆光远许兆葳刘杰凤赵俊生赵永国欧阳乐军沈超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