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玉俊

作品数:28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镇江市医学重点人才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细胞
  • 14篇干细胞
  • 13篇免疫调节
  • 12篇间充质干细胞
  • 12篇充质干细胞
  • 9篇淋巴
  • 9篇淋巴细胞
  • 8篇免疫调节作用
  • 8篇间充质
  • 6篇狼疮
  • 6篇T淋巴细胞
  • 5篇异基因
  • 5篇来氟米特
  • 5篇基因
  • 5篇红斑
  • 5篇红斑狼疮
  • 4篇小鼠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血清

机构

  • 28篇江苏大学附属...
  • 7篇江苏大学
  • 3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28篇殷玉俊
  • 18篇李晶
  • 16篇裘影影
  • 15篇尤海燕
  • 13篇汤郁
  • 7篇朱伟
  • 6篇焦志军
  • 5篇芮金兵
  • 5篇宋晓丽
  • 5篇许文荣
  • 3篇穆华
  • 3篇吴玲
  • 2篇吴忠
  • 2篇尹筱莹
  • 2篇殷炳忠
  • 2篇顾文涛
  • 2篇许辉
  • 2篇赵建华
  • 2篇李遇梅
  • 1篇何建强

传媒

  • 6篇江苏大学学报...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南京军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全国第六届老...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带状疱疹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带状疱疹是老年人较易发生的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老年人常因生理机能的衰退,机体免疫力低下,反应迟钝等,使其带状疱疹发病时症状不典型,易被延误病情,产生并发症,延长病程。为了提高对老年人带状疱疹的认识,提高治疗效果,现将我科...
王小芳赵宇朱益文殷玉俊
关键词:护理对策老年人症状不典型老年带状疱疹带状疤疹
MSCs联合来氟米特对异基因鼠B细胞的免疫调节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来氟米特(LEF)对BALB/c鼠B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5~6周龄BALB/c鼠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并通过其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用EZ-SepTM Mouse1X分离脾脏淋巴细胞,经脂多糖(LPS)刺激,并与LEF和/或MSCs作用。分为A组(脾细胞)、B组(脾细胞+LEF)、C组(脾细胞+MSCs)和D组(脾细胞+LEF+MSCs)。用MTT法检测B细胞的增殖。FCM检测B细胞CD69+、CD86+表达情况,以及B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SCs对B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MSCs联合LEF后抑制作用更强。C组吸光值(OD值)为0.303±0.016,明显高于D组的0.250±0.013(P<0.01)。C组CD86+B细胞百分率较A组明显降低[(76.17±1.13)%vs(87.57±1.66)%](P<0.01)。D组CD86+B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C组[(60.94±1.22)%vs(76.17±1.13)%](P<0.01)。MSCs和/或LEF对B细胞CD69+的表达和B细胞凋亡均无显著影响。结论MSCs联合LEF对BALB/c鼠B细胞有免疫负调节作用,但机制复杂,可能与抑制B细胞增殖、干预B细胞不同时期活化有关。
殷玉俊李晶裘影影汤郁尤海燕朱伟焦志军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来氟米特B细胞免疫调节
间充质干细胞对NZBW F1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宋晓丽李晶裘影影殷玉俊尤海燕芮金兵汤郁
间充质干细胞对狼疮肾炎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对狼疮肾炎(LN)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鉴定MSCs的纯度。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LN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不同数量的MSCs共培养。分组:A组:T淋巴细胞;B组:MSCs1+T淋巴细胞(MSCs1:T=1:5);C组:MSCs2+T淋巴细胞(MSCs2:T=1:20);D组:MSCs3+T淋巴细胞(MSCs3:T=1:100)。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FCM分析各组T淋巴细胞CD28和CD152的表达及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的水平。结果在体外,MSCs对由PHA诱导的LNT淋巴细胞的增殖、凋亡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MSCs呈剂量依赖性。MSCs抑制T淋巴细胞CD28表达,对CD15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MSCs能促进LN患者T淋巴细胞TGF—β1基因的表达,抑制IL-10、IFN-γ基因的表达。结论MSCs可能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减少T淋巴细胞凋亡、抑制T淋巴细胞CD28表达和促进T淋巴细胞TGF—β,基因表达及抑制IL-10、IFN-1基因表达来下调LN的免疫反应。
裘影影李晶何建强殷玉俊汤郁尤海燕
关键词:狼疮肾炎间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
老年带状疱疹的特点及护理对策被引量:9
2003年
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隐匿,病程长,易产生并发症。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老年带状疱疹的特点,对2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系统、完善、有针对性地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了老年带状疱疹的康复进程。
王小芳李爱霞殷玉俊
关键词:老年带状疱疹护理
体外条件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NZBWF1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
2009年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异常,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率高,有学者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仅是造血干细胞病,也是间质干细胞病。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对NZBWF1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共培养体外实验,于2008-03/09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人骨髓由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研究生自愿捐献。SPF级20周龄NZBWF1雌鼠9只,购自南京大学动物模式研究所。方法: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P3代细胞用于实验。20周龄NZBWF1小鼠适应性饲养至24周龄时,无菌分离脾淋巴细胞,在刀豆球蛋白A刺激下,将T淋巴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以不同比例(1:0.01,1:0.02,1:0.1)共培养72h,并设立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凋亡和CD69,CD28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体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NZBWF1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例为1:0.02和1:0.1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凋亡,并促进T淋巴细胞干扰素γmRNA表达,抑制白细胞介素10mRNA表达;T淋巴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例为1:0.01时,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在一定比例下可能通过抑制NZBWF1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干预Th1/Th2细胞因子mRNA表达,继而下调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宋晓丽李晶裘影影殷玉俊尤海燕芮金兵汤郁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红斑狼疮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NZBW F1鼠的治疗作用
宋晓丽李晶裘影影殷玉俊尤海燕芮金兵
雷帕霉素对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体外雷帕霉素(Rapa)对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用不同浓度的Rapa与T淋巴细胞作用。采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FCM检测T淋巴细胞CD152+和CD28+的表达,RT-PCR测定IFN-γ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Rapa可明显抑制健康人的T淋巴细胞增殖(P<0.05),对健康人的CD3+CD152+细胞以及CD3+CD28+细胞无显著影响,Rapa可抑制健康人T淋巴细胞IFN-γ和IL-10 mRNA表达(P<0.05),并且随着Rapa浓度增加其免疫抑制作用也增强。结论 Rapa对健康人T淋巴细胞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和相关的细胞因子的mRNA有关。
张松青毛双龙殷玉俊尤海燕焦志军
关键词:雷帕霉素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
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来氟米特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联合来氟米特(LEF)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直接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s,流式细胞分析(FCM)鉴定BMSCs的纯度。用EZ—SepTMMouse1x分离异体BALB/c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在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同时,先经LEF处理,洗去LEF后,脾淋巴细胞再和BMSCs共培养。分组:A组:脾淋巴细胞;B组:脾淋巴细胞+BMSCs;C组:LEF处理的脾淋巴细胞;D组:LEF处理的脾淋巴细胞+BMSCs。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凋亡情况,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IL)-2、IL—10基因水平。结果在体外,BM—SCs处理组(B组)T淋巴细胞的A570nm值为0.578±0.042,LEF处理组(C组)A57nm值为0.502±0.040,两组A570nm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组A570nm值为0.778±0.035(P〈0.01)。BMSCs联合LEF组(D组A570nm值为0.218±0.033,显著低于BMSCs处理组及LEF处理组(P〈0.01)。BMSCs联合LEF对CD3+CD69+、CD3+CD28+表达、IL-2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BMSCs单独或联合LEF组T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9±0.32)%、(4.22±0.98)%,较A组T淋巴细胞凋亡率(8.08±1.20)%均明显下降。BMSCs处理组和LEF处理组T淋巴细胞IL—10基因相对表达分别为:0.098±0.039、0.054+0.022明显低于A组(IL—10基因相对表达为1.000)(P〈0.01),MSCs联合LEF组IL—10基因相对表达为:0.023+0.015,显著低于BMSCs处理组及LEF处理组(P〈0.01)。结论BMSCs联合LEF对小鼠T淋巴细胞有一定程度的协同免疫调节作用。
裘影影李晶殷玉俊汤郁尤海燕朱伟焦志军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来氟米特免疫调节
MSCs联合雷帕霉素对异基因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雷帕霉素对BALB/c鼠T、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从5~6周龄BALB/c鼠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并鉴定其纯度。用EZ-SepTM Mouse1X分离异体BALB/c鼠脾脏淋巴细胞,分别在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刺激下,用MSCs和/或雷帕霉素处理,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B淋巴细胞CD69、CD28和CD86的表达和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 PCR测定T淋巴细胞IL-10 mRNA、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SCs明显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联合雷帕霉素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P<0.01)。MSCs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凋亡,联合雷帕霉素组较单独MSCs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0.01)。MSCs联合雷帕霉素具有协同促进IFN-γ mRNA表达和协同抑制IL-10 mRNA表达的作用。单独MSCs或MSCs联合雷帕霉素对T、B淋巴细胞CD69、CD28和CD86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MSCs联合雷帕霉素对BALB/c鼠T、B淋巴细胞有免疫负调节作用,可能与协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T淋巴细胞凋亡和干预IFN-γ mRNA、IL-10 mRNA表达有关。
殷玉俊李晶汤郁尤海燕朱伟许文荣焦志军
关键词:雷帕霉素免疫调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