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亚
- 作品数:32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OSAH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 岳红梅余勤张佳宾龚飞包海荣汪小亚胡建明吕燕
- 该课题通过对40例健康对照人群、20例单纯OSAHS患者及20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NF-κB、IL-8、MCP-1、ICAM-1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比较及10例合并高血压的OSAHS患者经过六个月CPAP呼吸机治疗...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呼吸机治疗
- 兰州市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例特征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总结分析兰州市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23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收治的8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5∶3,年龄24~57岁。潜伏期在1~10 d,7例为境内输入性病例(87.5%),1例为2代感染病例(12.5%)。临床表现为咳嗽6例(75%),发热4例(50%),咳痰3例(37.5%),乏力2例(25%)。血常规检查均有异常表现,白细胞减少4例(50%),淋巴细胞减少7例(87.5%);LDH升高5例(62.5%),CK升高1例(12.5%),CK-MB升高1例(12.5%);CRP升高4例(50%),PCT升高2例(25%);D-二聚体升高1例(12.5%)。胸部影像学检查中2例行DR胸部正位片检查,1例无异常,1例为双肺纹理增重;6例行HRCT检查,4例(50%)有双肺多发磨玻璃样渗出影,2例(25%)有右肺多发磨玻璃渗出影,均无胸腔积液。6例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1例患者仍在院治疗中。结论8位COVID-19患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年龄较轻,基础疾病少,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咳痰等,所有患者均有血常规异常,半数CRP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肌酶及D-二聚体异常;多数患者影像学表现为靠近外周胸膜的、多发的磨玻璃影。
- 冯涛岳红梅岳红梅岳红梅濮家源胡建明汪小亚鲁文强李龙
- 关键词:流行病学影像学表现
-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9年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在睡眠时因频繁发作的上气道塌陷而引起反复缺氧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并导致白天疲乏和嗜睡,其人群患病率约在2%~7%,易患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肥胖、家族史、绝经、颌面部结构异常及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等,本文就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流行病学方面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汪小亚余勤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流行病学成人
- 慢性间歇性低氧激活内质网应激介导大鼠肾脏损伤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低氧在普通饮食及高脂饮食引起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A组(常氧并普通饮食)、B组(常氧并高脂饮食)、C组(慢性间歇性低氧并普通饮食)和D组(慢性间歇性低氧并高脂饮食)。6周后检测血清中肾脏早期损伤指标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行肾脏CHOP蛋白免疫组化,并在电镜下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B组、C组、D组中肾早损指标Cys-C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且在D组中值最高(均P<0.05);B组、C组、D组中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CHOP平均光密度值与A组比较显著升高,且在D组中值最高(均P<0.05)。电镜下观察,A组肾小球及肾小管未见明显异常;B组、C组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局灶性核固缩,刷状缘稀疏并脱落;D组中有大片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固缩,刷状缘稀疏并脱落。结论慢性间歇性低氧、高脂饮食可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介导近曲肾小管上皮的凋亡,使肾脏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肾脏功能损伤。
- 李娟芝余勤汪小亚张秀丽赵宏
- 关键词:慢性间歇性低氧高脂饮食内质网应激肾脏损伤
-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草案)》的几点讨论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具有潜在危险的高发病率病症,可以涉及各年龄段人群。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严重打鼾、呼吸暂停、低通气、低氧血症和白天嗜睡为特征。成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
- 余勤张佳宾汪小亚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病率低氧血症诊疗指南
- 基于间歇低氧的OSAHS靶器官损害的机制研究及抗氧化剂的干预
- 刘维英余勤岳红梅张佳宾汪小亚濮家源白雪冯
- 该项目属医学科学领域,临床医学学科,内科呼吸病学专业。该项目首先从临床角度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与肥胖的关系及可能机制。进一步动物实验:首先建立间歇低氧动物模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氧化剂疾病防治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血流动力学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36例OSAH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全血高、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凝血酶原片段1+2(F1+2)、血浆抗凝血酶Ⅲ、P选择素及D二聚体,并比较其差异。结果OSAH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P<0.05)外,余均升高(P<0.05)。相关分析发现全血高切粘度、F1+2、P选择素、D二聚体及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与呼吸紊乱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IT90)均相关(P<0.05),全血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与呼吸紊乱指数及SIT90相关(P<0.05)。结论OSAHS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凝血、抗凝、纤溶状态及血小板活性变化,可能是OSAHS患者易于合并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 余勤张佳宾汪小亚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流动力学血栓前状态
- 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治疗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治疗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40例)和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组(40例),分别给予噻托溴铵及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治疗共12周。结果共70例患者完成试验(噻托溴铵组36例,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组34例),结束时2组患者之间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出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I/FV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活动评分、影响评分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组SGRQ症状评分及总评分较噻托溴铵组明显降低[SGRQ症状评分分别为(53.08±12.25)、(59.394-9.74)分,总评分分别为(23.91±2.57)、(25.27±2.1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9,2.40,P均〈0.05)。40例噻托溴铵组患者发生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6例:口干4例,心悸1例,便秘1例。40例噻托溴铵联合茶碱组患者发生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11例:口干3例,胃部不适或恶心3例,腹泻2例,心悸2例,便秘1例,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治疗中度稳定期COPD较单用噻托溴铵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明显,而相关的副作用并无明显增加。
- 汪小亚余勤岳红梅张佳宾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茶碱
- 兰州地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
- 目的 分析兰州地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遵循我国慢性咳嗽指南(2009)诊断流程,在询问病史和获得体征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检查,依据检查结果 或(和)治疗反应,确定病因诊断。结果 共...
- 刘维英余勤岳红梅张佳宾李龙汪小亚胡建明冯涛濮家源白雪
- 关键词:咳嗽哮喘胃食管反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变应性咳嗽
- 对肺功能检查指标评估的商榷被引量:3
- 2005年
- 张佳宾余勤汪小亚
- 关键词:肺功能胸外手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