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雪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2016年心血管病学重要临床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临床心脏病学在2016年有了重大改变,尤其是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降脂治疗及心律失常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指南。本文就高血压的控制目标、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及心律失常的器械治疗进行概述。
- 崔炜刘德敏耿雪
- 关键词:高血压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血脂心律失常
- 他汀类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影响的Meta分析
- 目的:评价PCI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和肌钙蛋白I(troponinⅠ,cTnI)升高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他汀类药物剂量的关系.方法...
- 李汭傧崔炜耿雪
- 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肌淀粉样变1例
- 2012年
- 患者,男,64岁,主因间断胸闷、气短3个月,加重伴不能平卧2周于2012年3月10日入院。既往胃炎病史半年。入院查体:体温37.0℃,脉搏6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皮肤、黏膜、淋巴结无异常。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
- 杨静张冀东杨晓红谷国强耿雪崔炜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心肌
- 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电图的鉴别诊断原理被引量:1
- 2024年
-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主要围绕异常传导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进行。起搏点独立于窦房结和(或)心房、传导方向异常及传导速度异常是依据心电图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基本原理。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结合病史及查体总结了通过心电图图形特征进行鉴别诊断的具体方法。
- 刘阔段芳贾沁洁王鹏博周子涵王倩刘德敏耿雪崔炜
- 关键词:心电图心律失常宽QRS波心动过速
- 术前大剂量他汀类药物预防对比剂肾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评价碘对比剂造影术前应用大剂量他汀是否可以预防对比剂肾病。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Corchrane图书馆及二次资源。检索词:对比剂、对比剂肾病、他汀。入选试验满足条件:试验为随机对照试验,试验对象为需要行造影的人群。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CI)作为评价大剂量他汀组和小剂量他汀或安慰剂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有无差异的指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和95%CI作为评价术后血肌酐(SCr)水平有无差异的指标。统计学分析应用RevMan5.0软件。结果在检索到的文章中共有12个实验满足条件,总计2 774例患者。造影术前应用大剂量他汀可减少对比剂肾病发生率(OR=0.44;95%CI=0.34~0.59,P<0.01),并较小剂量他汀或安慰剂组术后SCr水平下降(MD=-0.07;95%CI=-0.10^-0.04,P<0.01)。结论造影术前应用大剂量他汀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 耿雪张凯崔炜
- 关键词:肾疾病心血管造影术他汀类META分析
- 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633例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0.5%;年龄,入院时的心率、白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水平以及使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华法林+他汀类等药物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明(57.0%,361/633);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黑便(53.2%,337/633)、呕血(39.8%,252/633)和血便(12.3%,78/633)。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比较低;年龄,入院时的心率、白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水平以及使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华法林+他汀类等药物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部分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明;呕血,黑便和血便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 张明刘德敏王倩耿雪侯倩谷国强谢瑞芹崔炜
- 关键词:胃肠出血心内科发生率
- 真实世界患者中替格瑞洛对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明确真实世界患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血清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登记的多次住院并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11778例(其中男性8219例,69.8%),分为氯吡格雷组6492例和替格瑞洛组5286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和再次住院时的血清尿酸水平。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影响尿酸水平变化的因素进行校正,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将替格瑞洛用药患者血清尿酸升高(2552例)与未升高(2734例)两组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危险因素对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预测价值。结果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的基线和用药后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为了平衡基线混杂因素,对两组患者按1∶1比例进行PSM分析。经匹配后,替格瑞洛组用药后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9.27±101.54)μmol/L比(328.43±96.68)μmol/L,t=5.471,P<0.001];替格瑞洛组用药后尿酸升高的绝对值和百分比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54±88.87)μmol/L比(1.56±82.39)μmol/L,t=5.242,P<0.001;6.8%±47.0%比3.5%±27.7%,t=4.364,P<0.001];此外,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4%比41.9%,χ^(2)=43.14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OR=1.011,95%CI:1.006~1.017)、基线肌酐水平(OR=1.010,95%CI:1.006~1.013)和袢利尿剂(OR=1.548,95%CI:1.172~2.044)为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再次住院间隔时间(OR=1.000
- 周子涵刘德敏陈慧姚一鸣王倩耿雪刘阔崔炜
- 关键词:尿酸
- 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人群血压达到140/90mmHg时继续降压是否有益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糖尿病人群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时继续降压是否有益。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IPA数据库及二次资源。检索词为血压、高血压、降压药物。入选试验条件:随机对照试验,试验对象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的人群,试验终点人群平均血压≤140/90mmHg,强化降压组与常规治疗组间终点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检索到16篇文献满足试验条件,总计51470例病人。采用RR和95%CI作为评价强化降压组和常规治疗组各种临床结局有无差异的指标。统计学分析应用RevMan5.0软件。结果对于糖尿病人群,当血压≤140/90mmHg时,继续降压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RR0.91;95%CI0.87—0.96,P=0.0004)和卒中的发生率(RR0.75;95%CI0.63—0.88,P=0.0005),但增加了症状性低血压(RR3.57;95%CI1.41—11.20,P=0.03)及高钾血症的发生率(RR1.57;95%CI1.05—2.33,P=0.03)。强化降压和常规治疗组间全因死亡率(RR0.94,95%CI0.87~1.01,P=0.08)、心血管病死亡率(RR0.95;95%CI0.85~1.08,P=0.05)、心肌梗死发生率(RR0.93;95%CI0.82—1.05,P=0.26)、心力衰竭入院率(RR0.90;95%CI0.76~1.06,P=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人群,当血压降到140/90mmHg以下时,继续降压获益减少,同时风险增加。
- 耿雪崔炜杨晓红谢瑞芹张冀东郑红梅
- 关键词:糖尿病血压META分析心血管事件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证据解读
- 2023年
- 近年随着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及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展迅速,但不成功的血运重建增加了心血管事件风险,影响了预后,使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仍然是介入心脏病专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现通过回顾既往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行PCI的相关临床证据,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行PCI的获益和风险,以期为临床医生应用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提供理论基础。
- 耿雪集铄媛刘德敏崔炜
-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
- 新型抗栓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抗栓治疗是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和静脉性血栓疾病)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血栓形成的过程包括止血和凝血两大系统的激活和启动,因此抗栓治疗必须针对这两个系统,应包括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由于止血过程和凝血过程是同时启动的,且二者相互影响.故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
- 崔炜耿雪
- 关键词:抗栓药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