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兵兵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相关
  • 1篇凋亡相关蛋白
  • 1篇疫苗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增强CT检查
  • 1篇皮肺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肿瘤免疫
  • 1篇肿瘤诊断
  • 1篇胃癌
  • 1篇相关蛋白
  • 1篇螺杆菌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应答
  • 1篇经皮肺穿

机构

  • 4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长春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魏兵兵
  • 3篇杨广民
  • 3篇李首庆
  • 3篇马寅芙
  • 1篇王玉芳
  • 1篇杨文颖
  • 1篇郭玉琳
  • 1篇时阳
  • 1篇谭岩
  • 1篇徐娜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2023年
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肺部病变患者200例,对200例患者均进行了CT增强扫描,并对其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以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示肺癌者为阳性,其余诊断结果为阴性,分析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患者行经皮肺穿活检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增强CT和经皮肺穿刺活检阳性分别有50例(25.00%)、84例(42.00%),阴性分别有150例(75.00%)、116例(58.0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此外,增强CT诊断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分别为58.00%、41.67%、100.00%、11.50%。对200例肺部病变患者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发生率为15.00%(30/200),经过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并且在追踪中没有发现有肿瘤的针道转移。30例患者中有13例出现局部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止血;有9例出现气胸,给予氧气后好转;有8例发生了胸膜反应,在卧床输氧后,症状缓解。结论 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CT增强扫描筛选肺癌的重要辅助证据,对肺病患者的诊治及分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魏兵兵徐娜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活检增强CT检查肺癌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与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Fas表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与p53基因、BcL-2基因、Fas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和快速尿素酶试验观察在不同胃病黏膜组织中Hp的感染情况,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BcL-2、Fas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及癌前病变(IM、Dys)组中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Bcl-2的阳性表达率在GC、Dys和IM组中明显高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在GC及Dys组中表达明显低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C、Dys及IM中,Hp感染(+)组中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Hp感染(-)组,Fas基因蛋白的表达低于Hp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Hp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p感染与细胞凋亡调控蛋白p53、Bc1-2及Fas之间存在相互协同的关系。
马寅芙杨广民郭玉琳杨文颖李首庆魏兵兵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BCL-2FAS
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多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测定902例恶性肿瘤患者和24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十二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灵敏度是70.5%,特异性为92.3%。结论运用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同时也可作为肿瘤普查的手段之一。
王玉芳李首庆杨广民马寅芙魏兵兵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共表达基因疫苗MAGE-1/IL-18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2010年
目的观察已构建的共表达基因疫苗pcIL-18-MAGE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和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方法共表达疫苗肌注小鼠,间隔十天加强免疫一次,共免疫三次,以pcMAGE-1、pcIL-18、pcDNA3和PBS为对照,检测小鼠脾细胞上清液IL-12和IFN-γ的浓度、脾细胞CTL杀伤活性及小鼠T细胞亚群情况;观察基因疫苗免疫MAGE(+)小鼠的成瘤时间和生存时间。结果pcIL-18-MAGE质粒免疫的小鼠,其脾细胞对SMMC-7721的杀伤率最高,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细胞CD3+、CD4+、CD8+T细胞和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和IFN-γ均明显升高。共表达疫苗免疫MAGE(+)小鼠后,小鼠成瘤时间明显延迟,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共表达基因疫苗pcIL-18-MAGE在实验动物体内有显著的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作用,且对肿瘤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杨广民李首庆马寅芙魏兵兵时阳谭岩
关键词:基因疫苗MAGE-1IL-18免疫应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