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华
- 作品数:29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新型椭圆形髁状突-升支-下颌重建钛板行下颌骨关节重建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下颌骨及髁状突缺损后应用新型椭圆形髁状突-升支-下颌重建钛板行下颌骨关节重建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对1998~2009年期间17例下颌骨部分切除手术后涉及髁状突缺损,并且行带髁状突的重建钛板植入...
- 孙玉华乔建功李刚郑纪伟秦莹彭玲玲唐友盛徐兵
- 关键词:髁状突下颌骨关节重建重建钛板
- 文献传递
-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89例临床观察
- Objective: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pingyangmycin (PYM) in treatment of cavernous hemangioma, strawberry hem...
- 孙玉华杨辛彭玲玲
- 关键词:颌面部血管瘤平阳霉素注射治疗
- 文献传递
- 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13年
- 目的:使用CBX01-15型兔下颌骨专用牵引器,建立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并评价其牵引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8只,行双侧下颌骨截骨术,安置牵引器。延迟5天后,两侧下颌骨均以0.5mm/次,2次/天的速度牵引15天,牵引结束后固定8周,新骨分别行大体、放射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动物均良好耐受牵引及固定,未发生死亡,双侧下颌体均显著延长。固定8周时,两侧新骨均接近正常骨。结论: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牵引效果可靠,新骨再生良好。
- 李刚彭玲玲孙玉华唐巍
- 关键词:牵引成骨动物模型
- 右下颌骨韧带样纤维瘤1例被引量:2
- 2008年
- 骨韧带样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颌骨者更为罕见。骨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而肿瘤具有侵袭性,边界不清,手术后容易复发,诊治较为困难。笔者结合文献对1例右下颌骨韧带样纤维瘤的病因、病理、X线特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加以分析讨论。
- 陈亚刚彭玲玲卢秋宁孙玉华乔建功赵颖
- 关键词:骨韧带样纤维瘤下颌骨
- 面部小切口与冠状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 目的临床上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经常采用的进路方法有冠状切口和小切口,但是其临床效果的差别和适应症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比较应用冠状切口和小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的差别,并讨论其不同的适应症选择。方法...
- 唐友盛孙玉华徐兵
- 关键词:冠状切口颧骨复合体骨折小切口
- 文献传递
- 金属烤瓷冠并发牙龈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金属烤瓷冠并发牙龈炎的发病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460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32例并发牙龈炎,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及随访资料,探讨致病因素。结果烤瓷冠颈缘过短、不密合、轴面突度过大或过小以及烤瓷冠与邻牙的邻接关系非正常等因素导致32例金属烤瓷修复体并发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结论合理的设计,精确的牙体预备、试戴、粘固及技工室制作,合理选择材料等可以有效地避免牙龈炎的产生。
- 唐巍孙玉华彭玲玲乔建功
- 关键词:金属烤瓷修复体并发症牙龈疾病
- 笑气吸入辅助拔除阻生齿对减轻牙科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用笑气吸入镇静技术,辅助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对减轻牙科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01—2013-06在我科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笑气吸入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40例。A组局部麻醉的同时,使用笑气吸入辅助镇静技术;B组仅使用局部麻醉药。对比观察手术前、中、后的血压、心率、呼吸、焦虑程度、疼痛评分、拔牙时间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和血压变化、牙科焦虑评分、局麻时VAS疼痛评分、术后健忘情况以及拔牙时间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笑气吸入清醒镇静技术具有良好的抗焦虑、止痛、遗忘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紧张、恐惧等焦虑情绪,并能缩短时间。
- 王立新倪耀丰孙玉华
- 关键词:笑气吸入清醒镇静智齿阻生牙拔除术牙科焦虑症
- 75例覆盖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覆盖义齿的优点、设计要点、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分析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牙分布,设计最佳治疗方案,精密制作义齿,门诊随访,观察覆盖义齿修复的效果。结果3年后复查成功率为84%,效果较满意。结论由于基托下面留有牙齿或牙根,减缓了牙槽骨的吸收,有利于义齿固位、稳定和支持。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牙龈炎、牙周炎,有利于提高覆盖义齿的成功率。
- 唐巍彭玲玲乔建功孙玉华
- 关键词:覆盖义齿牙龈炎牙周病
- 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前后咬合力的对比研究
- 2007年
- 目的:应用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评价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前后的咬合力变化情况。方法:临床收集1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行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利用T-ScanⅡ(牙合)力测量系统在术前一周内、术后3月和术后6月(牙合)力测定。分析患者的总(牙合)力(TOF)、MIP/MAX指数、(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合)力中心点的位置(COF)及其咀嚼时的最大位移距离(MCOF)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颧骨复合体骨折术后3个月时总(牙合)力有所上升,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已有显著差异(P<0.05),此时咀嚼功能已有提高。MIP/MAX指数略有下降。不对称指数术后呈下降趋势,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均比术前明显减小。(P<0.05,P<0.01)。术后(牙合)力中心点位置逐渐趋向正常,咀嚼时(牙合)力中心点最大位移距离有下降趋势,在术后6个月时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表明患者的咀嚼功能有所提高.结论:T-scan-Ⅱ能定量评价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对颧骨复合体患者的咀嚼功能的变化,术后患者的总(牙合)力及平衡性明显提高。
- 孙玉华唐友盛徐兵史俊彭玲玲赵颖
- 关键词:颧骨骨折坚固内固定
- 颧骨复合体骨折冠状切口或小切口入路手术的对比观察
- 目的:比较经头皮(半)冠状切口或面部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对我科室2002~2010年收治的90例颧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即冠状切口组(31例)和面部小切口组(59例)...
- 孙玉华李刚郑纪伟丁志江秦莹彭玲玲唐友盛徐兵
- 关键词:冠状切口颧骨复合体骨折小切口入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