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利君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地方外语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实践实训体系探索
- 2025年
- 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是新时代地方外语高校积极承担服务国家和地方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使命。文章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凝练出该校以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导向,依靠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一流课程打造知识素养教学模块,以学校与重庆图书馆“馆校协作”打造未来青少年学习中心为依托,建设以实践课程、实践社团、实践基地“三实共育”为特征的国际组织人才实践实训体系,为从地方外语高校视角探索创新国际组织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 席桂桂孟利君
-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
- 指类句与比喻
- 2010年
- 指类句是一种容忍反例的全称判断。通常用于说明某一事物或事物群体的特性.是人们对世界认知结果的一种知识储备形式.因而对人们认知和反映世界具有重要作用。比喻作为认知和反映世界的重要手段.其生成依赖于指类句,即指类句对于比喻生成具有基础性作用.
- 孟利君
- 关键词:比喻
- 因果构式研究的整体性认知语用框架:HCPM被引量:2
- 2011年
- HCPM用于分析构式的运作机理的过程从意向性开始并再回归到意向性,即整个过程受到意向性制约;在具体表达中,意向性体现为具体的交际意图,制约着话语的生成和识解过程。因果构式的生成机理可表述为:逻辑因果构式是根据世界逻辑结构中存在的逻辑因果关系推衍而来;实据因果构式则是由逻辑因果构式推衍而来。因果构式的识解机理可表述为:在整体性框架内,依靠相邻/相似性寻求最佳关联,通过整体性阐释/补足,推导出现实世界中的逻辑因果关系,以获得其相对完备表达,并根据具体语境推断讲话人交际意图的过程。
- 廖巧云孟利君
-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语用动机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语用动机是言语行为的出发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助于对语用动机的深入分析。“需求”是人的基本属性,人的需求具有缺失性与/或超越性。人对语言的使用是人的整体性行为,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根本目的。人的各种需求是其言语行为的根本动力,言语行为体现了需求的缺失性与超越性。
- 孟利君
-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言语行为
- 换置生成的认知研究
- 修辞在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换置修辞(Hypallage)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被频繁使用,引起了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及美学家的极大兴趣。对换置修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语言和人类思维。当前对于换置修辞的研...
- 孟利君
- 关键词:意向性概念整合理论
- 不同类汉语因果复句通达的反应时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采用句子加工反应时范式考察汉语因果复句的通达,探讨不同类型的因果复句,即逻辑因果句、有标识语的实据因果句和无标识语的实据因果句所表达的因果关系通达的反应时的差异。结果显示,3类因果句加工的平均反应时存在差异,逻辑因果句和有标识语的实据因果句的通达显著快于无标识语的实据因果句的通达,逻辑因果句与有标识语的实据因果句的通达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与已有因果复句的反应时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并初步验证了廖巧云(2011)关于因果句识解过程的思辨性结论:因果复句分类的合理性;不同类因果复句的识解过程存在差异;不同熟悉度和不同认可度的因果复句通达具有显著差异,实据标识语的加入有助于因果关系的建立,缩短了实据因果句的识解进程;因果复句通达反映了信息加工中的格式塔效应。
- 廖巧云王鲁男孟利君姜孟
- 关键词:通达认可度反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