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汝林
- 作品数:57 被引量:3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一种提高高锌变形镁合金时效硬化效应的工艺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高锌变形镁合金时效硬化效应的工艺方法,即首先对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通过热加工使合金中的非平衡化合物破碎,最后采用两步渐变式固溶处理促进化合物尽可能溶解。经过这样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促进高锌Mg-...
- 张静杨亮左汝林
- 镁合金的腐蚀及其防护方法
- 镁合金是目前使用的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具有高的比强度、电磁屏蔽等优良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应用日益增长,但镁合金耐蚀性差制约了其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镁合金的腐蚀问题和防护方法,如:发展高纯度镁合金或新合金,快速凝固工艺,...
- 王维青潘复生左汝林
- 关键词:镁合金防护方法
- 钒对PD3钢珠光体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3年
- 对钒在珠光体组织转变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钒在 PD3钢中可起到细化珠光体 ,使渗碳体片变得不规则的作用 ,但钒对珠光体团大小影响较小。当 PD3钢中钒含量增加到 0 .3 3 %时 ,碳氮化钒将大量析出 ,并使珠光体片间距反常粗化 。
- 刘天模周守则左汝林梅东生邓建辉
- 关键词:珠光体钒渗碳体低碳钢
- 对Fe-0.38C-1.73Si上贝氏体转变停滞现象的认识
- 左汝林马岚
- 关键词:贝氏体变化相变贝氏体
- 一种细晶粒高强变形镁合金材料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细晶粒组织和高强度的变形镁合金材料,该合金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锌8.5%~9.5%、锆0.4~0.8%、稀土铒0.4%~4.0%,其余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合金材料不需要施加特殊的工艺措施,如等...
- 张静潘复生杨亮马奇左汝林
- 新型含B耐火钢的性能及组织特征研究
- 2007年
- 应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含B耐火钢试验钢的力学性能和常温、600℃回火、高温拉伸状态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合金元素B、V在耐火钢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合金元素B促进贝氏体的形成。在含Mo质量浓度为0.15%的钢中添加提高淬透性的合金元素B,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可以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耐火钢;②含B耐火钢组织的基本特征是先共析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粒状组织的混合组织,粒状贝氏体或粒状组织中的M-A岛是保证耐火钢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的基本组织;③耐火钢中添加V,有利于提高钢的高温性能。
- 陈杰潘复生左汝林李聪党莹
- 关键词:金属材料粒状贝氏体耐火钢MO
- Fe-C-Si合金贝氏体相变基元及晶体学研究
-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一种Fe-C-Si合金在480℃等温形成的上贝氏体初生状态。实验中发现上贝氏体铁素体(BF)亚条是由大量细小的贝氏体相变基元组成。BF亚条内的相交基元具有相同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和{111}A...
- 左汝林
- 关键词:铁基合金贝氏体晶体结构
- 单壁纳米碳管制备的新进展
- 2004年
- 综述了成熟的且能大量合成纯度较好的单壁纳米碳管(SWCNTS)的制备方法,分析不同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以及关键的工艺参数,并在同一制备方法中讨论工艺条件的改变对合成SWCNTS产物的影响。催化剂及碳源种类以及它们的配比在制备SWCNTS中起决定重要作用。此外,电弧电流及电压、惰性气体种类及压力、电极的冷却速度等因素是电弧法制备SWCNTS的重要参数。激光束的强度、环境温度、惰性气体的种类及流速、脉冲的频率及间隔时间等工艺参数决定激光蒸发法制备SWCNTS的产物。而碳源的流量,催化剂粒度大小、反应温度,气体压强以及基体材料等在有机气体催化热解法合成SWCNTS中发挥重要作用。
- 孔纪兰周上祺左汝林吕建伟
- 关键词:单壁纳米碳管电弧法激光蒸发法
- 17-4PH不锈钢350℃长期时效组织演化的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23
- 2005年
- 采用X-ray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在350℃长期时效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沉淀硬化回火处理后,在典型的板条马氏体基体中弥散分布着大量的纳米级的ε-Cu颗粒,二次碳化物M23C6沿马氏体板条束界析出。17-4PH马氏体不锈钢在350℃时效6个月后,组织发生一定变化,spinodal分解开始在晶界发生,另外析出的ε-Cu颗粒逐渐长大,并且有少量的逆转变奥氏体产生。17-4PH不锈钢在350℃时效15个月后,spinodal分解逐渐由晶界发生转向晶内,基体中析出大量有取向的细小的G相,并观测到少量sigma相。基体仍为板条马氏体。
- 邹红王均李聪左汝林邱绍宇沈保罗
- 关键词:等温时效SPINODAL分解
- 一种铝箔针孔形成机理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8年
-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试验手段对铝箔中"桔瓣"形针孔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箔麻面波浪深凹部存在着由K、Cl、Ca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麻面波浪深凹部一般都对应存在着油坑,而有油坑的地方不一定已形成针孔;针孔是在麻面波谷处与光面油坑对应部位穿透而形成的。分析认为,含K、Cl、Ca等元素的化合物的存在增大了麻面粗糙度,从而增加了针孔形成几率;控制双合前轧辊的粗糙度、控制轧制油量、适当进行热处理等均可减少针孔数量。
- 张静潘复生左汝林
- 关键词:铝箔针孔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