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脓毒
  • 12篇脓毒症
  • 8篇细胞
  • 7篇心肌
  • 6篇凋亡
  • 6篇脓毒症大鼠
  • 6篇细胞凋亡
  • 5篇心肌细胞
  • 5篇盲肠结扎穿孔
  • 5篇结扎
  • 5篇肌细胞
  • 5篇穿孔
  • 4篇心肌细胞凋亡
  • 4篇糖皮质
  • 4篇糖皮质激素
  • 4篇皮质激素
  • 4篇综合征
  • 4篇盲肠结扎穿孔...
  • 4篇发热
  • 4篇病例

机构

  • 3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丰台区...

作者

  • 39篇张寒钰
  • 21篇谢苗荣
  • 11篇王国兴
  • 7篇刘凤奎
  • 2篇杨立沛
  • 1篇韩桢
  • 1篇高静
  • 1篇孙雪莲
  • 1篇李振华
  • 1篇邵婧
  • 1篇张斌
  • 1篇金明
  • 1篇王明轩
  • 1篇邓彦俊

传媒

  • 6篇中国医师杂志
  • 5篇中国医刊
  • 5篇药物不良反应...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世界急危重病...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2004年北...
  • 1篇2005北京...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第五届首都急...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目的:观察脓毒症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材料和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制作脓毒症模型.体重为230~28...
张寒钰王国兴谢苗荣
关键词: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术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学
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脓毒症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 60只体重230-280 g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30)、脓毒症组(n=30)。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脓毒症模型,对照组采取开关腹法(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两组动物均经右颈内动脉插管监测术后24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率,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心功能及细胞凋亡率比较,并就心室收缩峰压与心肌细胞凋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症组的收缩压(SBP,95±5 mm Hg),舒张压(DBP,62±10 mm Hg),平均动脉压(MAP,73±7 mm Hg)、左心室收缩峰压(LVSP,83±5 mm Hg)、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2 784±40 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130±7mm Hg,70±11 mm Hg,89±8 mm Hg,137±8 mm Hg,4 928±137 mm Hg),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1±2 mm Hg)及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2 386±210 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11±2 mm Hg,-4 814±344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率(8.10%±0.58%)明显高于对照组(0.5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左心室收缩峰压降低,呈负相关性(r=-0.68)。结论脓毒症时心肌力学明显下降,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脓毒症24 h心功能与心肌细胞凋亡存在负相关。
张寒钰谢苗荣
关键词: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心肌力学心肌细胞凋亡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凝血功能异常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检索某院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急诊留观因为感染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凝血功能异常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饮食情况、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变化、白蛋白水平、胃肠功能情况,出血表现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应用天数、停药后维生素K1应用天数。结果急诊留观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3.68%(39/285),凝血功能正常组年龄、肌酐明显低于凝血功能异常组(P<0.05),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凝血功能异常组,胃肠功能障碍及进食情况明显优于凝血功能异常组,两组患者在性别、肝功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异常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应用超过10天的患者明显多于凝血功能正常组(P<0.01),而凝血功能正常组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小于7天的患者明显多于凝血功能异常组(P<0.01)。出血表现为咯血(4/39,10.26%),皮肤瘀点瘀斑(11/39,28.21%),消化道出血(4/39,10.26%),仅凝血功能异常无出血表现(20/39,51.28%)。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后给予维生素K1 3-7天后凝血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老年人、肾功能不全、禁食水及胃肠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时更容易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异常主要表现在皮肤瘀点瘀斑、咯血、消化道出血。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给予维生素K1,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应用时间越长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可能性越大。
张寒钰吴迪王国兴谢苗荣
关键词:凝血功能异常维生素K1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肺栓塞发病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对肺栓塞发病的影响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8月1日至2023年8月1日住院的患者63 026例, 按照其甲状腺功能分为亚临床甲减组患者5 765例, 正常甲状腺功能组(正常甲功组)患者57 260例, 比较两组患者肺栓塞发病率;分析亚临床甲减发生肺栓塞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与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肺栓塞患者凝血功能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正常甲功组肺栓塞发病率为0.64%(369/57 260), 亚临床甲减组肺栓塞发病率为0.97%(56/5 7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2, P=0.004)。亚临床甲减合并肺栓塞患者的APTT与T3、FT3呈负相关(r=-0.301、-0.370, 均P<0.05);ATⅢ与T3、FT3呈正相关(r=0.310、0.392, 均P<0.01);PTA与FT4呈负相关(r=-0.314, P<0.05);FDP与FT3、FT4有相关性(r=-0.521、0.331, 均P<0.05);D-D与T3、FT3、FT4有相关性(r=-0.312、-0.559、0.387, 均P<0.01), 余各项指标间无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 FT3是APTT和ATⅢ的独立影响因素(β=-4.609、12.211, 均P<0.05), FT4是PTA、FDP、D-D的独立影响因素(β=-50.524、35.833、16.507, 均P<0.01)。结论与正常甲状腺功能患者相比, 亚临床甲减患者肺栓塞的发病率更高;在患肺栓塞的亚临床甲减患者中ATⅢ与FT3的变化趋势一致;FDP、D-D与FT4变化趋势一致, PTA与FT4的变化趋势相反。
李洋阳张寒钰
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肺栓塞凝血功能
脓毒症时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脓毒症是微生物及其相应成分感染机体引起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当炎症反应过强,明显影响到系统或器官正常功能的稳定时,尤其是影响到心血管系统时则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血管系统组织结构变化。文章首先讲述了脓毒症早期机体循环系统表...
张寒钰谢苗荣
关键词:心血管损害脓毒症病理机制微循环
急性胆管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预警因子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总结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判断患者死亡的预警因子。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5日于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就诊时生命体征、基础疾病、炎症指标、脏器功能指标、凝血指标、胆管炎病因、急诊引流情况、预后,了解急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找出患者28 d死亡的最强预警因子。结果共纳入274例急性胆管炎患者,28 d内生存265例(生存组),死亡9例(死亡组)。死亡组患者糖尿病比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肌酐水平、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水平、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而白蛋白水平、Glasgow昏迷评分明显低于生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asgow昏迷评分、肌酐水平、白细胞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是急性胆管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Glasgow昏迷评分、肌酐水平、白细胞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是判断急性胆管炎患者死亡的预警因子。Glasgow昏迷评分是胆管炎患者死亡的最强预警子。
张寒钰李洋阳王国兴李春盛
关键词:胆管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致过敏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被引量:1
2016年
1例48岁女性患者因头痛给予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口服,服用2片后疼痛缓解。次日因头痛再发,患者又口服该药2片,其后约20 min出现头晕、乏力,继之面部、颈部及双上肢出现散在皮疹,血压80/50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02次/min。给予羟乙基淀粉500 ml快速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和10%葡萄糖酸钙10 ml及维生素C 3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实验室检查示 PLT 轻度降低,scr、尿素氮升高,TBil、DBil、ALT、AsT 明显升高,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CK-MB 轻度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减低。考虑为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致过敏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嘱患者停用该药。经抗过敏和保护心、肝、肾等对症支持治疗15 d后,患者皮疹消失,肝肾功能及心肌酶、凝血指标恢复正常。
张寒钰
关键词:醋氨酚过敏性反应多器官功能衰竭
腹痛待查——肠系膜上动脉血栓被引量:7
2016年
1病历摘要患者,女,82岁,主因"腹痛5小时"于2014年5月6日就诊于丰台区南苑医院。患者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为主,同时伴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反酸、胃灼热等不适,无鲜血便,无黑便,无停止排便、排气。即刻查体:BP180/80mm Hg,神清衰弱,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墨菲征阴性,麦氏点阴性,双下肢不肿。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2枚支架),高血压,膀胱癌电切术后。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67×109/L,中性粒细胞0.924,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171×109/L。
汪伟静张寒钰刘凤奎
关键词:腹痛肠系膜血栓
头孢唑肟钠致急性溶血性贫血被引量:3
2015年
1 例70男性患者因肺炎给予头孢唑肟钠3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首次给药后约20 min,患者突发腰痛、寒战、意识模糊。体格检查见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10^9/L,中性粒细胞0.8,红细胞计数3.2×10^12/L,血红蛋白91 g/L,网织红细胞计数0.081,总胆红素98 μmol/L,间接胆红素80 μmol/L,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尿呈浓茶色,胆红素(+),潜血(+++),红细胞0~2个/HP。考虑头孢唑肟钠致急性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给予水化及碱化尿液治疗。停用头孢唑肟钠,改用磷霉素抗感染。第5天复查,患者黄染消失、尿色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4×10^9/L,红细胞计数4.2×10^12/L,血红蛋白131 g/L,网织红细胞计数0.015,总胆红素17 μmol/L,间接胆红素10 μmol/L;尿胆红素(-),潜血(-),红细胞0~1个/HP。
张寒钰
关键词:头孢唑肟贫血溶血性
发热、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
2017年
1病例摘要患者女,81岁,主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3天"于2012年5月26日于本院急诊就诊。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38℃,咳嗽,少痰,伴喘憋、气短,可平卧,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痛、心悸,无咯血,自服"板蓝根、阿司匹林泡腾片"未见好转,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来诊。
张寒钰刘凤奎
关键词:发热咳嗽急性间质性肺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