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慧

作品数:74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皮肤
  • 15篇细胞
  • 9篇激光
  • 7篇痤疮
  • 6篇教学
  • 5篇性病
  • 5篇性病学
  • 5篇皮肤病
  • 5篇皮肤性病
  • 5篇皮肤性病学
  • 5篇黑素
  • 4篇射频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皮肤病学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 3篇血淋巴细胞

机构

  • 67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亳州市人民医...
  • 2篇苏州市第五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免疫学...
  • 1篇重庆北部宽仁...

作者

  • 67篇徐慧
  • 16篇陈向东
  • 15篇沈征宇
  • 13篇陈骏
  • 12篇刘健航
  • 12篇汪蓓青
  • 9篇刘洋
  • 9篇孙祺琳
  • 7篇吴品茹
  • 7篇费烨
  • 6篇陆颖理
  • 6篇张振
  • 6篇夏芳珍
  • 5篇王雪
  • 5篇陈军
  • 5篇林晓曦
  • 5篇刘科
  • 4篇韩兵
  • 3篇马刚
  • 3篇张惠新

传媒

  • 11篇组织工程与重...
  • 5篇中国激光医学...
  • 4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国真菌学杂...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香料香精化妆...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大陆地区52例皮肤着色芽生菌病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总结与探讨中国大陆地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的流行病学及诊疗情况。方法检索分析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中1994年~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确诊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共检索文献29篇,病例5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3.9岁,男女比例为5.5∶1。本病好发于农民和工人,以四肢远端暴露部位较为常见,发病前多伴有外伤史;发病早期多以丘疹为主,随后多表现为斑块,结节和溃疡;真菌学检查菌株以裴氏着色芽生菌为主,治疗多以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最常用,预后较好。结论皮肤着色真菌病是一种慢性难治的皮下肉芽肿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晚期可致畸致残,甚至癌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孙祺琳余敏陈骏刘洋廖万清徐慧杨雅骊
关键词:真菌流行病学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咖啡斑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激光治疗咖啡斑疗效、复发情况的相关因素。为治疗前预测其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次数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年1月到200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激光中心进行激光治疗
陈军刘健航陈向东汪蓓青徐慧
关键词:咖啡斑激光治疗疗效分析
文献传递
示踪剂技术探讨GLP-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调控机制
目的: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GLP-1类似物Exena-tide调节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肝及肝外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C组)、正常饮食+Exenati...
吴晖杜世春隋春华陆颖理翟华玲夏芳珍张惠新翁盼徐慧韩兵
关键词:GLP-1糖尿病大鼠类似物示踪剂
托伐普坦抑制B16F10细胞黑色素合成的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托伐普坦在黑色素合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B16F10细胞为模型,通过细胞活性检测及黑色素含量测定,观察托伐普坦对细胞活力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通过酪氨酸酶活性检测,观察托伐普坦对细胞酪氨酸酶(TYR)活性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托伐普坦对TYR家族和其他参与黑色素合成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细胞活性检测和黑色素含量测定显示,托伐普坦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情况下,能显著降低细胞内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检测显示,托伐普坦不影响TYR的催化活性。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显示,托伐普坦下调TYR家族蛋白、小眼相关转录因子(MITF)、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黑素皮质素1受体(MC1R)的表达水平。结论托伐普坦具有抑制黑色素合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MC1R/cAMP信号通路实现的。
徐佳珵岑卿卿朱翠翠徐慧
关键词:托伐普坦黑色素环磷酸腺苷
马拉色菌引起乳房垢着病1例并文献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皮肤垢着病(cutaneous dirt-adherent disease,CDAD)是一种临床少见皮肤病,其中单独发生在乳房部位的,临床称之为"乳房垢着病",更是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约15例,但均为个案报道,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缺乏系统性分析。
孙祺琳王桂祯陈骏刘洋杨雅骊徐慧
关键词:马拉色菌
皮肤镜情景教学法在临床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与反思被引量:6
2020年
皮肤影像检查是基于皮肤影像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无创性辅助诊断方法。目前,皮肤镜是我国皮肤科临床最常用的皮肤影像技术。结合皮肤外科和皮肤肿瘤的专业特色,该教研室以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为例,依托皮肤镜影像为教学创新点,构思临床实践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反思。
陈骏郑颖饶娅敏顾科荣孙祺琳刘洋徐慧杨雅骊
关键词:皮肤镜皮肤病学教学设计
Ⅱ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凋亡机制的研究
徐慧夏芳珍李艳香韩兵陆颖理
寻常型痤疮患者MY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炎症关系初探
2015年
收集145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及158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标本,以TaqMan探针法检测rs4133274和rs13248513位点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探讨MY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上海地区寻常痤疮患病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rs4133274位点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21、0.279,对照组为0.782、0.218,G基因分布频率与痤疮发病存在相关性;而rs13248513位点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YC基因rs4133274位点与上海地区痤疮患病率相关性存在关联趋势,而rs13248513位点与其无相关性。
申晨徐慧沈征宇陈向东
关键词:痤疮MYC基因Β-链蛋白
中国化妆品的未来发展之路将走向何方(六)医研共创篇
2024年
2021年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被视为我国化妆品产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几年来,强而有力的监管、充分的市场竞争和日益理性的消费行为,共同推动中国化妆品产业迈向安全性要求更高、科技力要求更强、融合度要求更深的新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里,“医研共创”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关注。尤其是皮肤科医生、生物技术专家等力量加入到化妆品研发中来,赋予了化妆品“产业大健康”的全新视角:医研共创,防治并举。事实证明,医研共创有利于提升化妆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既是企业增强品牌竞争力、赢得市场份额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追求美丽健康的需要。
滕兴才徐慧王久存王久存赵华鲁楠
关键词:品牌竞争力监督管理条例皮肤科医生中国化妆品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成纤维细胞促进口腔黏膜无瘢痕愈合的机制
目的探索人类正常口腔黏膜与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异质性,以及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促进伤口无瘢痕愈合的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13例口腔黏膜和8例皮肤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对整合后的64 633个细胞进行质控、降维、聚类及...
轩辕欣阳徐慧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无瘢痕愈合口腔黏膜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