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玲
- 作品数:90 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肩痛颗粒中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肩痛颗粒中异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甲醇-水(72:28)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15nm;柱温:25℃。结果本法可测定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其在0.0042~0.038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5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肩痛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 霍翠翠徐兰兰胡军华徐玉玲萧伟
- 关键词:异欧前胡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 元芪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元芪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元芪胶囊不同剂量组对大鼠行为学、脑含水量、脑梗死面积、SOD、MDA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元芪胶囊可降低大鼠体征指数,减轻脑水肿,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提高SOD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结论:元芪胶囊高、中剂量组对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改善自由基含量,抗脂质过氧化。
- 李娟常秀娟刘涛徐玉玲孙晓萍萧伟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
- 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途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1年
- 为不断完善我国中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以及现有的评价质量方法,刘昌孝院士首次提出了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概念。众多学者根据Q-Marker所应该满足的五原则而预测中药材的Q-Marker,现通过对大黄、人参、茯苓等20味中药材依据不同的途径预测出的不同的Q-Marker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郑荣蕾戴静何勇志刘涛徐玉玲
- 关键词:白术人参茯苓
- 一种六味地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味地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较多地提取得到药物的有效成分,去除杂质,更好地发挥药效,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
- 萧伟王振中刘涛徐玉玲李淼尚强章晨峰陈凤龙
- 一种龙血竭药材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龙血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四种质量控制方法的任意一种或几种:(1)对总酚进行含量测定;(2)对7,4′-二羟基黄酮进行含量测定;(3)对龙血素B进行含量测定;(4)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检...
- 萧伟屠鹏飞王振中刘涛徐玉玲毕宇安邹艳萍章晨峰吴云孙永城
- 干燥方式对熊胆粉物理特性、紫外及抑菌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考察干燥方式对熊胆粉物理特性、紫外及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减压及冷冻干燥对熊胆汁进行干燥,对熊胆粉各项物理质量属性指标进行综合表征,建立由8个指标:颗粒间空隙率(Ie)、卡尔指数(IC)、松密度(Da)、振实密度(Dc)、干燥失重(%HR)、吸湿性(%H)、豪纳斯比(IH)、休止角(α)构成的物理指纹图谱,以雷达图定量直观展示并比较其物理特性差异。以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干燥方式生产的9批熊胆粉进行质量评价,找出样品批间差异性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扫描9批熊胆粉溶液全波长图谱,建立对照紫外可见图谱,用相关系数法计算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采用牛津杯抑菌法测定3种干燥方式(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冷冻干燥)熊胆粉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胞杆菌的体外抑菌值;结果相同干燥方式所得熊胆粉物理及紫外指纹谱间相似度较大,不同干燥方式所得熊胆粉物理指纹图谱间相似度为57.1%~92.9%,其紫外指纹图谱间相似度不低于91.3%。干燥方式导致物理属性指标有一定差异,其主要差异性指标分别为颗粒间空隙率、干燥失重、卡尔指数、休止角、吸湿性。3种干燥方式熊胆粉均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冷冻干燥熊胆粉抑菌作用最弱,与常压干燥、减压干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干燥方式对熊胆粉物理特性有一定影响,对其紫外指纹图谱无较大影响,但对熊胆粉抑菌作用有较大影响。该方法从物理状态层面评价熊胆粉批间的质量一致性,可反映生产工艺对熊胆粉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后续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 杨俊莉杨放谭瑶琳钟林江邓妍谢晓徐玉玲
- 关键词:熊胆粉物理特性抑菌作用相似度
-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组合物主要由姜黄、羌活、当归、赤芍、海桐皮、白术、甘草组成。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时采用煎煮、乙醇提取方法,达到使有效药物的充分发挥,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对该组...
- 肖伟戴翔翎凌娅沈静李明慧徐玉玲毕宇安
- 一种含龙血竭提取物的药物制剂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龙血竭药材提取物的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四种质量控制方法的任意一种或几种:(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7,4′-二羟基黄酮进行含量测定;(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龙血素B进行含量...
- 萧伟屠鹏飞王振中刘涛徐玉玲毕宇安邹艳萍章晨峰吴云孙永城
- 中药注射液中鞣质控制方法再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制剂通则中对中药注射液中鞣质控制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自制含吐温-80的中药注附录注射液1及市售样品进行鞣质定性、定量对比检查,将结果与现行的规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在自制的中药注射液1及市售品种中,吐温-80对鞣质的定性检验干扰较小,可以采用定量检查方法对该品中所含的鞣质进行含量测定。
- 刘涛苟小军徐玉玲王艳艳詹永成
- 关键词:吐温-80鞣质中药注射液
- HPLC法测定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的转移率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符合药典规定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转移率进行考察,建立药材的有效成分转移率检查项,达到控制成品的目的,同时对现行的金银花药材质量标准进行完善,建立金银花的内控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同一提取方法对不同批次金银花药材中的绿原酸提取转移率进行考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批次金银花药材在符合药典规定和内控指纹图谱规定的基础上,按照相同工艺进行提取,绿原酸提取转移率相差较大。即符合药典规定和内控指纹图谱规定的金银花药材,可能会因为其提取转移率不合格,而导致成品不合格。结论建议在金银花药材标准中加入"有效成份转移率"检查项以更好地控制药材内在质量,从而保障使用金银花原药材的中成药的质量。
- 刘涛万德光王永香徐桂红徐玉玲
- 关键词:转移率金银花绿原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