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义明

作品数:56 被引量:60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生物学
  • 14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种群
  • 10篇两栖
  • 8篇群岛
  • 8篇舟山群岛
  • 8篇物种
  • 6篇入侵
  • 6篇牛蛙
  • 6篇栖息
  • 6篇栖息地
  • 6篇两栖动物
  • 5篇动物
  • 5篇种群生存力
  • 5篇自然保护
  • 5篇自然保护区
  • 5篇绝灭
  • 5篇繁殖
  • 5篇保护区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气候
  • 4篇种群生存力分...

机构

  • 52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安丘市畜牧局
  • 2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西藏自治区疾...

作者

  • 55篇李义明
  • 8篇李典谟
  • 5篇武正军
  • 4篇金畅南
  • 4篇王彦平
  • 3篇徐成
  • 3篇王玉山
  • 3篇丛显斌
  • 3篇杨玉慧
  • 3篇刘学聪
  • 3篇马勇
  • 3篇韩敏
  • 3篇刘涛
  • 3篇白昌明
  • 3篇王苏盆
  • 2篇张贵军
  • 2篇王虎
  • 2篇吕景生
  • 2篇高旭
  • 2篇徐峰

传媒

  • 15篇生物多样性
  • 5篇中国动物学会...
  • 4篇Curren...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第八届全国野...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首届全国生物...
  • 1篇Zoolog...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养殖技术顾问
  • 1篇山东畜牧兽医
  • 1篇北方牧业
  • 1篇第九届全国野...
  • 1篇第四届全国生...
  • 1篇第五届全国生...
  • 1篇第二届全国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0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6篇1994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监测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2023年
两栖爬行动物是良好的环境指示类群,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目前正经历着全球范围的种群快速下降和物种灭绝。最新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发现,37.05%的两栖动物和30.5%的爬行动物受到威胁。开展国家级科学监测,研究和分析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变迁及其驱动因素是保护的前提。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监测与研究专项网通过对11个典型样区中两栖爬行动物的组成、种群动态和结构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将野外数据与生态模型相结合,探讨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群现状、群落结构及其动态,以及针对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应对未来环境变化提出及时有效的保护管理对策。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极危两栖动物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和濒危两栖动物大凉螈(Liangshantriton taliangensis)的保护、环境DNA(eDNA)技术和无线电追踪技术开拓与应用、荒漠化生境对爬行动物的生态影响、外来入侵种的扩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明显提升了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监测能力和研究水平。未来尚需持续加大监测网络建设,普及先进监测技术,从法律法规层面强调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建设和优化保护区,实施必要的迁地保育和就地保育,实现更多有效保护珍稀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目的。
李成江建平谢锋赵天车静李义明杜卫国杨维康徐峰
关键词:两栖爬行动物
舟山群岛四种兽人为捕杀活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捕杀是人为对物种的一种重要干扰因子。本文研究了舟山群岛獐(Hydropotesinermis)、麂(Muntiacusreevesi)、小灵猫(Viverriculaindica)和豹猫(Felisbecgalemsis)的人为捕杀率、捕杀量和捕杀活动。四种兽的捕杀率高,捕杀量大。舟山群岛及相邻地区非法狩猎活动很猖獗。建议对我国人为捕杀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广泛的调查,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效果研究。
李义明李典谟
关键词:兽类
猪跛行的原因及防治被引量:1
2008年
1 传染性因素 猪传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是关节肿胀和患肢出现踱行。引起关节肿胀的主要病原菌有猪链球菌、猪丹毒杆菌、猪葡萄球菌、猪滑液囊霉形体或猪鼻霉形体,棒状杆菌属、猪嗜血杆菌及副嗜血杆菌等。
李义明韩敏刘涛
关键词:猪链球菌滑液囊霉形体副嗜血杆菌跛行传染性关节炎关节肿胀
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和趋势
保护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很快.保护生物学的中心论题是研究物种绝灭过程和存活条件.目前,种群生存力分析已成为研究焦点;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和区域的保护受到广泛重视;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解决保护问题的有...
李义明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绝灭种群生存力分析
文献传递
社群大小的年变化、气候和人类活动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日移动距离的影响被引量:33
2005年
作者于2001年4月至2003年1月研究了社群大小的年变化、气候和人类活动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千家坪地区一群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日移动距离的影响。对该群金丝猴进行了8个季节的跟踪研究,每季连续跟踪30d。用社群直线距离法确定猴群的日移动距离,同时调查社群大小,记录人为活动和气象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两年间猴群的个体数增加了14%,但其日移动距离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社群大小的年变化对日移动距离没有影响。(2)猴群在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日移动距离比没有人为活动影响时长。(3)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各个季节中,猴群的日移动距离与一天中晴和有云但无降水所占时间的比例没有相关性;与春季和冬季日降雨或雪所占时间的比例呈负相关,但与夏季和秋季的没有相关性,说明降水缩短了冬春季猴群的日移动距离,这可能与川金丝猴的繁殖有关。人为活动对猴群是不利的;冬春季的长时间降水可能是川金丝猴的灾害性天气。
李义明廖明尧喻杰杨敬元
关键词:RHINOPITHECUSROXELLANA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
择伐与动物多样性保护
择伐是生态林业持续利用的一种途径,即以达到在经济上是可持续的,保持稳定的木材产量,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择伐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林业持续性研究的一个焦点。大多数研究认为,在采伐迹地中;分布范围广或广适...
李义明
关键词:择伐可持续林业动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定居时间、入侵区向赤道扩展和原产地分布区面积决定了外来两栖爬行动物气候生态位的漂移
确定外来物种在入侵区的气候生态位漂移及其决定因素是准确预测外来种入侵风险的关键,基于最新发展的外来种气候生态位漂移量化框架,最近的研究发现外来鸟类和外来植物在入侵区都很少发生气候生态位的漂移,然而,这一规律尚未在其它生物...
李义明刘宣李先平
加入《迁徙物种公约》,促进全球迁徙动物保护被引量:5
2019年
自然界中,一些野生动物为了觅食或繁殖,会随着季节沿固定或非固定路线从一处栖息地转换到另一处栖息地。这些野生动物常常跨越国界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或洄游,其生存容易受到迁徙或洄游路线阻断、过度捕猎/捕捞、气候变化以及觅食或繁殖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的威胁(Wilcove&Wikelski,2008)。
蒋志刚张正旺张正旺张润志初红军马志军丁长青初红军李义明平晓鸽丁长青赵亚辉李娜徐基良平晓鸽曾岩戚英杰李娜
关键词:洄游觅食长距离
脊椎动物受威胁格局和濒危机制
1我国脊椎动物受威胁格局和濒危机制:与美国的比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正在加剧。Pimm等(1995)年估计当前物种的绝灭速率是物种自然历史时期的100-1000倍,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列入到保护名录。要减缓...
李义明
关键词:濒危机制生物多样性外来种繁殖力栖息地
文献传递
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对我国特有两栖动物的捕食危害
外来捕食者被认为是导致全球两栖动物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已引起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栖动物的下降甚至灭绝.
刘宣罗煜陈嘉欣郭毅松白昌明李义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