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濮祖荫

作品数:144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5篇天文地球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1篇磁层
  • 40篇重联
  • 32篇亚暴
  • 32篇磁层顶
  • 30篇磁重联
  • 20篇磁层亚暴
  • 19篇磁尾
  • 16篇磁暴
  • 13篇地磁
  • 11篇太阳风
  • 10篇星际
  • 9篇等离子体片
  • 9篇行星
  • 9篇行星际
  • 9篇卫星
  • 9篇磁场重联
  • 8篇等离子体
  • 8篇电离层
  • 8篇电流
  • 8篇星际磁场

机构

  • 133篇北京大学
  • 8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国...
  • 5篇航天医学工程...
  • 5篇武汉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等...
  • 4篇中央民族大学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山东大学(威...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教育部
  • 1篇日本筑波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作者

  • 144篇濮祖荫
  • 58篇刘振兴
  • 50篇傅绥燕
  • 39篇谢伦
  • 31篇肖池阶
  • 29篇宗秋刚
  • 14篇史全岐
  • 14篇焦维新
  • 12篇沈超
  • 12篇付绥燕
  • 12篇史建魁
  • 11篇周煦之
  • 11篇黄宗英
  • 9篇曹馨
  • 8篇曹晋滨
  • 8篇马志为
  • 7篇张贤国
  • 6篇王宪民
  • 6篇洪明华
  • 6篇陈涛

传媒

  • 28篇地球物理学报
  • 15篇空间科学学报
  • 13篇科学通报
  • 6篇中国科学(E...
  • 6篇中国地球物理...
  • 6篇中国地球物理...
  • 5篇中国科学(A...
  • 5篇中国空间科学...
  • 4篇中国地球空间...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第九届全国日...
  • 3篇第十届全国日...
  • 2篇中国科学:数...
  • 2篇中国科学:技...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核聚变与等离...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24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12篇2000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磁层物理学研究的若干进展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概述了我国磁层物理学研究的若干进展,包括:空间探测和空间环境研究,哨声和地磁脉动的观测研究,太阳风和磁层的相互作用,磁层动力学和磁层亚暴,极光加速区动力学和磁层-电离层耦合。
刘振兴濮祖荫
关键词:磁层磁层顶地磁脉动磁层物理学磁场
我国磁层物理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在我国空间科学的开拓者赵九章教授的倡导下,1959年我国开始开展磁层物理研究工作。 7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磁层物理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现已具备重点发展和重点突破的条件。本文在文献[1—3]综述的基础上,...
刘振兴濮祖荫
关键词:磁层磁层顶磁尾磁重联磁层亚暴辐射带
利用Cluster与Mars Express在CIR期间对氧离子上行率的同时观测来确认地磁场对大气的保护作用
自从1972年观测到电离层向磁层提供离子以来,人们逐渐形成共识:由于地磁场不仅阻止太阳风能量和动量直接与地球大气耦合,而且能通过大尺度的磁层对流能将等离子体从磁尾向地球方向输运,所以地磁层的存在是地球维持可宜居性大气层的...
魏勇傅绥燕S.BarabashR.LundinI.DandourasM.FraenzE.DubininJ.WochH.Lühr万卫星宗秋刚张铁龙濮祖荫
磁层对流和磁层等离子体“泄漏”研究
磁层对流是磁层等离子体大尺度的运动,它是行星际磁场与磁层相互作用的结果,与磁层对流电场的存在密切相关,与磁暴和磁层亚暴的发生与发展有直接的关联。自从Axford&Hines和Dungey于1961年分别提出了闭磁层模式和...
周煦之濮祖荫谢伦付绥燕宗秋刚
关键词:大尺度对流电场等离子体
尾瓣持续磁重联与磁层亚暴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尾瓣持续磁重联的特征,首先利用Cluster星簇测量的近地磁尾等离子体密度、温度、整体运动速度、磁场等数据,确认尾瓣磁重联过程的存在;其次,利用GOES,LANL等同步高度卫星数据,极光数据以及地面观测的AE指数等描述亚暴突发(onset)现象;结合上述两方面的观测,进而分析研究了尾瓣持续磁重联和磁层亚暴的相关性和时序关系,确认了尾瓣持续磁重联是行星际磁场持续南向期间亚暴膨胀相突发的原因.
张辉濮祖荫曹馨傅绥燕肖池阶刘振兴A. KorthM.FrazenQ.G.ZongH.RemeK.H.GlassmeierR.FriedelG.D.ReevesM.W.Dunlop
关键词:磁层亚暴高速流
一次磁层亚暴期间磁场偶极化的尾向传播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TC1、Cluster和Polar结合极光和同步高度及地磁的观测,研究了2004年9月14日1730~1930UT时间段的亚暴偶极化过程.此前行星际磁场持续南向几个小时.亚暴初发(Onset)开始于1823UT.2min之后,同步高度的LANL-02A在子夜附近观测到了明显的能量电子增强(Injection)事件,而TC1在1827UT左右在磁尾(-10,-2,0)RE(GSE)观测到了磁场BX的突然下降,伴随着等离子体压强和温度的突然增加及磁场的强烈扰动.在(-16,1,3)RE(GSE)的Cluster上相同的仪器观测到相同的现象,只是比TC1观测到的晚大约23min,在1850UT左右.虽然Polar在更靠近地球的较高纬度(-7.5,3.5,-4.0)RE(GSE)附近,也在1855UT左右观测到了这种磁场偶极化现象.以上的观测时序表明TC1、Cluster观测到的磁场偶极化比亚暴偶极化初始发生分别晚4min和27min.说明偶极化由近磁尾向中磁尾传播.详细计算表明偶极化源区的位置大约在X=-7.7RE~-8.6RE,而传播速度大约为70km.s-1.在这个事件中亚暴的物理图像可能是中磁尾的近地重联产生的地向高速流到达近磁尾,为近磁尾的亚暴触发创造了条件;亚暴在近磁尾触发之后,磁场偶极化峰面向中磁尾传播.
曹馨濮祖荫张辉傅绥燕马志伟肖池阶刘振兴谢伦Dunlpo M.W.Korth A.Frazen M.Zong Q.G.Lueck E.Carr C.Reme H.Glassmeier K.H.
关键词:亚暴
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空间电流密度计算及分析被引量:16
2004年
讨论了三种根据ClusterⅡ四颗卫星的磁场测量数据计算空间电流的方法及其误差 ,论证了这几种方法的内在一致性 ,并得到了完全相同的计算结果 .进而依据ClusterⅡ磁场探测资料 ,计算了 2 0 0 1年 1月 2 6日多重磁通量管和FTE事件中高纬磁层顶边界层和磁鞘区的电流密度 .结果表明 ,磁通量管内电流密度较大 ,可达到约10 - 8A m2 ;计算精度较高 ,结果可靠 .本文还应用最小方差分析法 (MVA) ,发现电流方向与通量管的轴向基本一致 ;论证了电流MVA分析在研究通量管性质时的作用 。
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傅绥燕谢伦宗秋刚T FritzK-H 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路立王迺权陈涛
关键词:电流密度磁层顶
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20 0 1年 1月 2 6日 11:10~ 11:4 0UT ,ClusterⅡ卫星簇位于午后高纬磁鞘边界层和磁鞘区 ,此时行星际磁场Bz 为南向 .本文对在此期间观测到的多次磁通量管事件作了详细的研究 ,获得一系列的新发现 :(1)高纬磁鞘边界层磁通量管的出现具有准周期性 ,周期约为 78s,比目前已知的磁层顶向阳面FTE的平均周期 (8~ 11min)小得多 .(2 )这些通量管都具有强的核心磁场 ;其主轴多数在磁场最小变化方向 ,少数在中间变化方向 ,有些无法用PAA判定其方向 (需要用电流管PAA确定 ) ,这与卫星穿越通量管的相对路径有关 .(3)每个事件都存在很好的HT参考系 ,在HT参考系中这些通量管是准定常态结构 ;所有通量管都沿磁层顶表面运动 ,速度方向大体相同 ,都来自晨侧下方 .通量管的径向尺度为 1~ 2RE,与通常的FTE通量管相当 .(4 )起源于磁层的强能离子大体上沿着管轴方向由磁层向磁鞘运动 ;起源于太阳风的热等离子体沿管轴向磁层传输 .通量管为太阳风等离子体向磁层输运和磁层粒子向行星际空间逃逸提供了通道 .(5 )每个通量管事件都伴随有晨昏电场的反转 ,该电场为对流电场 .
黄宗英濮祖荫肖池阶宗秋刚傅绥燕谢伦史全岐曹晋滨刘振兴沈超史建魁路立王迺权陈涛T FritzK-H GlassmeierP DalyH Rème
关键词:磁重联磁场
亚暴触发与亚暴活动的时间序列
磁层亚暴是地球空间最重要的能量输入、耦合和耗散过程,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亚暴的触发机制和全球过程上。而确定亚暴活动发生的时间序列是研究这一问题的一个关键。国内外空间物理学家多年来注视这项工作,但一直没有获得统一的结...
濮祖荫张贤国曹馨傅绥燕谢伦肖池阶
关键词:高速流磁重联时间序列
内辐射带南大西洋异常区“空间气候”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提出了估算内辐射带低高度辐射强度的漂移壳追踪法(DSTM). 用DSTM研究了南大西洋异常区(SAA)的辐射带结构. 计算表明, 经过30多年的长期变化, SAA区漂移壳下沉约200 km, 质子和电子的辐射通量明显增强.
濮祖荫方晓华焦维新
关键词:内辐射带地磁场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