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霞

作品数:76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5篇肿瘤
  • 22篇细胞
  • 21篇乳腺
  • 19篇病理
  • 16篇免疫
  • 14篇腺癌
  • 14篇淋巴
  • 12篇临床病理
  • 11篇硬化性
  • 11篇乳腺癌
  • 11篇乳腺肿
  • 11篇乳腺肿瘤
  • 11篇组织化学
  • 11篇腺肿瘤
  • 11篇免疫组织
  • 1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0篇血管
  • 10篇血管瘤
  • 10篇硬化性血管瘤
  • 9篇肺硬化性血管...

机构

  • 74篇山西省肿瘤医...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山西省肿瘤研...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 1篇临汾市人民医...
  • 1篇大同市第五人...
  • 1篇寿阳县人民医...

作者

  • 74篇王丽霞
  • 14篇王全红
  • 14篇王晋芬
  • 13篇畅俊平
  • 10篇殷卫东
  • 10篇郗彦凤
  • 10篇连婧
  • 9篇杨宣琴
  • 8篇马海霞
  • 8篇李丽
  • 7篇徐恩伟
  • 6篇薛仰群
  • 6篇白玮
  • 5篇孙瑞芳
  • 5篇李素红
  • 4篇焦士兰
  • 4篇徐妙生
  • 4篇魏让
  • 4篇阎建文
  • 4篇刘秀英

传媒

  • 15篇肿瘤研究与临...
  • 13篇中国药物与临...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临床医药实践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白血病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螺旋CT表现及与病理分型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2例患者均为单发,其中男1例,女31例;位于右肺19例,左肺13例,最大径为1.1~7.2 cm,有6例位于肺门区,其余26例均位于肺外围。所有病例边界清晰,5例出现钙化结节,增强后大部分病例呈明显异常强化,增强后CT值为70~137 Hu,与病理类型明显相关,血管瘤型强化明显,硬化型强化较低。结论:PSH CT表现符合良性肿瘤的特点,与病理结果一致,不同病理类型其CT表现略有不同,
王丽霞王艳艳畅俊平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计算机体层扫描X线计算机
bcl-2癌基因蛋白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1996年
为了探讨滤泡性淋巴瘤与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的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22例滤泡性淋巴瘤和14例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进行bcl-2肿瘤基因蛋白表达测定。结果显示22例滤泡性淋巴瘤中,19例bcl-2阳性,3例bcl-2阴性;14例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中,12例bcl-2阴性,2例bcl-2弱阳性。X2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提示bcl-2对滤泡性淋巴瘤与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王晋芬张建中赵小麟王丽霞杨萱琴
关键词:淋巴瘤混合细胞癌基因蛋白
恶性黑色素瘤293例回顾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王丽霞鲁保凤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
乳腺癌组织中BRMS1mRNA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BRMS1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Trizol提取组织总RNA,将mRNA转录成cD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技术检测乳腺组织BRMS1mRNA表达,以BRMS1mRNA和GAPDHmRNA含量的比值表示BRMS1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RMS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也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BRMR1mRNA低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而与患者年龄、癌肿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RMS1mRNA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与转移有关,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转移的一个标志物。
张英兰魏让刘秀英阎建文王丽霞石红梅
关键词:乳腺肿瘤实时荧光定量PCR
甲状腺样滤泡性肾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样滤泡性肾细胞癌(TLFR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4例TLFRCC临床资料,对手术标本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进行病理形态特征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本组4例TLFRCC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7~66岁,病变均位于单侧肾,左肾3例,右肾1例。其中2例为住院手术治疗患者,肿瘤最大径分别为4 cm和2 cm。2例外院会诊病例均未提供肿块大小。镜检: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一的甲状腺滤泡样结构,部分滤泡被拉长呈不规则形或流产乳头状结构,滤泡样结构内可见嗜酸性甲状腺胶质样物,内衬单层立方形、柱状细胞,核异型性不明显,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TTF1、TG呈(-),CD10、vimentin、PAX8、CK7、P504S和CD117呈不同程度(+)。4例随访15~25个月,均未发生肿瘤进展。结论 TLFRCC是一种肾原发的较罕见的上皮性低度恶性肿瘤。病理确诊需要通过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综合评价。
连婧王丽霞马海霞王晓娟王奇峰
关键词:肾细胞癌预后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传统的病理形态学分型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已逐渐显示出其不完善性。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分子分型对制定个体化疗方案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肿瘤形态学结合基因表达特征的分子分型概念已被大多数学者们所认同。本文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为每一例患者制定个体化、系统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芦海亮王跃花王丽霞孙瑞芳白玮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乳腺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人类基因组计划肿瘤形态学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导管原位癌被引量:1
2019年
1临床资料本例读片资料由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提供,通讯读片编号BB19-8。患者女性,35岁,于2017年6月入院,发现右侧乳腺肿物5个月,无明显触痛,局部皮肤红肿。外院影像超声:低回声结节,大小2 cm×1.7 cm,形态欠规则,周界不清。当地医院局部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会诊:浸润性癌,不除外化生性癌。患者无既往史,入院行根治术:右侧乳腺改良根治术,未见癌,腋下淋巴结17枚及锁骨下淋巴结3枚均未见转移。
连婧申梦佳王丽霞
关键词:乳腺肿瘤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织化学读片会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与影像学对照研究
2008年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以及与影像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多种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分析15例SHL的组织学构型与蛋白表达,并与影像学进行对照。结果①SHL主要有3种组织学构型:血管瘤样、乳头状和实性片状,多为3种类型混合存在,且常合并有硬化。有两种细胞(实性细胞和被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共同表达MCK、EMA、Vimentin,部分病例表达CgA、Syn、S-100蛋白,不表达Ⅷ因子、CD34、CD68、Calretinin。②影像学(X线及CT)表现为肺部单发、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楚的结节,无分叶及毛刺,CT平扫病变密度较均匀,与肌肉密度相仿。③使用秩相关统计学分析,被覆细胞的Vimentin蛋白表达与CT值相关(P<0.05),Spearman's rho相关系数为0.554。结论①SHL是一种来源于肺泡上皮的良性肿瘤。②影像学大多为单发圆形、类圆形肿物或结节,边缘光整,CT增强后强化程度与其病理组织构型有关。③CT增强值是否大于20Hu不能作为判断SHL良恶性的标准。
畅俊平薛仰群唐笑先李丽王丽霞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免疫组织化学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BRMS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提取组织总RNA,将mRNA转录成cDNA,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检测乳腺组织BRMS1 mRNA表达,以BRMS1 mRNA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mRNA含量的比值表示BRMS1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ER、PR。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RMS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也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BRMS1低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BRMS1在E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ER阴性组织中的表达(P<0.05),BRMS1在P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在PR阴性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RMS1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与转移有关,BRMS1表达水平与ER有一定相关性。
张英兰魏让石红梅阎建文王丽霞刘秀英
关键词:乳腺肿瘤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雌激素孕激素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影响的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和少量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国外报道发病率50%以上,25%左右有临床症状。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的独特疗效备受人们关注,随着治疗病例的增加,一些并发症也引起注意,本文拟就UAE治疗过程中对卵巢的保护进行探讨,旨在为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畅俊平王丽霞赵玉山王丽花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功能生育期妇女纤维结缔组织平滑肌组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