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惠丹

作品数:20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情感
  • 4篇文学
  • 3篇诗歌
  • 3篇物感说
  • 3篇小说
  • 2篇杜牧
  • 2篇演义
  • 2篇艺术
  • 2篇艺术技巧
  • 2篇咏史
  • 2篇咏史诗
  • 2篇三国演义
  • 2篇审美
  • 2篇诗风
  • 2篇史诗
  • 2篇手法
  • 2篇内在情感
  • 2篇外物
  • 2篇《三国演义》
  • 2篇表现手法

机构

  • 8篇昆明理工大学...
  • 7篇辽宁师范大学
  • 6篇大连广播电视...
  • 3篇北京经济管理...
  • 2篇北京经济管理...
  • 1篇大连大学

作者

  • 20篇王惠丹
  • 6篇王立
  • 6篇张桂琴

传媒

  • 2篇社科纵横
  • 2篇十堰职业技术...
  • 2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广播电视大学...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锦州师范学院...
  • 1篇辽宁广播电视...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内蒙古电大学...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聊斋志异》中梦幻小说的宗教意蕴探析被引量:2
2008年
《聊斋志异》中的大量的梦幻小说体现出了作者复杂错综的宗教思想。这种多种宗教思想的杂糅性与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流变、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个人信仰以及作品的创作方式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种种宗教思想深刻地阐释了中国古代宗教特有的文化意蕴。
张桂琴王惠丹
关键词:聊斋志异梦幻小说宗教意蕴
《古诗十九首》中的“物感”说
2010年
"物感"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命题之一。汉末时期动荡的政治生活使得诗人更加关注个体生存的价值,他们把自己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自己的情感投之于自然外物,形成了《古诗十九首》鲜明的"物感"特色。
张桂琴王惠丹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大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意义与方法
2015年
"大学语文"是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它涵养人的精神、培养和提高人的内在品质。在教育理念日益理性化、功利化的当下,情感教学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让学生理解、认同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理解他人、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的能力,还可以为他们找到一条情感寄托和宣泄的途径,提高他们的人文关怀能力,引导他们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情感教学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王惠丹
关键词:大学语文情感教学课程改革
金庸小说异族女性情爱描写的倾向性被引量:1
2003年
金庸武侠小说里异族女性的情爱描写,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共同点,那些女子都美艳绝伦,对爱情坚定执着,而其爱情的结局又并不完满。这样的描写,有其作为通俗小说的商业动机,更有金庸个人识见上的原因。同时,也是通俗文学传统母题的新时代延伸,这基于注重发掘不同民族间共同人性,倡扬互相理解向慕、“扣平共处”的现代意识。
王立王惠丹
关键词:金庸小说创作动机
《诗经》中的“物感”观被引量:1
2010年
"物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命题之一。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就已经出现"物感"萌芽,表现为诗人对自然事物的无目的性的拈取态度,而不是某"物"必然引起人们内心的某种感情,也不是一定通过目之所及的某种"物"来抒写内心的情感,"物"与"情"之间没有必然、明确的指向性,而呈现出无意识的混融性。
王惠丹张桂琴
关键词:《诗经》物我关系
屈赋中“物”“感”关系的审美融合被引量:1
2012年
"物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抒情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早在先秦时期,"物感"就以无意识的混融状态表现出萌芽之态势,春秋时期君子"比德"喻理思维模式的出现,为"物感"的发展奠定了艺术思维的基础。屈原的文学作品在吸收了楚地民间习俗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内在情感投射到自然外物之上,借"物"而"感",推进了"物感"说的进一步成熟。
王惠丹张桂琴
关键词:内在情感审美意识
韩愈奇险诗风成因探析
2014年
韩愈奇险诗风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社会风尚、宗教文化、奇朋异友和个性特征等四个方面论述对韩愈奇险诗风的影响。
王惠丹
关键词:奇险诗风
《乐记》中的“物感”说被引量:2
2008年
《乐记》总结了先秦"物"、"情"关系在哲学及创作上的认识,体现了汉代哲学和创作关照下的"物"、"情"的关系特色,并率先在理论上阐释了"物感"说,对"物感"说的发展成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张桂琴王惠丹
关键词:音乐情感文学创作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疯狂被引量:7
2004年
疯狂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主题。文学中诗意的疯狂不同于现实中的疯狂 ,只是作家为刻画人物、评论、或赞美正常的精神世界所作的处理。在自然神秘主义的支持下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许多表现疯狂的作品 ,其中疯狂常常与爱情和欲望有关 ,是易受欲望作用的人们对自然呼唤所做出的回应。本文以霍夫曼、蒂克为例 ,阐明其所反映的这样一个观点 :作为精神和心灵上的人类 ,有渴望通过卓越的精神与神性达到结合而强烈背离肉体的欲望。生殖的强烈欲望是我们必死命运的象征 ,对卓越的渴望是对有一天我们必然死亡这一想法的抵抗。
杰姆.迈克葛莱瑞王立王惠丹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文学风格
曹文轩《天瓢》中雨意象的解构
2015年
曹文轩《天瓢》一改往日青春风格,以一幕幕不同节奏、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意蕴的雨视角讲述了在油麻地为了爱情与权力所上演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残酷斗争,揭示了人性在雨的冲刷下裸露出的最底层的纯朴质感。
王惠丹
关键词:人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