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车载式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从我国水污染现状出发,概述了车载式监测系统平台的四大功能及我国车载式监测发展历程,并从系统组成、车体改装技术、车载式监测仪器设备、车载式自动监测技术的功能特点4个方面,介绍车载式水质监测技术,最后以丹江口水库为例介绍车载式水质监测的应用及技术特点。
- 徐成斌马锡铭马溪平赵全王璐
- 关键词:水质监测
- 一株耐低温石油降解菌的鉴定及降解特性被引量:5
- 2014年
- 在低温条件下(15℃),从抚顺石油二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驯化和分离得到一株以柴油为碳源的降解菌株Q21,通过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和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对其进行鉴定.菌株Q21为琼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该菌株利用柴油生长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为10%,生长温度为15℃,pH值为7.0,摇床转速为150 r·min-1,盐度为0.5%~1.0%,降解率为71.50%;降解后的残油组分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菌株Q21能降解柴油中所含的C9~C24之间大部分烷烃.
- 徐成斌赵全王闻烨孟雪莲东天王璐马溪平
- 关键词:石油降解菌耐低温菌株鉴定降解特性
- 盐酸小檗碱对小鼠肝、脾、肾细胞DNA损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彗星试验比较研究了盐酸小檗碱对小鼠肝、脾、肾细胞的DNA损伤。设置6个不同剂量组(阴性对照组、7.5、15、30、60、120 mg/kg组)对小鼠进行30 h灌胃方式染毒,末次染毒6 h后小鼠颈椎脱臼处死。检测小鼠肝、脾、肾细胞的彗星细胞率、彗星尾长及尾矩。结果表明:(1)盐酸小檗碱可引起上述3种受试器官的DNA损伤,且随剂量增加,DNA损伤增加(P<0.05),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2)比较同剂量组不同器官之间的彗星细胞率、彗星尾长及彗星尾矩,3个剂量组均为肾细胞>脾细胞>肝细胞,并存在器官间显著差异(P<0.05)。一定剂量盐酸小檗碱对小鼠肝、脾、肾细胞造成了DNA损伤,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比较研究发现肾细胞对盐酸小檗碱致DNA损伤最为敏感。
- 何蕾王璐惠秀娟刘宛宋婕徐成斌王鹤潼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DNA损伤彗星试验小鼠
- 盐酸小檗碱对小鼠脾细胞的DNA损伤和氧化性损伤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小鼠的DNA损伤和氧化性损伤。随机选取30只小鼠分成对照组以及7.5,15,30,60与120mg·kg-1实验组,处理后,应用小鼠脾细胞进行彗星实验与抗氧化酶实验。测定DNA损伤情况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对盐酸小檗碱的DNA损伤与氧化性损伤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彗星实验中,随着盐酸小檗碱浓度的增加,尾部DNA含量、尾长与尾矩均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呈剂量-效应关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盐酸小檗碱剂量增加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7.5 mg·kg-1时上升,而后逐渐下降。在60 mg·kg-1和120 mg·kg-1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产生。由此可见,盐酸小檗碱对小鼠脾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能够引起小鼠脾细胞的DNA损伤和氧化性损伤。
- 王璐惠秀娟李双双徐成斌陈忠林何蕾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彗星实验氧化性损伤脾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