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星

作品数:24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教育
  • 6篇学业
  • 5篇家庭
  • 4篇小学生
  • 3篇大学生
  • 3篇学业负担
  • 3篇中国教育
  • 3篇社会
  • 3篇流动儿童
  • 3篇家庭教育
  • 3篇国教
  • 2篇道德
  • 2篇道德行为
  • 2篇德行
  • 2篇学生学业
  • 2篇学业成绩
  • 2篇中介
  • 2篇中介作用
  • 2篇社会稳定
  • 2篇社会稳定工作

机构

  • 13篇南京师范大学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作者

  • 24篇童星
  • 4篇缪建东
  • 2篇文军

传媒

  • 3篇教育理论与实...
  • 3篇上海教育科研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高教探索
  • 2篇少年儿童研究
  • 2篇基础教育
  • 2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教育科学论坛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 1篇中国社会学会...
  • 1篇中国社会学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1
  • 1篇200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校合作: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基于CEPS调查数据,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家校合作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一是流动儿童家校沟通的频率低于城市儿童;二是相比城市儿童家长,流动儿童家长较少关注子女的品性、心理的发展,教师在主动与家长联系时,与流动儿童家长和城市儿童家长沟通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差异;三是流动儿童家长比城市儿童家长更害怕与教师交流。促进流动儿童家校合作,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教育部门发挥主导统筹作用,鼓励流动人口参与家校合作;学校构建"以家为本"的新模式,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流动儿童家长提高合作意识,关注子女全方面的发展。
童星
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家校合作
大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基于我国定量研究的元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19篇定量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有中等程度的作用,情感温暖能减轻大学生学业拖延,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等教养方式则会加重学业拖延。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作用存在调节效应,父母教养方式对女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要大于男生,对新生学业拖延的影响要弱于老生。研究得到两点启示:家庭对大学生学业仍有重要影响,需要优化父母的教养方式;要注意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内部差异,进行团体和个体双重干预。
童星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学业拖延
论中国家庭教育研究学科化的进程、定位和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我国家庭教育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正处于从研究领域向学科化的转向阶段。家庭教育学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的学科评价标准,但符合现代学科对于独立学科的界定。新中国成立后,家庭教育研究的学科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家庭教育研究的缓慢发展;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家庭教育研究的逐步铺开;进入21世纪以来家庭教育研究的深化与繁荣。家庭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包括开放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为加速家庭教育研究的学科化转向,建设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学科,提出三点策略建议:第一,以问题为中心,通过科学化的研究促进家庭教育学科化发展,逐步形成自身知识体系;第二,由外促内,以外部建制搭建家庭教育研究平台,汇聚学科建设力量;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循证家庭教育实践,提升家庭教育学科合法性。
童星缪建东
关键词:家庭教育研究学科化学科属性学科建设
父母参与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29篇定量研究的元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近些年,父母参与成为家庭教育法律政策关注点和社会热门话题。搜集近十年我国父母参与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29篇定量研究,其中包含了34个独立效应量,共26834名中小学生。采用元分析发现:父母参与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有中等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父母参与中的情感期待和亲子沟通比直接的学业指导更为有效,行为监管和家校合作对学业成绩的作用十分微弱;父母参与对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受调节变量的影响,在学段、学科、学生身份和成绩评价工具上存在差异。基于此提出几点建议: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执行工具,增加父母参与的频率;通过学校指导和项目干预,提升父母参与的质量;进行纵向追踪和实验研究,发出父母参与研究的中国声音。
童星
关键词:父母参与学业成绩
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课外活动时间分配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基于CEPS调查数据,分析比较了14996名儿童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在课外时间分配上的差异。研究主要结论为:(1)留守儿童在课外用于学业学习的时间明显少于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2)流动儿童在课外用于学业学习的时间与一般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跟随父母双方流动的儿童在游戏娱乐上的时间明显比留守儿童和一般儿童多;(3)无父母陪伴独自留守的儿童尤为值得关注,除了课业学习的时间显著少于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他们课外做家务和睡觉的时间都是所有儿童中最多的。基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课外时间分配现状,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关注留守儿童中的困难群体;规范游戏娱乐场所运营,通过社区教育充实流动儿童课外时间;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持与学校的紧密联系。
童星
关键词:留守儿童流动儿童
家长的自我成长是家庭教育的关键被引量:5
2018年
当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教育,他们开始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但是,家庭教育意识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效果的增强,如果家长们不能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不能采取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不能及时纠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反而不利于子女的健康发展。所以,家长们需要将目光从孩子转移到自己身上,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自我的成长。
童星
关键词:家庭教育观念自我成长家长教育意识教育效果教育方法
我们的四个误区及其反思——对当前我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社会学思考
本文认为为了保证政府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当务之急就是要理顺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社会组织、基层社区和中介机构在配置资源、理顺关系,处理矛盾等方面的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童星文军
关键词:社会稳定社会分化
文献传递
为什么要择校:基于阶层心态的一种解释被引量:12
2017年
在我国社会分层的大背景之下,尽管择校呈现出"全民化"现象,但不同阶层择校背后的心态不同。对于上层,择校是对其他阶层教育排斥的有效手段;对于中层,择校是消解"中产焦虑"的重要途径;对于下层,择校是实现向上流动的无奈之举。面对"全民化"择校的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采用"疏"而非"堵"的政策措施。
童星
关键词:社会分层择校教育公平
父母教养方式对高年级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
2022年
对1618名高年级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配对样本T检验和OLS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高年级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发现高年级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整体情况较好,在情感温暖、过度保护维度上母亲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父亲的得分,而在拒绝维度上父亲的得分则显著高于母亲的得分。父母的情感温暖能够显著促进高年级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父母拒绝对高年级小学生道德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父母过度保护的作用并不明显。父母教养方式对高年级小学生依然具有重要作用,父母需要充分认识积极教养方式对子女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意义,学校和政府应当共同帮助父母优化教养方式。
童星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行为
试析曾国藩与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异同被引量:1
2016年
以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和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为文本,分析二人家庭教育思想的异同。二人家庭教育思想相同之处有:批评当时的家庭教育目的,提出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用的人才。家庭教育内容上都将道德教育置于首位,强调立志教育。家庭教育方法上都反对溺爱,强调对子女的严格教育。二者教育思想的不同之处有:颜之推希望子女通过读书入仕,曾国藩期望子女读书能够明理。在教育内容上,颜氏关注语言教育,曾氏提出养生教育。
童星
关键词:颜之推曾国藩教育思想家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