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进中
- 作品数:2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呼吸机管路简易固定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机管路简易固定架,包括能拆卸固定的基体以及用于固定呼吸机管路的夹持件,夹持件连接在基体上,夹持件具有容置呼吸机管路的凹槽部以及自凹槽部两侧向上延伸设置的弹性的夹爪,两个夹爪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呼吸机管...
- 王志宇朱建华董进中
- 文献传递
- CXCR7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肝组织内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acceptors,CXCR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肝...
- 洪巧王柯尹董进中施春玮卢明芹陈永平
-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CXCR7
- 文献传递
- 骨形成蛋白-7干预对肝纤维化EGFR表达的影响
-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共同病理基础,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TGFβ1在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
- 王丽萍董进中曹肃婷张赛男林镯王晓东陈永平
- 内毒素耐受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CXCR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研究内毒素耐受(endotoxin tolerance,ETT)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肝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7,CXCR7)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E1Tr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组)、急性肝功能衰竭组(ALF组)和内毒素耐受组(ETT组)。ErIT组和ALF组先分别以0.1mg/kg脂多糖(1ipopoIysaccharide,LPS)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日1次,于第5次注射24h后同时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800mg/kg)和LPS(8μg/只),分别在注射后2、6、12、24、48h时间点留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XCR7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CXCR7蛋白表达。统计处理采用LSD检验、Dunnet’st检验。结果E,兀’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较ALF组明显减轻;ETT组肝组织CXCR7mRNA表达水平虽高于正常组,但却明显低于ALF组,与ALF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6、12、24、48h时间点比较,F值分别为29.222、166.892、38.975、34.603、18.929,均P〈0.01)。ETT组、ALF组CXCR7蛋白的表达24h时均达峰值,但ETT、组CXCR7蛋白的表达较ALF组明显下降(2、6、12h时的F值分别为11.155、42.553、17.082,均P〈0.ol;24h时的F值7.242,P〈0.05)。结论内毒素耐受时,大剂量LPS和D—GalN能减轻肝脏损害,明显下调CXCR7mRNA和CXCR7蛋白表达,提示CXCR7在内毒素耐受的形成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洪巧王柯尹施春玮董进中林镯卢明芹陈永平
- 关键词:内毒素肝功能衰竭趋化因子受体7
- 重症监护病房脑出血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0例脑出血患者,记录患者的最高血钠和平均血钠值,根据血钠浓度进行分组和分层比较,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与非高钠血症组相比,高钠血症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更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更高,肝功能异常和各类感染的并发症更易发生,且预后更差。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血钠指标与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和预后呈正相关。结论高钠血症与脑出血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高钠血症既是影响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判断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
- 陈国栋樊恒李丹辉董进中朱建华
- 关键词:脑出血高钠血症预后
- 内毒素耐受小鼠脾脏CD11clowCD45RBKgh树突状细胞培养与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离培养内毒素耐受状态小鼠脾脏CDIiclowCD45RBhlghDC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12只体质量为20~25g的健康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0.2mL;内毒素耐受组小鼠以0.1弘g脂多糖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注射5d建立内毒素耐受小鼠模型。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正常对照组和内毒素耐受小鼠脾脏CDIIclowCD45RBhigchD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10和IL-12表达量。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evene法检验方差齐性,方差齐时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T3检验。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CDIIclowCD45RBhighDC浓度为30%,细胞计数为(5.30±0.12)×10。个;内毒素耐受组CDlllowCD45RBhightDC浓度为80%,细胞计数为(1.20±0.13)×i0。个,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1)。两组细胞形态上未见明显差别。内毒素耐受小鼠脾脏CDIIc“”CD45RB“ghDC表面标志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I、CD40、CD80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内毒素耐受组在细胞浓度为i:10、1:50、I:100时细胞增殖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2.49和1.88,均P〈0.01)。内毒素耐受组各浓度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10分泌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3、13.45和9.31,均P〈0.01);IL-12分泌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2、2.74和2.99,均P〈0.05)。结论内毒素耐受小鼠脾脏CDllclowCD45RBhighDC具有较弱的抗原提呈能力及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 施春玮董进中张赛男董培红许烂漫卢明芹陈永平
- 关键词:内毒素类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
- 早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IABP术后患者14例,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术后镇痛,观察记录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氧合指数、B型钠尿肽(BNP)浓度及LVEF较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王志宇李丹辉董进中乐健伟范震朱建华
-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心功能清醒镇静
- 吡格列酮通过调控miR-142-3p/HMGB1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及脾损伤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在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及脾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脓毒症模型组(lipopolysaccharide group,LPS组)和吡格列酮干预组(吡格列酮+LPS组),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吡格列酮干预组为连续吡格列酮60 mg/kg灌胃3 d后腹腔注射LPS,再连续吡格列酮灌胃2 d。分别于6 h、12 h、24 h、48 h取各组小鼠眼眶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的水平。取血后处死小鼠取脾脏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估脾脏病理损伤;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42-3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多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在6 h、12 h、24 h、48 h血清中的IL-6、IL-10、TNF-α及HMGB1均明显升高(均P<0.01),应用吡格列酮干预组促炎因子IL-6和TNF-α在6 h、12 h、24 h、48 h较LPS组下降(均P<0.01),促炎因子HMGB1在12 h、24 h、48 h较LPS组下降(均P<0.01),抑炎因子IL-10在12 h、24 h及48 h较LPS组升高(均P<0.01)。LPS组脾脏脾小结内细胞排列疏松,脾小结结构散乱,可见大量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吡格列酮干预组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有所减少。与LPS组相比,吡格列酮干预组在6 h、12 h、24 h和48 h脾脏中miR-142-3p和PPARγ均较LPS组升高(均P<0.001),脾脏中miR-142-3p和PPARγ存在正相关(r=0.916,P<0.001),而miR-142-3p和HMGB1存在负相关(r=-0.884,P<0.001)。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miR-142-3p来靶向调节HMGB1的表达来减轻�
- 李洁孙敏董进中叶继辉乐健伟王娟娟朱建华
- 关键词:脓毒症吡格列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脾脏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21年
- 目的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相关的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及功能分析,为筛选NSTE-ACS发病机制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选取GSE60993;并通过GEO2R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差异表达基因对应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MCC算法获取具有高度连接性的关键基因。结果通过对NSTE-ACS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共获得32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190个、下调基因137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核糖体、哮喘、抗原处理和呈递、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病毒性心肌炎等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出10个具有高度连接性的关键基因,包括核糖体蛋白S6(RPS6)、X连锁核糖体蛋白S4(RPS4X)、核糖体蛋白L13A(RPL13A)、核糖体蛋白L18(RPL18)、核糖体蛋白L14(RPL14)、核糖体蛋白L24(RPL24)、核糖体蛋白L17(RPL17)、Aurora激酶B(NSA2)、核糖体蛋白37A(RPL37A)、核糖体蛋白S13(RPS13)。结论 NSTE-ACS差异基因可能主要通过核糖体通路、抗原处理和呈递通路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相关信号通路来发挥相关其作用。
- 李丹辉董进中陈国栋朱建华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因芯片生物信息学
- 早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患者的疗效
-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IABP 术后患者14 例,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于IABP 术后的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
- 李丹辉王志宇董进中乐健伟范震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