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凌霄
- 作品数:82 被引量:35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分泌和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mRNA表达及其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及ELISA方法,研究5种不同剂量ST(0.125mg/L,0.25mg/L,0.5mg/L,1mg/L,2mg/L)预处理对小鼠脾细胞直IL-2及IFN-γmRNA表达及其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ST预处理2h均可引起小鼠脾细胞IL-2及法IFN-γ表达的改变,但不同剂量影响不同,小剂量ST处理组(0.125、0.25mg/L)在ST处理后2h,可诱导脾细胞IL-2及IFN-γmRNA的表达;而大剂量ST处理组(1 mg/L、2mg/L)可明显抑制脾细胞IL-2及IFN-γmRNA表达及其相应蛋白的分泌,尤以ST 1mg/L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ST可影响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表达和分泌的改变,较小剂量组(0.125、0.25mg/L)表现为诱导作用,而较大剂量组(1 mg/L、2mg/L),则表现为明显抑制作用。
- 邢凌霄张祥宏李月红严霞王俊灵王凤荣邢凌霄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山莨菪碱对带蒂皮瓣作用的研究
- 邢凌霄
- 关键词:带蒂皮瓣山莨菪碱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血流量
- DON对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BGC-823细胞经100、500、1000μg/LDON处理72h,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其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CM定量检测结果表明,DON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均随DON浓度升高凋亡率相应增加,具有明显量效关系(SGC-7901:r=0.660,P<0.05,n=4;BGC-823:r=0.750,P<0.01,n=4)。FCM、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DON处理后SGC-7901、BGC-823细胞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DON可剂量依赖地诱导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 刘静邢欣邢凌霄周炳娟王俊灵严霞张祥宏
-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SGC-7901细胞BGC-823细胞胃癌
- 赭曲霉毒素A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探讨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A)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HKC,给予不同浓度OA处理24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定量检测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P法)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以及JNK的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p-JNK)。FCM检测结果表明,经OA处理24h,HKC的凋亡率明显升高。SP法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OA处理组HKCcaspase-3的表达以及JNK的磷酸化水平(p-JNK)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但各组间细胞JNK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OA处理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JNK激活以及caspase-3可能参与OA诱导HKC凋亡的过程。
- 崔晋峰邢凌霄李增宁张祥宏丁涛王俊灵严霞
-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JNK
- 我国肿瘤高发区常见饮食污染真菌毒素生物效应的研究
- @@河北省南部太行山区是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研究组对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饮食中的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监测分析,发现当地居民饮食中真菌毒素的污染很严重,均为多种不同...
- 张祥宏谢同欣王凤荣邢凌霄王俊灵严霞申海涛邢欣崔晋峰刘亚玲薛丽英
- 关键词:肿瘤高发区真菌毒素生物效应
- ST诱导的DNA损伤,通过调控Chk1-PLK1的表达影响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
- 目的:探讨Chk1-PLK1的表达在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阻止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进入有丝分裂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定量检测术(FCM)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
- 姜秀娟邢凌霄申海涛张祥宏
- 关键词:杂色曲霉素PLK1CHK1
- 高发区现场胃癌防治综合研究
- 张祥宏薛丽英李月红邢凌霄吕萍等
- 该研究在申请者团队长期现场胃癌防治研究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河北省胃癌高发区实际和胃癌研究前沿方向,深入探讨胃癌高发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水平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癌防治病因学
- 食管鳞状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70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70(HSP27、70)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SP27、70的表达。根据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对比分析HSP27和HSP70在临床病理特征相同、但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不同的两组病例(长期生存组38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短期生存组63例:术后1年内死亡)中的表达情况,判定HSP27、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SP27在10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88.1%(89/101),其中长期生存组总的阳性表达率为94.7%,强阳性表达率为81.6%,均明显高于短期生存组(84.1%和54.0%,P<0.05)。HSP70在101例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96.0%(97/101),其中长期生存组总的阳性表达率和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4%和68.4%,短期生存组分别为95.2%和76.2%,字2检验显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HSP27和HSP70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P27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有关(P<0.01),而HSP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无关(P>0.05)。结论:HSP27是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生物指标之一。HSP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无关。
- 曹富民王小玲张祥宏严霞邢凌霄王俊灵王凤荣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食管鳞状细胞癌LOGISTIC回归模型
- 杂色曲霉素对机体免疫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该研究旨在从不同角度了解ST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可能影响,揭示ST暴露在中国食管癌高发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结论:1.在mRNA水平上,较低浓度ST(ST 0.125、0.25mg/L)处理对IL-2、IFN-γ...
- 邢凌霄
- 关键词:杂色曲霉素脾细胞腹腔巨噬细胞人白细胞抗原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
- 杂色曲霉素灌胃对小鼠外侧隐窝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杂色曲霉素(ST)对小鼠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室管膜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单次ST灌胃,分别于灌胃后1~16d处死动物,用扫描电镜观察外侧隐窝室管膜的结构变化。结果:ST灌胃后1h和2h组外侧隐窝处室管膜的纤毛稀少、粘连、倒伏;4h和8h组纤毛粘连和倒伏更加明显,并出现室管膜细胞的破损和分泌颗粒;16h组纤毛粘连变轻,纤毛数量和形态逐渐恢复到正常,分泌颗粒少见。结论:提示ST对小鼠外侧隐窝室管膜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 郝庆卯张祥宏邢凌霄王俊灵马常升王丽刘贵生严霞王凤荣
- 关键词:杂色曲霉素灌胃超微结构室管膜细胞分泌颗粒第四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