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扬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感染者
  • 4篇病毒
  • 3篇细胞
  • 2篇载量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缺陷病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1篇蛋白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等位基因多态...
  • 1篇毒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机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华大学

作者

  • 4篇郑扬
  • 4篇洪坤学
  • 3篇贾明明
  • 2篇阮玉华
  • 2篇任国良
  • 2篇赵全壁
  • 1篇宋玉国
  • 1篇任莉
  • 1篇胡新韬
  • 1篇刘沙
  • 1篇刘真
  • 1篇高占
  • 1篇毕胜利
  • 1篇赵春红

传媒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我国中部地区HIV感染者HLA Ⅰ类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分析我国中部地区既往采浆HIV感染者HLA Ⅰ类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106例HIV感染者进行HLA Ⅰ类基因分型,分析HLA Ⅰ类等位基因多态性和单元型与血浆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利用ELISPOT技术检测Gag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并分析其与血浆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携带HLA Ⅰ类等位基因纯合子的感染者具有较高的病毒载量(P=0.0098);HLA-A*30、-B*13、-Cw*06、-Cw*14等位基因及A*30/B*13/Cw*06单元型与低病毒载量相关(P=0.0004,0.0103,0.0058,0.0371和0.0006);携带HLA-A*30/B*13/Cw*06单元型的感染者p2p7p1p6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与病毒载量负相关;携带HLA-Cw*14的感染者p17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与病毒载量负相关.结论 我国中部地区既往采浆HIV感染人群HLA-A*30、-B*13、-Cw*06、-Cw*14等位基因及A*30/B*13/Cw*06单元型携带者具有较低的病毒载量,其保护性与Gag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有关.
贾明明洪坤学任国良郑扬郝晓培刘真阮玉华赵全壁邵一鸣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白细胞抗原病毒载量
HIV-1B’亚型及CRF07_BC重组毒株感染者中和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我国主要流行的HIV-1 B’和CRF07_BC重组毒株感染者中和反应特征。方法采用基于Env假病毒的以表达CD4及CCR5/CXCR4的TZM-bl细胞系为靶细胞的中和抗体测定方法,测定40例感染时间在3年左右的HIV-1 CRF07_BC重组毒株感染者及31例感染时间在10年以上的HIV-1 B’亚型毒株感染者血浆对11株包括B(4株)、CRF07_BC(3株)、CRF01_AE(3株)及中和敏感毒株(1株)Env假病毒的中和反应,并分析感染者血浆的中和宽度和中和强度。结果 B’亚型毒株感染者在中和宽度及亚型交叉中和强度方面均高于感染时间相对较短的CRF07_BC重组毒株感染者,B’亚型感染者对CRF01_AE亚型病毒的中和活性显著高于CRF07_BC重组型感染者;而CRF07_BC重组型感染者对同亚型病毒的中和强度则显著高于B’亚型感染者。结论 HIV-1感染者中和抗体宽度以及对异源病毒的中和活性与感染时间正相关,适度的病毒抗原刺激有助于广谱中和活性的产生。
胡新韬洪坤学赵春红郝晓培郑扬任莉阮玉华邵一鸣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假病毒
HIV-1 B’亚型病毒感染者辅助蛋白Vpr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HIV-1 B’亚型病毒感染者针对辅助蛋白Vpr的细胞免疫(CTL)反应特征及其与病毒复制控制的关系。方法利用检测IFN-γ分泌的ELISPOT方法,以覆盖HIV-1 B亚型Vpr蛋白全长的重叠肽段作为刺激抗原检测143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 B’亚型病毒感染者针对Vpr蛋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并分析其与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有16.8%的感染者可以产生针对Vpr蛋白的特异性CTL反应;能识别至少一条Vpr多肽的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低于不能识别Vpr多肽的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91);对VPR-B-3多肽的识别与低病毒载量紧密相关,该多肽可能包含与Vpr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Vpr蛋白区多肽在人群中的识别水平的差异与其序列变异程度有关。结论Vpr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与宿主对病毒复制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Vpr蛋白区所包含的CTL表位进行鉴定并探讨其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可为HIV疫苗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刘沙贾明明郑扬邵一鸣洪坤学
关键词:免疫应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HIV-1感染者CD4^+T细胞受体基因多样性特点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HIV-1感染者CD4^+T细胞受体(TCR)基因的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抗CD4单克隆抗体从25份HIV-1感染者和10份HIV-1阴性对照样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CD4^+T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然后通过逆转录及巢式多聚酶链反应(nested-PCR)对TCR22个vβ基因家族的互补决定区3(CDR3)进行扩增,利用AB13700测序仪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扫描,定量分析HIV-1感染者TCRCDR3区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HIV-1感染者CIM^+T细胞TCRCDR3区平均D(distance)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CR Vβ基因各家族CDR3长度谱型成寡克隆分布,TCRCDR3区的紊乱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494,P〈0.05);HIV-l感染引起TCR多样性的改变不仅表现在不同vβ基因家族上,而且也表现在CDR3长度上,其中感染者VB8、V1322、Vβ23基因家族的变化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V-1感染能引起CD4^+T细胞TCR基因多样性的减少及高斯(Gaussian)分布的破坏,TCRCDR3区的紊乱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
高占任国良宋玉国贾明明郑扬赵全壁邵一鸣毕胜利洪坤学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T细胞受体互补决定区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