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阳 作品数:53 被引量:400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樟芝菌粉挥发性成分的HSGC/MS分析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HSGC/MS法分析不同批次、不同培植方法、不同厂家樟芝中的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2-甲基丙醛为参照物,测定其指纹图谱,并做相似度评价。在台湾普通樟芝菌粉、台湾三萜含量较高樟芝菌粉、樟芝胶囊、椴木栽培樟芝和广东樟芝菌粉中,分别分离鉴定出39种、34种、35种、27种、41种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13种;初步建立了以11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樟芝菌粉HSGC/MS指纹图谱。 陈菲 张奉苏 杨念云 刘训红 侯娅 马阳关键词:挥发性成分 指纹图谱 基于cDNA-AFLP技术分析不同种源和地域太子参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3 2016年 研究不同种源和地域太子参的基因差异表达,分离并鉴定相关差异基因。采用c DNA-AFLP技术分析2个不同种源和地域太子参差异表达基因。筛选6个引物组合进行扩增,从同种源不同地域及同地域不同种源太子参中分别获得44、38条差异表达转录衍生片段(Trivially distributed file system,TDFs),对差异片段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分别得到27、25个TDFs核苷酸序列。经过BLASTX程序比对,分别有19、16个TDFs有其对应的显著同源序列,其中有7、6个TDFs为已知功能的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抵御病虫害、提高植物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本研究为揭示太子参药材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华愉教 耿超 王胜男 刘训红 谷巍 罗益远 刘娟秀 侯娅 马阳关键词:太子参 CDNA-AFLP 差异表达基因 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其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探讨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国内4个主产区太子参药材及其土壤中2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传统产区太子参药材中铁、铝含量远高于栽培基地药材,且对钙有富集作用;相关分析表明,传统产区太子参药材与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显著相关,栽培基地药材与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基本不相关。结论:太子参药材所含无机元素可能与其地道性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为认识太子参的地道性成因提供参考。 邹立思 马阳 王胜男 侯娅 刘训红 兰才武关键词:太子参 无机元素 土壤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分析不同加工方法对太子参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不同加工方法对太子参Pseudostellariae Radix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对20批样品进行测定,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结合Mass数据、软件数据库及相关文献对总离子流图主要分子离子峰进行归属,数据处理用SIM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鉴定出11种化合物;主成分得分图显示,不同加工方法太子参样品间的差异得到明显区分,通过载荷图筛选出差异显著的11种标志物,且这11种标志物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为揭示不同加工方法对太子参代谢产物差异性的影响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侯娅 马阳 邹立思 刘晓 刘训红 罗益远 刘娟秀 兰才武 袁济端关键词:太子参 不同加工方法 GC-MS法分析硫磺熏蒸前后太子参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硫磺熏蒸前后太子参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硫磺熏蒸前后太子参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用GC-MS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数据经预处理后导入SIMCA-P 11.5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硫磺熏蒸前后太子参样品能较为明显的分开;初步筛选并鉴定出硫磺熏蒸前后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20种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11种共有的差异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为揭示硫磺熏蒸对太子参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邹立思 侯娅 马阳 刘训红 罗益远关键词:太子参 挥发性成分 硫磺熏蒸 GC-MS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的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别;用PCA和PLS-DA进行数据处理,找出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的差异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太子参水提物中主要含有氨基酸、核苷、糖、有机酸等17种化学成分,其主成分为精氨酸;4个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中化学成分差异明显,福建柘荣太子参水提物中异丁酰基甘氨酸、鸟嘌呤、腺苷含量较高,贵州施秉太子参水提物中含有较多的尿苷-5'-单磷酸、异麦芽糖,安徽宣城太子参水提物中精氨酸、月桂酸、5-甲基胞苷、谷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江苏句容太子参水提物中含有较多的N-乙酰-5-甲氧基色胺。 侯娅 马阳 邹立思 刘训红 罗益远 刘娟秀 兰才武 袁济端关键词:太子参 水溶性化学成分 基于ICP-MS技术的野生与栽培何首乌无机元素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无机元素的差异。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分析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24种无机元素;数据处理用SIMCA-P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成分得分图显示,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无机元素差异明显,通过载荷图筛选出差异显著的10种无机元素,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10种差异无机元素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结论揭示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无机元素的分布规律,为何首乌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罗益远 刘娟秀 侯娅 刘训红 兰才武 马阳 王胜男关键词:何首乌 野生品 栽培品 无机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不同采收期太子参中13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肼复合质谱(QTRAP UPLC-MS/MS)同时测定太子参中13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分析不同生长期太子参中核苷类成分积累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2.1 mm×150 mm,3μm),以5 mmol·m L-1醋酸铵(B相)-甲醇(A相)为流动相,0.4 m L·min-1梯度洗脱:0~4.5 min,3%~4%A;4.5~8 min,4%~18%A;8~10 min,18%A;10~10.1 min,18%~3%A;10.1~13 min,3%A。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结果 13种核苷类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1 0);加样回收率为95.52%~105.07%。太子参核苷类成分中,以胞苷、尿苷、肌苷、鸟苷、胸苷含量较高;不同生长期太子参核苷类成分含量有所差异,6月中旬含量相对较高。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为探索太子参药材的品质形成机制及确定药材适宜采收期提供依据。 马阳 侯娅 邹立思 徐力 刘训红 兰才武 罗益远 刘娟秀关键词:太子参 核苷类 胞苷 采收期 UPLC-ESI-TOF MS/MS分析太子参中环肽类成分 被引量:27 2013年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ESI-TOF MS/MS)分析太子参中环肽类成分的方法。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太子参中11种环肽类成分。通过信息关联采集(IDA)模式,运用动态背景扣除(DBS),消除背景离子干扰,在获得11种环肽类成分MS/MS图谱的同时,也得到其精确的分子质量信息。 傅兴圣 邹立思 刘训红 居文政 马阳 侯娅 李艳蓉关键词:太子参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何首乌中7种指标成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建立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MEKC-DAD)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及商品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儿茶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选择胶束电动毛细管分离模式,用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75μm×64.5 cm,有效长度56 cm)作为分离通道;背景电解质溶液:25 mmol·L-1硼砂-30 mmol·L-1SDS-10%乙腈(p H 9.60);检测波长:254 nm;运行电压:25 k V;运行温度:24℃;压力进样:25 k Pa,5 s。结果何首乌中7种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加样回收率为99.164%~101.504%。用此法测定何首乌中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为何首乌商品药材或饮片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罗益远 刘娟秀 刘训红 兰才武 侯娅 马阳 王胜男 蔡宝昌关键词:何首乌 二苯乙烯苷 蒽醌 儿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