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平
- 作品数:31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广东省数字化地磁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 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范围在东经107°~120°、北纬18°~26.1°,地域上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湖南、及江西南部,这是我国华南地震活动相对比较频繁的地带。广东省在全国范围来说不属于地震多发和强震活跃地区,但就东南...
- 刘吉平
- 关键词:地震预报转换函数加卸载响应比地磁资料
- 基于地壳三维P波速度及b值的新丰江地区地震危险性研究
- 叶秀薇黄元敏刘吉平王小娜
- 广东形变观测台网垂直摆倾斜仪同震响应特征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广东区域中小地震及中远强震的同震响应,统计分析2014年汕头、韶关、信宜地震台垂直摆倾斜仪记录的同震响应,发现除同震响应振幅与震级、震中距的关系符合一般规律外,3台仪器对不同区域、不同震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具有不同特点和敏感性。
- 钟天任严兴刘吉平刘锦陈贵美
- 关键词:同震响应
- 新丰江深井地电阻率钻孔施工干扰判定被引量:2
- 2016年
- 2015年5月15日河源市东源县3.2级地震前,新丰江和平地电台地电阻率测值出现大幅度下降变化,对自然环境、观测系统,特别是场地环境进行分析,认为该地电阻率变化由测区内钻孔施工干扰所致,非地震前兆异常。
- 刘吉平严兴陈智群刘东辉
- 关键词:地电阻率钻孔施工地震前兆台网
-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在广东省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选取广东省数字化地磁观测以来的地磁资料和一定震中距的显著地震事件,计算地震前1~2年的地磁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结果显示,显著地震前1个月至1年不等,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值有明显超经验阈值2.8的现象。
- 刘吉平
- 关键词: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
- 2018年台湾海峡6.2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及应力状态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对2018年台湾海峡6.2级地震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小震震源机制解、地震视应力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了6.2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及应力状态特征,结合大陆和台湾岛GPS测量资料的分析,探讨岛陆两地相对运动对区域应力场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震前5年起上述区域地震活动明显由弱转强,中小地震及震群活动由海域逐步向粤闽赣湘交界广泛扩散,表明地震活动增强可能是较大范围应力场增强所致;(2)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的分析表明,区域应力场呈现拉张(震前15年)-挤压(震前5年)-拉张(震前半年)的演化特征;地震视应力计算结果同样显示震前5年开始区域应力水平快速大幅上升并持续至临震前半年转为下降;(3)GPS基线长期观测表明台湾岛相对大陆存在年度"分离-相聚"交替运动,6.2级地震前两岸经历了"分离-相聚-分离"2次明显的倒转运动,运动方式倒转时间与应力场及地震活动变化存在准同步性.分析认为台湾海峡及粤闽赣湘交界等区域应力状态及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制于两岸相对运动方式,台湾岛震前持续近5年朝大陆挤压造成区域应力持续增强可能是导致6.2级地震以剪切破裂方式发生的直接因素.菲律宾海板块位于台湾岛东部的动力触角作用可能是造成台湾岛相对大陆往返运动最主要的驱动力.
- 刘特培谭争光李晓慧杨选刘吉平邓志辉
-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构造应力场地震视应力
- 粤东地区跨断层气体测量及分析
- 2011年
- 在粤东地区分别选取位于榕江断裂的玉湖场地、位于博美-潮安-三饶断裂的广太场地、位于黄岗水断裂的饶平场地,进行断层气体测量。得到氡含量的数据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得到粤东地区氡气背景值在50~80 Bq/L左右,饶平场地的汞背景值在35 ng/m3左右,推测出广太场地和饶平场地内两条断裂穿过的位置。
- 刘吉平黄元敏杨马陵郭良田吴华平何璟琳
- 关键词:断层气氡断层
- 和平地电台深孔地电阻率异常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对近两年河源发生的几次地震的地电阻率测值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和平地电台的深孔地电阻率测值不同于大多数观测台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表现为正常时期长趋势下降,地震前转平或上升。对此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是电极极化及震前导电离子上涌所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此进行印证。
- 严兴邓志辉刘吉平
- 关键词:有限元数值模拟
- 基于GNSS观测的阳江地区形变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地壳形变监测与分析是研究区域构造活动性的重要手段。利用阳江地区GNSS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各GNSS站点速度场、站点间基线时间序列及区域应变率场的数据;根据获取的阳江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状态,综合研究了阳江地区地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阳江地区各GNSS站点水平运动方向都为东南向,与华南块体运动方向一致;东北部站点运动速率大于西南部站点,显示北西向断层右旋剪切运动特征;不同方向GNSS基线都以缩短为主,量值较小,无明显突变,说明该区域目前处于应力积累状态;面应变总体不大,从东向西减小,剪切应变在西南部和东部地区较高,而其它地区较低,高值与低值的陡变带则可能是地震孕育区。
- 谭争光邓志辉邓志辉刘吉平王小娜
- 关键词:GNSS时间序列形变特征
- 2004年阳江4.9级地震破裂方位角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在一维有限移动震源模式下,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利用s波或P波拐角频率的方向性来确定地震破裂面的方法,计算了2003年11月-2005年10月阳江地区13次ML≥2.5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结果显示:利用s波、P波拐角频率得到的2004年9月阳江4.9级地震破裂方位角分别为167°和166°,地震序列以NNW为主要破裂方向。
- 叶秀薇闻则刚邱奕超杨马陵刘吉平
-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多普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