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文豪

作品数:13 被引量:267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农村
  • 4篇农业
  • 4篇金融
  • 3篇县域
  • 3篇计算机
  • 3篇非农
  • 2篇新型农村金融
  • 2篇新型农村金融...
  • 2篇特征提取
  • 2篇农村金融
  • 2篇农村金融机构
  • 2篇农民
  • 2篇乡村
  • 2篇金融机构
  • 2篇返乡
  • 2篇返乡创业
  • 1篇新型农业
  • 1篇信贷
  • 1篇休闲
  • 1篇休闲农业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3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密歇根州立大...
  • 1篇埃克塞特大学

作者

  • 12篇宋文豪
  • 8篇黄祖辉
  • 4篇叶春辉
  • 1篇胡伟斌
  • 1篇史新杰

传媒

  • 2篇中国农村经济
  • 2篇信息技术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经济学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农村经济
  • 1篇金融研究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迁移式扶贫的经济社会评价:研究与讨论被引量:1
2023年
迁移式扶贫作为缓解和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减贫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现有文献主要以各国典型的迁移式扶贫项目为评价对象,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不同视角对迁移式扶贫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迁移式扶贫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也有少数结果表明迁移式扶贫产生了消极影响。迁移式扶贫的经济社会效益评价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现有研究仍存在不足,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应积极开展搬迁农户规模性返贫风险评估;二是应增加对移民迁出区和未搬迁农户的关注;三是应深化对迁移式扶贫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研究;四是应深入探索迁移式扶贫项目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理论机制;五是应积极开展迁移式扶贫经济社会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
黄祖辉宋文豪金松青
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立的影响与机理——来自中国1845个县域的经验证据被引量:43
2023年
在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下简称“新型主体”)创立之间的关系,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4—2020年中国27个省份1845个县的面板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新型主体创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创立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该结论在控制地区—时间交互固定效应、以“FIGI中国项目”试点构建DID模型等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2)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通过提高农民正规信贷可得性直接促进新型主体创立,还可以通过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间接促进新型主体创立。(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对新型主体创立均具有促进作用;相较于大中型新型主体,小微型新型主体更加受益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主体创立的影响存在县域异质性,地形起伏度小的县强于地形起伏度大的县。本文为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主体创立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稳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黄祖辉宋文豪叶春辉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富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支农作用了吗--来自中国1806个县域的证据
2025年
作为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核心产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使用2000-2021年中国1806个县的面板数据,探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增长。分机构类型来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增长,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尚未对农业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从区域层面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业增长的促进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资金可得性,进而促进资本生产要素替代加快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终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增长。
宋文豪黄祖辉李夏欣叶春辉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业增长
基于图像的计算机物体识别研究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物体识别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机器视觉中的一个热门领域。针对同一物体在不同视角下表现出来的特征存在差异的问题,本文选用物体图像的形状特征作为区分不同物体的判别依据,以不同视角下获取的物体...
宋文豪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特征提取模板图像
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县域经济增长效应——基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考察被引量:126
2022年
引导“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既是解决农民出路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返乡创业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8年中国27个省份1864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机理。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效应主要体现在外出农民工较多的中西部地区,且政策尚未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集聚、带动就业和优化结构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本文的发现不仅为政府进一步支持返乡创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而且为“回流式”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黄祖辉宋文豪叶春辉胡伟斌
关键词: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县域经济增长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农业信贷的影响——基于大样本微观农户的实证研究
2025年
农户能否获得信贷资金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也决定着我国农业增长的速度和方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标志性产物,其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提升农户农业信贷可得性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结合农村金融机构数据和县域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农业正规信贷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农户获得农业正规信贷的概率。机构异质性分析显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农户获得农业正规信贷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效果不明显。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业正规信贷获得的促进效果在低物质资本、低人力资本、低社会资本以及中西部地区农户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还会降低农户通过非正规渠道借款的概率。本文研究对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缩小农村内部贫富差距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宋文豪黄祖辉李夏欣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
自由变形与脊线计算
自由变形及脊线计算研究是计算机图形学里最基本的方向,也是图形学里的研究热点。自由变形在计算机三维建模,计算机动画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而脊线计算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里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对物体特征进行识别,可以做一些基于物体...
宋文豪
关键词:八叉树参数曲面计算机图形学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了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被引量:66
2022年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驱动力。借助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5—2018年中国816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会导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3.04%,尤其在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越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政策的增收效应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强;此外,作用机理检验表明,提高乡村非农就业水平和增加农业技术采用是示范县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中介机制。
黄祖辉宋文豪成威松李夏欣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民增收非农就业农业技术推广
返乡创业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县的经验证据
2025年
优化城乡之间要素资源配置,对于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图探讨返乡创业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将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21年1225个县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该政策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相较于非试点县,该政策的实施使得试点县的城乡收入差距降低8.88%。机制分析表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该政策不仅可以提高县域内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也有利于提高其农业经营收入。本文结论为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返乡创业试点政策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政策启示。
史新杰崔柳宋文豪黄祖辉
关键词:返乡创业城乡收入差距非农收入
基于传声器阵列的声源定位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基于时延估计(Time Delay Estimation,TDE)的声源定位技术,估计出目标声源到达不同麦克风阵元间的时间差,并结合平面五元十字阵的几何定位模型算法确定了声源位置。针对目前基于传声器阵列声源定位系统定位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定位算法,利用组合传声器阵列阵元相互之间几何位置关系,即通过多个传声器,多方向估计,多个阵列之间综合考虑,确定具有较高精度的声源位置。
霍静茹宋文豪
关键词:声源定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