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
- 作品数:48 被引量:2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中文文本熟悉性在词切分和词汇识别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基于E-Z读者模型和中文阅读的整合模型,词切分和词汇识别是否属于交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存在争议。通过转换阅读方向来操纵文本熟悉性,研究其在词切分和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中文文本熟悉性和词间空格促进作用之间的权衡。使用Eyelink 1000记录40名大学生在中文阅读中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词间空格对中文阅读的促进作用在阅读训练后消失,表明中文阅读中文本熟悉性和词间空格的促进作用之间存在权衡。实验2操纵文本熟悉性和词频来探究文本熟悉性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文本熟悉性和词频在早期指标上的交互作用;阅读训练和词频不存在交互作用,表明文本熟悉性影响词汇识别的早期加工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中文阅读的词切分和词汇识别可能是顺序加工,支持E-Z读者模型。
- 陈茗静王永胜赵冰洁李馨白学军
- 关键词:词频词汇识别
-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中的眼跳定位缺陷:基于新词学习的实验证据被引量:9
- 2019年
- 通过与生理年龄匹配儿童比较新词重复学习中眼跳定位模式变化的异同,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学习中的眼跳定位是否存在缺陷。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生理年龄匹配儿童为被试,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结果发现:(1)与生理年龄匹配组相比,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跳入新词的眼跳距离较短、首次注视落点位置更靠近词首;(2)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利用学习次数调节新词眼跳定位模式的能力高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即随着新词学习次数的增加,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跳入和跳出新词的眼跳距离随之增长,首次注视落点位置更靠近词中心;相比之下,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仅在跳出新词的眼跳距离上有所增长,但增加幅度也显著小于生理年龄匹配组。结果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学习中的眼跳定位,及利用学习次数对眼跳定位的调节上均表现出一定缺陷。
- 梁菲菲马杰李馨连坤予谭珂白学军
- 关键词:发展性阅读障碍中文阅读
- 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发展的调查研究
- 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在获得成功后或遇到失败时所采取的策略,本研究目的是重点探讨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发展特点及状况。采用匈牙利科学院心理研究所Mart Fulop...
- 白学军王丽红李馨臧传利阎国利石凤妍
-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快速命名缺陷:副中央凹预视效益小和负荷代价大之争被引量:3
- 2019年
- 关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快速命名缺陷存在两种理论争论:副中央凹预视效益小和副中央凹负荷代价大。本研究采用修订的汉字快速命名范式,操纵副中央凹预视和负荷两个变量,记录阅读障碍、年龄匹配以及能力匹配儿童的眼动轨迹,区分两种理论争论。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在副中央凹预视效益量上小于年龄匹配组,但在负荷代价上并无显著差异。结果支持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快速命名缺陷源于副中央凹预视效益小,而非负荷代价大的观点。
- 李馨王雯梁菲菲马杰杨宇连坤予张明哲白学军
- 关键词: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
-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及其改善被引量:16
- 2019年
- 本研究通过比较重复学习新词时个体眼动模式的变化,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及改善途径。实验1以发展性阅读障碍、生理年龄和阅读能力匹配儿童为被试,采用重复学习新词的范式,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与匹配组相比,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上需要更多的语境才出现显著下降,且在总注视时间上表现出更缓慢的下降。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慢于正常儿童。实验2以词间空格和正常无空格两种文本呈现方式,仍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探讨词间空格是否能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在词间空格条件下,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可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表明作为视觉词切分线索的词间空格,可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本研究结果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新词习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白学军马杰李馨连坤予谭珂杨宇梁菲菲
- 关键词:发展性阅读障碍中文阅读
-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全国采样调查报告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对全国六大行政区域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386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我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整体发展状态良好;(2)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段、城乡来源和受教育程度差异;(3)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各维度的发展趋势与整体趋势基本相似,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 刘旭白学军李馨郝嘉佳
-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中国成年人
- 阅读伴随词汇学习的词切分:首、尾词素位置概率的不同作用被引量:3
- 2024年
- 本研究通过两个平行实验,探讨重复学习新词时首、尾词素位置概率信息作用于词切分的变化模式。采用阅读伴随词汇学习范式,将双字假词作为新词,实验1操纵首词素位置概率高低,保证尾词素相同;实验2操纵尾词素位置概率高低,保证首词素相同。采用眼动仪记录大学生阅读时的眼动轨迹。结果显示:(1)首、尾词素位置概率信息的词切分作用随新词在阅读中学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变小,表现出“熟悉性效应”。(2)首词素位置概率信息的“熟悉性效应”表现在回视路径时间、总注视次数两个相对晚期的眼动指标,而尾词素位置概率信息的“熟悉性效应”则从凝视时间开始,到回视路径时间,再持续到总注视时间。结果表明首、尾词素的位置概率信息均作用于阅读伴随词汇学习的词切分,但首词素的作用时程更长,更稳定,支持了首词素在双字词加工中具有优势的观点。
- 梁菲菲冯琳琳刘瑛李馨李馨
- 关键词:中文阅读
- 空格在文本阅读中的作用被引量:14
- 2010年
- 本文总结空格在文本阅读中作用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删除或替代有空格文本中的空格,对阅读产生的干扰作用;(2)在无空格的文本中插入空格,对阅读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空格在汉语阅读中的作用受被试阅读经验、阅读方式和空格大小等因素影响;(3)被试母语和第二语言呈现方式的一致性会影响空格在第二语言阅读中的作用;(4)今后应结合眼动控制理论,从注视点落点位置和熟悉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 李馨白学军闫国利臧传丽梁菲菲
- 关键词:空格文本阅读词汇识别眼动
- 汉语阅读中助词切分粘着性的发展研究
- 2020年
- 采用词切分任务,以小学二、四、六年级儿童和大学生共902人为被试,从发展视角探讨了助词切分的左侧粘着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各年级被试均表现出显著的左侧粘着,且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2)当助词左邻副词、动词时,左侧粘着在小学二年级就已出现,并随年级增长而上升;但当助词左邻名词、形容词时,在整个小学阶段未出现左侧粘着。表明助词切分的左侧粘着既受读者阅读水平,又受左侧词词性的调节。
- 白学军贺斐武浩李馨梁菲菲
- 关键词:汉语阅读粘着性小学生
- 双字词整词加工与词素加工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8年
- 为探讨整词与词素加工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实验1操纵了目标词的词频(高频、低频)和目标词首字字频(高频、低频);实验2操纵了目标词的词频(高频、低频)和尾字字频(高频、低频)。结果发现:首字字频不影响眼跳目标选择。尾字字频影响眼跳目标选择,当目标词为低频词时,高频尾字条件下从前目标词到目标词的眼跳长度显著地短于低频字条件;当目标词向前眼跳从尾字发出且目标词为低频词时,高频尾字下的眼跳长度显著地长于低频条件。词频影响眼跳目标选择,高频词条件下跳进和跳出目标词的眼跳长度均长于低频词条件。结果表明整词与尾字词素的加工负荷影响随后的眼跳计划,加工负荷越低随后所计划的眼跳长度越长,尾字词素的加工受整词加工的调节,整词与词素加工以混合表征的方式影响眼动控制。
- 赵冰洁王永胜陈茗静李馨闫国利白学军
- 关键词:汉语阅读词汇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