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琅琳

作品数:35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会议论文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9篇电针
  • 18篇缺血
  • 17篇心肌
  • 17篇心肌缺血
  • 17篇经穴
  • 14篇不同频率电针
  • 9篇缺血大鼠
  • 9篇内关
  • 8篇血流
  • 7篇低频电
  • 7篇低频电针
  • 7篇脏腑
  • 7篇脏腑相关
  • 7篇经穴-脏腑相...
  • 7篇高频电
  • 7篇高频电针
  • 6篇电针内关
  • 6篇动物
  • 6篇动物实验
  • 6篇动物实验研究

机构

  • 3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市妇幼保...

作者

  • 35篇胡琅琳
  • 34篇嵇波
  • 31篇李晓泓
  • 27篇李志刚
  • 25篇张露芬
  • 20篇丁娜
  • 12篇张鹤
  • 12篇许咏思
  • 11篇宋艳
  • 6篇孙志芳
  • 5篇朱江
  • 4篇朱世鹏
  • 1篇沈小雨
  • 1篇杨佳敏
  • 1篇赵国桢

传媒

  • 6篇第三届国际针...
  • 5篇第四届中医药...
  • 3篇微循环学杂志
  • 3篇中医药学报
  • 2篇心脏杂志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针灸甲乙经...

年份

  • 1篇2014
  • 21篇2013
  • 13篇201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穴皮肤电阻特性的研究情况分析
系统整理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国内外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经穴皮肤低电阻是腧穴电学特性之一,表现为生理状态下经穴低电阻具有节律性,左右对称性,疾病会破坏这种平衡,通过针灸治疗可到达新的平衡.目前64电极经穴电阻测量仪的开发...
嵇波胡琅琳李志刚李晓泓张露芬许咏思张鹤宋艳
关键词:皮肤电阻经穴电阻特性
20世纪90年代基于经穴-脏腑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以经穴与脏腑间存在相对的特异性联系为出发点,查阅1990年~1999年CNKI数据库文献和近10年Pubmed数据库,系统分析基于正常或疾病动物的经穴与脏腑相关性的研究情况。发现此时期基于动物的经穴-脏腑相关性研究,已借助形态学、神经放电、肌肉放电、组织生化等现代实验技术和方法,探讨了针刺对脏腑功能活动调节的神经传导途径、针刺对脏腑功能活动的调节和经脉线上物质的变化等,证明了经穴-脏腑相关的特异效应,此效应与外周神经、中枢神经、心肌组织生化和经脉线上物质等有关,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嵇波张露芬李晓泓李志刚胡琅琳朱江
关键词:经穴-脏腑相关经络经穴
皮肤血流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分析
目的:系统分析皮肤血流检测技术发展历程、检测方法、原理、形成机制、影响因素。方法:查阅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有关皮肤血流的古今中外实验与临床研究文献。结果:90年代以前人们多用不同倍数显微镜观察甲皱微循环变化来评价脏器功...
胡琅琳嵇波李晓泓张露芬丁娜李志刚
关键词:皮肤血流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甲皱微循环
针灸对皮肤血流影响的研究情况述评
目的:分析针灸对甲皱微循环和(经穴)皮肤血流量变化影响的研究情况. 方法:系统查阅70年代至今的有关针灸与甲皱微循环、或针灸与皮肤血流的国内外临床与动物研究文献. 结果:70-80年代,人们在临床上主...
胡琅琳嵇波李志刚李晓泓张露芬丁娜
关键词:针刺疗法甲皱微循环血流量
文献传递
经穴皮肤电阻特性的研究情况分析
系统整理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国内外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经穴皮肤低电阻是腧穴电学特性之一,表现为生理状态下经穴低电阻具有节律性,左右对称性,疾病会破坏这种平衡,通过针灸治疗可到达新的平衡。目前64电极经穴电阻测量仪的开发...
嵇波胡琅琳李志刚李晓泓张露芬许咏思张鹤宋艳
关键词:皮肤电阻经穴电阻特性
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大鼠经穴NE含量的变化及不同频率电针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后,经穴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含量的特异性变化及不同频率电针"内关"穴在保护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经穴...
嵇波李晓泓丁娜胡琅琳张露芬李志刚朱江
关键词:低频电针高频电针去甲肾上腺素
文献传递
寒凝血瘀证痛经大鼠模型制备和评价方法述评被引量:28
2013年
由于痛经发病率高,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常为人们所关注。本文旨在探寻和分析寒凝血瘀证痛经大鼠模型制备和评价方法。本文对近20年寒凝血瘀证和寒凝血瘀证痛经模型建立和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回顾,包括实验动物的选择、致冷的方法、寒凝血瘀证痛经大鼠的制备方法、评价寒凝血瘀证及寒凝瘀血证痛经的常用指标。随着中医的量化指标越来越受重视,寒凝血瘀证和寒凝血瘀证痛经模型的制备方法及评价指标已有很大的进步,模型制备已结合中医理论特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此可以为寒凝血瘀证痛经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等研究奠定基础。
许咏思嵇波胡琅琳张鹤宋艳沈小雨杨佳敏张露芬李晓泓朱江
关键词:寒凝血瘀痛经
不同频率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血流量的影响
目的:观测大鼠心肌缺血后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及高频和低频电针对其影响的规律. 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只穿线不结扎,将18只心肌缺血模型成功大鼠平均分在模...
嵇波胡琅琳丁娜李晓泓李志刚张露芬许咏思张鹤宋艳
关键词:皮肤血流量电针内关心肌缺血
不同频率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测心肌缺血后大鼠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穴区皮肤血流量变化及高频和低频电针对其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6只,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6只,只穿线不结扎);采用穿线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18只),6只留作模型组,另12只分别进行高频电针刺激(高频电针组,6只)和低频电针刺激(低频电针组,6只),电针穴位分别为双前肢"内关",电针时间20min。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0min检测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后即刻、10min、30min检测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相关经穴左"内关"、"郄门"和非相关经穴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量,分析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电针后不同时间各穴区血流量变化及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的差异。结果: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较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量较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电针后不同时间"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分别显著下降,尤以低频电针组下降更明显(P<0.01);"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量以低频电针组电针后10min显著增加(P<0.05)。各组间"郄门"穴区皮肤血流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较高,"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量较低,低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可明显降低"内关"穴区和升高"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量,可能对缺血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胡琅琳嵇波丁娜李晓泓张露芬李志刚许咏思张鹤宋艳
关键词:皮肤血流量电针内关心肌缺血
20世纪80年代基于经穴-脏腑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情况分析
本文以经脉穴位与脏腑间存在相对特异性联系的理论为出发点,查阅1980年-1989年CNKI数据库文献和近10年Pubmed数据库,系统分析基于正常或疾病动物的经穴与脏腑器官相关性的研究情况。发现此时期基于动物的经穴脏腑相...
嵇波李志刚张露芬李晓泓胡琅琳
关键词:经穴-脏腑相关经络经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