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济宁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螺钉骨水泥处理TKA胫骨大量骨缺损的效果分析--一种最具性价比的方式
- 目的:临床报道认为螺钉骨水泥可以用于轻度的胫骨缺损,也有很多研究坚持认为螺钉骨水泥不能用于超过5mm的骨缺损。本研究探讨螺钉骨水泥处理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大面积胫骨骨缺损的疗效。
- 王国栋张元民赵晓伟孔颖牛帅帅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骨缺损螺钉骨水泥
- 股骨柄假体联合股骨转子下横形截骨治疗CroweⅣ型成人DDH
- 2025年
- 目的探讨应用Wagner Cone生物型股骨柄假体联合转子下横行截骨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20髋)CroweⅣ型DDH患者资料,其中女13例(17髋),男2例(3髋);年龄32~67岁,平均(51.7±10.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髋关节Hardinge入路,选择股骨小转子下横行截骨技术结合Wagner Cone生物型股骨柄假体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患者临床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收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长度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随访期间观察截骨处的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7~36个月,平均(19.7±8.7)个月。手术时间72~235 min,平均(142.2±44.1)min;术中出血量为200~1800 mL。术后即刻X线片示股骨柄与髓腔均紧密压配,假体髓腔填充良好。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49.9±6.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1.1±2.7)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由术前(5.1±1.0)分改善至术后(1.6±0.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不等长相差(0.4±0.3)cm,与术前(4.0±0.6)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截骨端不愈合患者1例,无感染、神经损伤和假体松动、下沉患者。结论Wagner Cone生物型股骨柄联合转子下横形截骨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能获得满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少,可有效平衡双下肢长度,减轻患者髋关节疼痛,并且能简化手术流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牛聪刘庆宽张元民孔颖王承群张玉革李慧敏
-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
-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 目的:比较了骨水泥与生物型假体半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07~2015.12 股骨颈骨折行半髋置换患者760例,均行前外侧入路;匹配先前文献报道可能影响半髋置换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的...
- 王国栋赵晓伟张元民孔颖马龙飞牛帅帅王承群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相关原因浅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相关的主要原因。方法分析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相关的主要原因。结果造成早期(术后5年以内)翻修的32例中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导致复发性脱位12例,手术调整髋臼假体位置;髋臼假体松动11例,翻修髋臼和(或)股骨假体;术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例,行骨折复位固定;股骨头磨损髋臼3例,行全髋翻修;感染2例,行二期手术翻修。造成晚期(术后5年以上)翻修的36例中股骨头磨损髋臼13例,行全髋翻修;髋臼假体松动12例,翻修髋臼和(或)股骨假体;术后晚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7例,行骨折复位固定;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导致复发性脱位4例,手术调整髋臼假体位置;行二期手术翻修。两组术前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早期(术后5年以内)翻修主要因为髋臼假体选择、处理及安放技术不当;造成晚期(术后5年以上)主要因为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
- 王雷刘庆宽张元民王秀美孔颖段国庆
- 关键词: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
- 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后的首次翻修被引量:5
- 2014年
-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可由多种因素引起,需要进行翻修手术治疗。国内关于前交叉韧带翻修的报道较少。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后行翻修治疗的主要原因、适应证、方法及效果。方法: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失稳需要接受翻修患者30例,均在关节镜下行探查与翻修治疗。翻修后应用KT-2000、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标准(IKDC)、Lysholm及Tegner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中,初次手术选用自体骨-髌腱-骨移植物9例,自体半腱股薄肌腱14例,同种异体腘绳肌腱7例,翻修原因上、下两端骨道均偏前8例,上骨道偏前12例,下骨道偏前8例,其中1例合并关节强直;自体骨-髌腱-骨重建固定上骨道内骨块的挤压螺钉位置异常1例;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撕脱骨折未予修复1例。翻修术中重建的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和吸收12例,韧带有部分连接但已明显松弛失张力18例。无骨道骨质严重缺损,均一期行前交叉韧带翻修手术,重建移植物采用同侧腘绳肌腱(STG)10例,对侧腘绳肌腱14例,人工韧带6例。前交叉韧带翻修后KT-2000检查膝关节屈曲90°和30°平均差值,以及IKDC、Tegner和Lysholm评分均较翻修前有明显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失败的原因较多,但主要与手术骨道位置异常、固定失效、复合韧带损伤处理不当、关节强直等有关。前交叉韧带翻修后膝关节的主观功能和客观稳定性可获得明显改善。
- 孔颖王国栋张元民赵晓伟张玉革
- 关键词:自体骨-髌腱-骨人工韧带
- 膝外翻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
- 目的:探讨膝外翻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年龄在52—84岁之间(平均72岁)的52例女性和16例男性膝外翻畸形患者由一名资深外科医师行初次TKA.在全部68膝中,分别有38、24和 6例为Ⅰ型...
- 王国栋张元民赵晓伟孔颖牛帅帅马龙飞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外翻
- 精神性合并症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
- 目的:前期一些研究发现,首次全膝关节置换(TKA) 手术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与患者的器质性合并症有相关性。然而,具体哪些合并症与术后疼痛相关仍不明确。明确精神性疾病(焦虑和抑郁)作为合并症,是否与初次TKA 手术后患者...
- 王国栋孔颖牛帅帅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疼痛抑郁
- 影响骨巨细胞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 张元民高璐王国栋赵晓伟谢士成王雷段国庆隋金颇李炳亮孔颖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复发
-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及风险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自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关节科实施的 532 例(463 位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分析术后异位骨化及骨...
- 王国栋张元民孔颖牛帅帅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异位骨化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 利伐沙班对初次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及输血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通过与低分子肝素钙比较,分析利伐沙班对初次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隐性失血及输血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月初次行TKA的90例单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术后12 h开始对其中45例给予利伐沙班10 mg/d(试验组),另外45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 mL/d(对照组),共14 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关节活动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92.32±23.13)min,对照组为(89.81±18.6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79)。试验组和对照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40.18±14.85)、(34.04±12.9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0);显性失血量分别为(30.60±2.89)、(28.85±8.10)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P=0.17)。术后试验组输血率为73.33%(33/45),对照组为55.56%(2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0,P=0.08)。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输血量分别为(1.44±1.09)(、1.06±1.17)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P=0.11)。术后试验组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对照组1例出现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出现无症状性肌间静脉血栓形成,试验组无下肢深、浅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结论初次行TKA术后应用利伐沙班会影响患者隐性失血,增加术后失血量及输血率,需在抗凝治疗同时密切关注血红蛋白变化,及时补充血容量。
- 王国栋张元民赵晓伟张玉革王雷孔颖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