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 作品数:110 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CFL2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CFL2基因是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研究发现,CFL2基因主要在哺乳动物的骨骼肌和心肌中表达,在肌肉组织肌原纤维发生和解聚过程中调节肌动蛋白的转换,对维持肌肉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CFL2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及其在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以及家畜经济性状(生长性状和肉质性状)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家畜养殖的经济效益以及育种改良寻求有效途径。
- 赵拴平贾玉堂徐磊金海
- 关键词: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家畜养殖育种改良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被引量:14
- 2022年
- 文章介绍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服务全省农业发展的工作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科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加强科技成果积累、改进科技服务模式、争取多方经费支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科技服务工作的建议,旨在为农业科研单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 王庆李东平徐磊田文楠
-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服务模式科技特派员
- 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启示与思考被引量:3
- 2016年
- 建设农业示范园区是实现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从科学编制农业园区规划的角度,重点阐述了园区加强协同创新功能设计的必要性,对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经营主体、产业链构建与科技创新协同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的深入思考,以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者们参考。截止2015年底,安徽省在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5个。
- 余庆来赵宏远李东平徐宏徐磊
- 关键词:农业示范园区协同创新产业链园区建设园区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园
- 安徽新安江水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研究
- 2024年
- 试验旨在分析安徽省黄山市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新安江水牛群体的分子遗传特性,探究其母系起源与遗传多样性。利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测定28头新安江水牛的mtDNA D-Loop序列,下载GenBank数据库中24个中国水牛群体的693条D-Loop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发生树和Media-joining网络,探索不同水牛群体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28头新安江水牛的mtDNA D-Loop序列共有117个变异位点,构成25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样性为0.02602±0.00303,单倍型多样性为0.989±0.014。新安江水牛群体的变异性水平与中国其他水牛群体接近。N-J系统进化树显示,新安江水牛25个单倍型分为A、B两个支系,具有A支系和B支系2个母系来源,其中A支系占据主导地位。Media-joining进化网络显示,中国水牛主要为沼泽型水牛,分为沼泽型水牛A支系和B支系,B支系又分为b1亚支系和b2亚支系。综上,新安江水牛群体变异水平与中国其他地方水牛群体接近,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且新安江水牛属于沼泽型水牛,具有2个线粒体母系来源,与我国其他地方水牛群体具有一定的遗传距离。
- 赵拴平金海刘峻李永胜金磊李倩徐磊贾玉堂
- 关键词:水牛线粒体DNA单倍型
- 牛PLAG1基因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以安徽大别山牛为试验群体,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技术检测PLAG1基因的多态性,并探讨其多态性对大别山牛生长性状的影响,为大别山牛体尺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在线软件分析牛PLAG1基因的结构特性,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利用SPSS软件探索PLAG1基因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群体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牛PLAG1基因编码蛋白质前体结构包含有6个ZnF_C2H2区域和4个low complexity区域,PLAG1基因第1内含子区检测到1个19-bp Indel位点,3’UTR区检测到1个变异位点g.48316C>T,二者均属于中度多态(0.25T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且CT基因型个体的胸围显著优于TT基因型个体和CC基因型个体(P<0.05)。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牛PLAG1基因的多态性与其体尺性状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大别山牛体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候选基因之一。
- 赵拴平金海徐磊吴娟贾玉堂
- 关键词:生长性状
- 皖南牛种质资源特性和杂交改良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皖南牛的种质资源特性,探讨其杂交利用效果。[方法]对皖南牛和和-皖杂交F1代牛进行了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性状测定。[结果]皖南牛和和-皖杂交F1代牛公母牛在0~6月龄、12~24月龄时是体重增长高峰期,利用日本和牛对皖南牛进行杂交改良,可显著改善其个体小、生长慢等不足,杂交优势明显。[结论]皖南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牛之一,具有独特的遗传发育特性,亟需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且杂交改良可能是提高其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 赵拴平金海徐磊吴娟李默贾玉堂
- 关键词:种质资源特性杂交利用
- 不同剂量的复合酶制剂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为了研究精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牛育肥效果、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择30头平均体重为329.9kg的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为三个处理组,进行91天的饲养试验。组一、组二饲料精料中分别添加0.1%和0.2%的的复合酶制剂,组三为对照组。[结果]试验表明:组一、组二的日增重较组三分别提高了14.7%和36.5%,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分别降低17.5%和30.6%,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表明精料中添加0.2%的复合酶制剂的育肥效果最好。
- 徐磊赵拴平贾玉堂阮永明
- 关键词:复合酶制剂肉牛
- 一种牛肉脂肪酸组成预测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肉脂肪酸组成预测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待测目标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取所述待测目标的SNPs位点;根据预设置的SNPs位点,在所述待测目标的SNPs位点中筛选出有效的SNPs位点;将所述有...
- 赵拴平金海徐磊贾玉堂
- 牛IGF2基因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IGF2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大别山牛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CR和测序技术检测大别山牛群体中IGF2基因的多态性,利用SPSS 23.0软件分析其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在大别山牛群体中,IGF2基因第一内含子共检测到3个SNPs位点(g.22218G>A、g.22421C>T和g.22448G>T),3个SNPs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且均属于中度多态(0.25A位点与大别山牛群体体斜长、胸围显著相关(P<0.05),与腹围极显著相关(P<0.01);g.22421C>T位点与大别山牛群体的体高和腰角宽显著相关(P<0.05),与腹围极显著相关(P<0.01);g.22448G>T位点与大别山牛群体的胸围显著相关(P<0.05),与腹围和腰角宽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IGF2基因第一内含子的g.22218 G>A、g.22421C>T和g.22448G>T位点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群体部分生长性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 赵拴平徐磊金海李默贾玉堂
- 关键词:IGF2基因生长性状
- 不同剂量的复合酶制剂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为复合酶制剂在肉牛日粮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1%和0.2%的复合酶制剂,探讨不同剂量酶制剂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添加0.1%和0.2%的复合酶制剂的Ⅰ组和Ⅱ组肉牛的日增重比对照组(Ⅲ组)分别提高14.7%和36.5%,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和Ⅱ组肉牛的料重比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7.5%和30.6%,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0.2%的复合酶制剂的Ⅱ组肉牛的育肥效果最好。[结论]在肉牛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其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肉牛育肥中的经济效益。
- 徐磊贾玉堂赵拴平阮永明
- 关键词:复合酶制剂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