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伟
- 作品数:3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CdSe/CdS胶体量子点中光谱漂移的有效抑制
- 胶体量子点不仅在传统的显示、照明、太阳能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作为量子光源的应用也备受关注。然而,胶体量子点在低温下仍存在的显著光谱漂移现象限制了其在量子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测量一系列方形CdSe/CdS胶体量子点的荧光光...
- 方伟
- 一种分光比连续可调的2×2单模光纤定向耦合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光比连续可调的2×2单模光纤定向耦合器,它包括直通光纤和耦合光纤,直通光纤和耦合光纤为微纳光纤且两者的中间腰段相同,且直通光纤和耦合光纤的中间腰段相互平行且两端对齐,耦合光纤的一端未拉伸部分与直通光纤通...
- 方伟邵露青徐颖鑫童利民
- 第4届纳米光纤及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第4届纳米光纤及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ONNA2016)经过组委会一年多的积极准备于2016年10月23~26日在浙江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纳米光纤在量子光学、微纳光子学及光学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 方伟
- 关键词:量子光学组委会光子学
- 一种基于机械拉锥的微纳光纤的封装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拉锥的微纳光纤的封装方法。在微纳光纤制备完毕后,包括:在微纳光纤处于伸直的状态下,将封装基底的下表面与光纤两端的未拉伸部分固定在一起,封装基底的两端分别置于至少一对光纤夹具底板上,所述光纤夹具底板...
- 方伟邵露青林星徐颖鑫张磊童利民
- 文献传递
- 智能型互感器校验仪性能
- 1990年
- 分析了常规电子技术测量电流互感器误差时存在的缺陷,介绍了智能型校验仪的原理和特点,指出它不仅测量和运算过程快,还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同时可以测量电压、电流、阻抗、导纳、频率。测量结果可以数字显示,也可以打印输出。
- 方伟朱重冶
-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
- 反射型光纤-微流控芯片折射率传感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射型光纤-微流控芯片折射率传感器。微流控芯片设有检测通道、入射光纤通道和出射光纤通道。在检测通道的同一侧设有入射光纤通道和出射光纤通道,入射光纤通道的光线出射口、出射光纤通道的光线入射口和检测通道相互间隔...
- 张磊方伟童利民
- 文献传递
- 开放式法布里-珀罗光学微腔中光与单量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丰富的物理内涵,不仅有助于理解光的本质,更可以提供一种有效操控物质的手段.开放式光学微腔具有光场强局域性、频率域和空间域的可调谐性以及光纤可集成性等特点,为研究微腔内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本文首先介绍基于开放式法布里-珀罗微腔的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的基本特性,然后介绍开放式法布里-珀罗微腔结构的制备方法,进而从弱耦合、强耦合和差发射体三方面着重介绍近年来开放式微腔与固态单量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 裴思辉宋子旋林星方伟
- 关键词:开放腔腔量子电动力学
- 微纳光纤制备方法及高精度直径控制技术被引量:3
- 2020年
- 微纳光纤具有小尺寸、强光场约束、大比例倏逝场、低传输损耗等特性,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及应用研究,其中微纳光纤的制备精度是决定其导波特性及应用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介绍玻璃微纳光纤的高温拉伸制备原理,接着重点介绍基于火焰加热手持式拉伸、火焰加热机械扫描拉伸、电加热机械扫描拉伸及激光加热机械扫描拉伸的微纳光纤实验制备方法,分析及比较了四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同时,简要介绍了聚合物微纳光纤的制备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高阶模截止的直径反馈控制原理、控制技术及纳米级直径控制精度的制备系统,以及微纳光纤的在线直径测量方法.最后,简要总结微纳光纤制备方面的已有进展,并探讨进一步研究方向.
- 康仪刘可盈谢宇龚珏姚妮方伟郭欣张磊王攀童利民
- 基于VSU极简广域网虚拟化管理设计实现被引量:1
- 2019年
- 将单网点网络设备升级为双网点设备,能够有效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和健壮性,但也给网络运行维护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减少复杂的网络维护工作,可利用VSU将网点双核心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上下联设备相连链路采用链路聚合(AG),核心之间采用双/多链路互联,聚合成逻辑链路,并在聚合口上配置QOS限速,保证高优先级业务带宽,最终通过智能动态调度(IDA)技术实现实时监测AG成员链路流量变化和动态流量均衡。
- 方伟
- 关键词:BFD
- 反射型光纤-微流控芯片折射率传感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射型光纤-微流控芯片折射率传感器。微流控芯片设有检测通道、入射光纤通道和出射光纤通道。在检测通道的同一侧设有入射光纤通道和出射光纤通道,入射光纤通道的光线出射口、出射光纤通道的光线入射口和检测通道相互间隔...
- 张磊方伟童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