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克立

作品数:74 被引量:82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哲学宗教
  • 23篇文化科学
  • 5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22篇哲学
  • 21篇文化
  • 19篇儒学
  • 16篇主义
  • 13篇中国哲学
  • 12篇新儒学
  • 11篇儒家
  • 10篇现代新儒学
  • 9篇新儒家
  • 9篇马克思主义
  • 8篇哲学史
  • 7篇中国哲学史
  • 7篇社会
  • 7篇现代新儒家
  • 6篇中国文化
  • 6篇国文
  • 5篇中国传统哲学
  • 5篇社会主义
  • 5篇传统哲学
  • 4篇意识形态

机构

  • 60篇中国社会科学...
  • 13篇南开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佛山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铁道职业...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道教协会
  • 1篇天津市工会管...

作者

  • 72篇方克立
  • 2篇李翔海
  • 1篇张岱年
  • 1篇李德永
  • 1篇曹耀明
  • 1篇王沐
  • 1篇王明
  • 1篇赵吉惠
  • 1篇宁新昌
  • 1篇燕国材
  • 1篇刘岳兵
  • 1篇陆信礼
  • 1篇汤一介
  • 1篇迟成勇
  • 1篇杜维明

传媒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哲学研究
  • 3篇天津社会科学
  • 3篇高校理论战线
  • 3篇中国哲学史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晋阳学刊
  • 2篇文史哲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求索
  • 2篇人文杂志
  • 2篇船山学刊
  • 2篇理论与现代化
  • 2篇学术探索
  • 2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3
  • 2篇1999
  • 1篇1998
  • 5篇1997
  • 3篇1996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创二张研究新局面被引量:2
2011年
毫无疑问,张申府、张岱年先生的思想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其核心理念是中、西、马"三流合一",综合创新,其哲学基础是张岱年先生继承传统"和而不同"思想、并且把它上升到唯物辩证法高度的"兼和"理论。
方克立
关键词:张申府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从两位中国现代哲学家说起被引量:11
1995年
方克立
关键词:中国现代哲学哲学家现代新儒家中国传统哲学牟宗三唯物主义辩证法
甲申之年的文化反思——评大陆新儒学“浮出水面”和保守主义“儒化”论被引量:35
2005年
2005年9月,“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知名学者方克立先生因故未能出席,但他在给会议的贺信中提出了研究现代新儒学第四阶段———“大陆新儒学”的新课题,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反响。本刊特邀方先生在武汉会议贺信的基础上撰成此文(原为给我校文化研究所两位教授的一封信),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高度,对甲申之年大陆新儒学“浮出水面”和保守主义“儒化”思潮抬头的现象进行评析,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做进一步的讨论。
方克立
关键词:保守主义文化反思儒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要重视研究钱学森的中医哲学思想被引量:11
2018年
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十年前,面对着网上万人签名要求取消中医,中医学界和中国哲学史界的一些朋友们,与热爱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广大干部群众一样,心情都很不平静,感到很受压抑。他们在一起商量:应该怎么应对?我们怎样发声?
方克立
关键词:中医哲学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历史条件干部群众中国文化
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被引量:28
2005年
张岱年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三四十年代创造了中国现代新唯物论的哲学体系。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他开辟了与现代新儒学迥然不同的“继续王(船山)、颜(习斋)、戴(东原)未竟之绪而更加扩展”的唯物主义哲学方向;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做的独辟蹊径的探索,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不应忽略的重要一章;他是昙花一现的“解析的辩证唯物论”学派的主要理论代表,其实这派哲学亦颇适切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需要;他倡导的以辩证唯物论为基础和主导的中、西、马“三流合一”、综合创新之路,代表了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新世纪中国哲学继续前行的现实道路。
方克立
关键词:中国哲学现代新儒学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辩证唯物论
笔谈中国哲学史范畴研究(二)被引量:2
1984年
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中国哲学范畴 范畴是认识之网上的纽结,是理性思维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淀、升华中的结晶。科学的哲学史研究,应当揭示人类哲学认识的矛盾发展的逻辑进程。这个逻辑进程,集中地体现在哲学范畴的产生、发展和衍变之中。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普遍概念以及各门具体科学概念被精炼成哲学范畴;哲学范畴的内涵由贫乏到丰富、由简单到复杂、由朦胧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哲学范畴之间的依存、转化、联系日益形成明确的系统;这些都标志着人类哲学认识一步步提高和深化的过程。
肖筵父汤一介王明方克立杜维明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哲学史知行哲学范畴类哲学
“马魂、中体、西用”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宗纲被引量:42
2015年
习近平同志同我们党的前辈领导人一样,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既不是保守主义的尊孔崇儒派,也不是激进主义的反孔批儒派,而是"马魂、中体、西用"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派。
方克立
关键词: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
铸马学之魂 立中学之体 明西学之用——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体会被引量:6
2017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和准确界定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概念,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历史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讲话还提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资源"论和"三大特点"论。整个讲话蕴含着"马魂、中体、西用"融通生成、综合创新的思想精义,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质内涵和必由之路。
方克立
关于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1
1988年
一年来,关于现代新儒家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见诸报刊的论文不下十数篇,各种不同观点都摆了出来。“现代新儒家思潮研究”课题被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今年九月,在安徽宣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现代新儒家思潮”学术讨论会,围绕着现代新儒家的定义(对象、范围)、产生背景、阶段划分、理论特征、历史评价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里,我想就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几个问题。
方克立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历史评价学术讨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界马克思主义
为“刘泽华学派”赞一个被引量:6
2015年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与重要组成部分,为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所关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为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深化、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的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丰富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我国著名学者刘泽华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学术理论体系,即从王权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反思中国的历史,力图抓住中国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和主题、主旨、主线,揭示中国传统社会运行的“玄机”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密码”,清除阻碍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暗礁巨垒。王权批判理论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和赞同,在学界有“刘泽华学派”、“南开学派”、“王权主义学派”、“王权主义反思学派”等学术称誉。2014年9月,刘泽华教授任总主编的《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九卷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0月17日,在南开大学召开了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来自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国内外六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由刘泽华教授领衔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团队的学术风格、学术特色、学术理念、学术定位以及学术贡献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特设专栏,选用了方克立、王学典、郭震旦、李振宏、葛荃等几位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以飨读者。
方克立
关键词:王权主义学派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争鸣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