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晓林

作品数:56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手术
  • 14篇疗效
  • 14篇内镜
  • 14篇鼻内
  • 14篇鼻内镜
  • 9篇肿瘤
  • 7篇喉癌
  • 6篇手术疗效
  • 6篇经鼻内镜
  • 6篇鼻窦
  • 5篇预后
  • 5篇球囊
  • 5篇球囊扩张
  • 5篇窦口
  • 5篇疗效分析
  • 5篇额窦
  • 5篇鼻腔
  • 4篇手术疗效分析
  • 4篇细胞
  • 4篇癌组织

机构

  • 56篇杭州市第一人...
  • 4篇杭州市第二人...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学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杭州市肿瘤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新华医...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56篇曹晓林
  • 33篇李勇
  • 12篇吴正虎
  • 11篇朱瑾
  • 10篇林琳
  • 10篇张洋
  • 9篇滕尧树
  • 8篇徐如君
  • 7篇施紫光
  • 6篇方瑜
  • 6篇刘湘
  • 5篇袁晓阳
  • 5篇管明
  • 4篇黄水仙
  • 4篇江波
  • 4篇倪海峰
  • 3篇魏有为
  • 3篇楼响瑜
  • 3篇高月秋
  • 3篇李静

传媒

  • 5篇浙江医学
  • 4篇中国眼耳鼻喉...
  • 4篇2014第四...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2016年浙...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5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镜术中上颌窦口处理方式探讨被引量:8
2008年
曹晓林施紫光林琳张洋袁晓阳
关键词:上颌窦口鼻内镜术鼻内镜鼻窦手术慢性上颌窦炎上颌窦自然口不可逆病变
下鼻甲改良整形术与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鼻甲改良整形术和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2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07例(116侧)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鼻甲改良整形术(A组),115例(122侧)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术后随访6个月~1年,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症状治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65.52%、25.00%和9.48%,B组分别为45.08%、40.16%和1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94,P<0.01)。A组体征治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64.66%、33.62%和1.72%,B组分别为59.02%、38.52%和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47,P>0.05)。头痛、鼻出血、鼻腔干燥和鼻腔粘连的发生率,A组均明显少于B组(P<0.05);鼻腔结痂和鼻漏的发生率,A组为12.93%和27.58%,B组为19.67%和9.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鼻甲改良整形术在缩小下鼻甲体积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下鼻甲黏膜的生理功能,符合现代微创原则,其疗效优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下鼻甲肥大的理想手术方法。
滕尧树李勇曹晓林
关键词: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预后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狗及猫上皮变应原点刺试验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狗、猫上皮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阳性结果,对其他气传变应原的反应性,并进一步探讨环境接触与其相关性。方法总结1 02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阿罗格○R17种气传变应原标准化试液进行的皮肤点刺试验;分析狗、猫上皮变应原的皮试结果及合并其他气传变应原阳性的比例;并根据是否有环境接触分类,比较各组在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狗上皮变应原皮试阳性占13.80%,猫上皮阳性占6.95%;且98%以上合并其他气传变应原阳性,尤以合并粉尘螨、屋尘螨阳性居多。其中21.93%和26.32%环境接触狗/猫的变应性鼻炎相应狗/猫上皮变应原皮试阳性;无环境接触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2.78%和6.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狗上皮及猫上皮的阳性率位居前列,其中绝大多数合并其他气传变应原阳性。鉴于环境接触对狗、猫上皮过敏的高危险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应该尽可能地避免饲养、接触宠物。
林琳曹晓林施紫光李勇张维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变应原环境暴露
喉咽反流与声带良性病变手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伴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的喉良性病变术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16年01月住院手术的伴有喉咽反流的喉良性病变病例,根据术后是否服...
曹晓林滕尧树高月秋楼响瑜胡燕萍李勇
关键词:喉咽反流喉良性病变VAS嗓音质量手术预后
第一腮裂瘘管显微镜辅助治疗临床分析
2010年
第一腮裂瘘管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因胚胎发育早期鳃器发育异常所致。第一腮裂瘘管常与面神经发生各种形式的交错粘连,手术治疗较为困难,常易造成面神经损伤及瘘管残留复发。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典型第一腮裂瘘管采取显微镜辅助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朱瑾方瑜李勇曹晓林
关键词:显微镜先天性疾病面神经损伤发育异常胚胎发育
额窦黏液囊肿累及眶内21例
2010年
滕尧树林志宏施紫光曹晓林江波李勇
关键词:黏液囊肿眼眶内额窦颅面部外伤症状首诊
胆脂瘤性中耳炎的手术方式选择(附8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1999年
:探讨提高手术治疗胆脂瘤性中耳炎疗效的方法。方法:对采用经上鼓室、经鼓窦筛区和完整外耳道-乳突联合进路手术清除病变,并同时一期完成鼓室成形手术的860例胆脂瘤性中耳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术式的复发率分别为10%,11%和6%;5年内听力提高分别为56%,44%和69%,5~15年内分别为45%,34%和62%;鼓膜形态不同程度异常(内陷、粘连和穿孔)分别为43%,47%和12%。结论: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术式虽都能起到根治、干耳作用,但完整外耳道-乳突联合进路术式优于前两者。
王元凤方瑜曹晓林
关键词:胆脂瘤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外科手术
局部联合系统激素疗法治疗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的疗效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局部联合系统激素治疗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特发性、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联合治疗(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口服类固醇药物),对照组给予口服类固醇药物单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整体听力改善率分别为90.5%、6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第2周和第4周观察组纯音听阈均值(PTA)改善及语音辨别分数(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重度听力损害患者,观察组PTA及SD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在低中高三种频率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的症状持续时间和初始PTA水平可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P<0.05)。结论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联合鼓室内局部与系统激素疗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建议作为初始治疗方案,尤其是对重度听力损害的患者。
胡燕萍李勇曹晓林倪海峰
关键词:激素治疗
一种具有防触碰结构的异物取出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触碰结构的异物取出装置,包括拿持机构以及设置于拿持机构一端的夹持组件,拿持机构与夹持组件连接处设有拉杆,拿持机构带动拉杆位移,改变夹持组件的位置关系用于夹持;其中,拿持机构包括固定钳以及活动钳,固定...
滕尧树朱瑾曹晓林管明于晓宇
microRNA在气道变应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microRNAs(miRNAs/miRs)是一类非编码的、作用于mRNAs、对蛋白质翻译起调节功能的小片段RNAs分子,在许多疾病(如变应性疾病、肿瘤及感染等)的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及高反应性为特征的一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近年研究表明,多种miRNAs参与了气道变应性疾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分泌、气道高反应性及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表型变化等。因此,miRNAs有望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新靶点。本文总结了miRNAs在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
滕尧树曹晓林李勇
关键词:MICRORNA哮喘变应性鼻炎气道炎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