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四海

作品数:72 被引量:68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南京军区面上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麻醉
  • 14篇手术
  • 10篇硬膜
  • 10篇硬膜外
  • 10篇镇痛
  • 7篇疼痛
  • 6篇导管
  • 6篇信息系统
  • 6篇外科
  • 5篇异丙酚
  • 5篇术后
  • 5篇气管
  • 5篇细胞
  • 5篇丙酚
  • 4篇神经病
  • 4篇神经病理
  • 4篇神经病理性
  • 4篇神经病理性疼...
  • 4篇围手术
  • 4篇围手术期

机构

  • 7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解放军第98...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武警河南总队...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芜湖市第二人...

作者

  • 72篇朱四海
  • 30篇李伟彦
  • 22篇徐建国
  • 12篇刘健
  • 10篇张利东
  • 9篇嵇晴
  • 8篇余志阳
  • 7篇金毅
  • 7篇代海滨
  • 7篇杨建军
  • 7篇段满林
  • 6篇徐苗苗
  • 6篇祁青
  • 6篇曾丽娟
  • 6篇周志强
  • 5篇汪志明
  • 5篇傅素娥
  • 4篇诸葛海鸿
  • 4篇杨霜英
  • 4篇潘士勇

传媒

  • 19篇医学研究生学...
  • 1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0篇江苏医药
  • 6篇东南国防医药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功能性和立体...
  • 1篇2008年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己酮可可碱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发展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观察预防性腹腔给予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腰5脊神经切断后机械痛觉过敏的作用,以及相应脊髓节段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8只。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等渗盐水对照组;Ⅲ组为12.5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Ⅳ组为25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Ⅴ组为50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Ⅵ组为100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采用大鼠腰5脊神经切断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术前1h,Ⅰ和Ⅱ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Ⅲ-Ⅵ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己酮可可碱。术后第1—6d每天16时,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计数手术前、术后第1、4、7d各组大鼠2g和12g范氟雷丝刺激手术同侧后爪后跟撤腿次数。术后第7d行为学检测完毕,处死大鼠,取腰5脊髓,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胶质细胞表面标记物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分化抗原11b(CD11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腰5神经切断后,与Ⅰ组相比各手术组对2g和12g刺激均有明显增多的撤腿反应,但与Ⅱ组相比,Ⅴ组和Ⅵ组对2g和12g刺激的撤腿次数明显减少,Ⅲ组和Ⅳ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与Ⅰ组相比各手术组腰5脊髓TNFα、IL-1β、IL-6及胶质细胞表面标记物TLR-4、CD11b、GFA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但与Ⅱ组相比,Ⅴ组和Ⅵ组TNFα、IL-1β、IL-6及TLR-4、CD11b、GFA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P〈0.05),Ⅲ组和Ⅳ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能够剂量依赖的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发展,这与它能减轻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因子表达的效应相关。
刘健朱娟管忍朱四海李伟彦徐建国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神经病理性疼痛痛觉过敏胶质细胞炎性细胞因子
电子麻醉记录与手工麻醉记录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医院的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文中通过麻醉信息系统在手术室的应用,探讨电子麻醉记录与手工麻醉记录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生成麻醉记录单的书写效率和书写质量的差异。方法对8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手术中的麻醉记录单书写分别采用电子麻醉记录与手工麻醉记录2种方式,计算麻醉记录单书写的总时间,对每份记录单中事件数据的总数、麻醉药品数据的总数进行统计,并对记录的生命体征数据曲线图和麻醉单整体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电子麻醉记录较手工麻醉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书写的总时间上明显减少(P<0.01),在记录的事件数据总数、麻醉药品数据总数上都明显增多(P<0.01),在生命体征数据曲线图和麻醉单整体质量评分上都明显增高(P<0.05)。结论电子麻醉记录较手工麻醉记录的书写效率和书写质量均显著提高。
代海滨程慧娴张利东朱四海周志强李伟彦
关键词:临床麻醉信息系统
姜黄素对海水吸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海水吸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组)、海水组(S组)、高剂量姜黄素100mg/kg组(CH组)、低剂量姜黄素20mg/kg组(CL组)。S组、CH组和CL组建立海水吸入模型。吸入海水前2d,姜黄素组每天腹腔注射姜黄素100或20mg/kg,2次/天,C、N和S组腹腔注射等容PBS溶液。测定吸入海水前(基础值,T1)、吸入海水后15 min(T2)、30 min(T3)、1h(T4)、4h(T5)、24h(T6)时PaO2、PaCO2、右肺中叶湿干重比(W/D)。T3时测定左肺下叶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右肺下叶组织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T2时N组,T2~T4时S、CH和CL组PaO2明显低于C组(P〈0.05);T2~T4时S、CH和CL组PaCO2明显高于C组(P〈0.05)。T2~T4时N组PaO2明显高于,PaCO2明显低于S组(P〈0.01)。T2、T3时CH组PaO2明显高于S组(P〈0.05)。S、CH和CL组MDA明显高于C组(P〈0.05);N组和CH组MDA明显低于,SOD明显高于S组(P〈0.05)。T2~T4时S、CH和CL组肺组织W/D明显高于C组(P〈0.05);T2~T4时CH组和N组肺组织W/D明显低于S组(P〈0.05)。海水吸入后S组出现明显的肺泡破裂,肺泡、肺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CH组能明显减轻肺组织损伤及炎性细胞浸润,但CL组与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使用姜黄素100 mg/kg能减轻海水(4 ml/kg)吸入导致的早期(1h内)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肺组织的氧化应激有关。
谭远辉刘健朱四海童建华纪木火李伟彦
关键词:姜黄素肺损伤氧化应激
高呼气末正压小潮气量通气对肺功能正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观察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术后使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小潮气量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2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下耳鼻喉科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六组。研究组使用保护性肺通气模式,潮气量5ml/kg,根据PEEP0、5、10、15和20cmH2O分为P0、P5、P10、P15和P20五组。对照组(C组)使用常规机械通气模式,潮气量10ml/kg。观察保护性肺通气前(T1)及保护性肺通气30min后(T2)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与C组及T1时比较,T2时加速度指数(ACI)在P0、P5、P10和P15组升高,P20组降低;心脏指数(CI)、左室做功指数(LCWI)、平均动脉压(MAP)在P20组降低(P<0.05);胸腔液体水平(TFC)P10、P15和P20组T2时明显低于T1时(P<0.05)。结论对肺功能正常患者实施小潮气量的保护性肺通气,PEEP在0和5cmH2O水平,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当PEEP在10和15cmH2O水平时ACI增强和TFC减少,有潜在血流动力学危害;当PEEP在20cmH2O时CI和MAP均降低,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
曾琼孟勇朱四海惠康丽张转赵新民杨建军周志强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保护性肺通气血流动力学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意识障碍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行PEJ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经PEJ行肠内营养后康复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30例通过PEJ行肠内营养后,营养指标(体重、上臂肌围)和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转铁蛋白)的改善情况较肠内营养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例重度营养不良明显改善,20例中度营养不良和6例轻度营养不良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误吸性肺炎。结论经PEJ行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避免误吸性肺炎的发生,同时在恢复期亦可行家庭肠内营养。
余志阳郑大东徐苗苗吴智方李伟彦汪志明诸葛海鸿朱四海
关键词:肠内营养
环磷腺苷通路对内毒素刺激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下游主要效应分子PKA和Epac对内毒素刺激的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4孔板接种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脑小胶质细胞,按不同药物处理分为6组:组1,先用DMSO及HBSS分别孵育30 min,然后HBSS孵育24 h;组2,先用DMSO及HBSS分别孵育30 min;组3,先用DMSO及6-Bnz-cAMP 100nmol分别孵育30 min;组4,先用DMSO及8-pCPT-2'-O-Me-cAMP 50 nmol分别孵育30 min;组5,先用50nmol的H-89及6-Bnz-cAMP 100 nmol分别孵育30 min;组6,先用50 nmol的H-89及8-pCPT-2'-O-Me-cAMP 50 nmol分别孵育30 min,最后组2~组6内毒素0.5μg孵育24 h。内毒素处理后0、3、6、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并计算6 h时长短轴比值。24 h时收集各组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TNF-α、IL-1β及IL-10浓度。结果内毒素刺激后3 h,细胞成双极杆状细胞,6 h时最为明显,24 h细胞形态又恢复至椭圆或阿米巴样。仅6-Bnz-cAMP能明显抑制6 h时细胞形态的改变,预给予H-89,能完全逆转6-Bnz-cAMP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内毒素刺激24 h后,6-Bnz-cAMP能明显减少TNF-α、IL-1β的分泌,促进IL-10的释放,H-89能完全逆转该效应。给予50 nmol的8-pCPT-2'-O-Me-cAMP仅减少TNF-α的分泌,H-89不影响8-pCPT-2'-O-Me-cAMP的作用。结论较Epac,PKA对内毒素刺激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发挥主要的作用。
刘健谢军明嵇晴张利东朱四海李伟彦
关键词:环磷腺苷小胶质细胞蛋白激酶A
地震后转伤员围手术期麻醉方法探讨
2010年
目的汶川地震后,大量伤员由灾区转运至后方医院进行治疗,通过接收地震后转伤员的紧急救治,总结医院救治地震伤员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在"5.12"汶川地震后麻醉科参与救治的地震后转伤员临床资料。结果全身麻醉20例,联合腰麻16例,臂丛麻醉4例,局部麻醉9例。所有手术治疗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麻醉死亡及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医院在接收地震后转伤员后,可充分应用有利医疗条件,及时完善辅助检查和术前准备,麻醉方法选择以采取个体化麻醉,减轻心理应激及减少麻醉并发症为原则。
代海滨朱四海张利东金毅李伟彦
关键词:地震麻醉伤员
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推广
江志伟王刚李伟彦虞文魁柳欣欣汪志明高涛朱四海李宁彭南海黎介寿
1、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的主要措施:加速康复外科,又常被称之为Fast track surgery 或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
丙泊酚对颅内手术麻醉诱导期脑脊液压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颅内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时脑脊液压力 (CSFP)、脑灌注压 (CPP)、MAP和HR的影响 ,探讨其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ASAⅠ~Ⅱ级颞叶肿瘤择期手术病人 ,入室后行L3~ 4蛛网膜下隙穿刺置管监测CSFP。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 ,吸入异氟醚维持。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中、静注芬太尼 2 μg/kg和咪唑安定 0 0 4~ 0 0 5mg/kg、静注丙泊酚2mg/kg后 2分钟、5分钟及追加丙泊酚 1mg/kg后 2分钟、5分钟和 10分钟的CSFP、MAP、HR、SpO2 、PETCO2 。结果 静注丙泊酚 2mg/kg 2分钟后CSFP较麻醉前显著下降 (P <0 0 5 ) ,5分钟和追加丙泊酚 1mg/kg后 2分钟 (气管插管时 )、5分钟时CSFP较麻醉前下降更为显著 (P <0 0 1)。MAP在静注丙泊酚 2mg/kg后 2分钟、5分钟和追加丙泊酚 1mg/kg后 2分钟、5分钟都较麻醉前明显下降 (P <0 0 5和P <0 0 1)。CPP在静注丙泊酚 2mg/kg后 2分钟和 5分钟均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 <0 0 1和P <0 0 5 )。HR在静注丙泊酚后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 静注丙泊酚能降低CSFP、MAP和CPP ,抑制插管反应 ,其程度与剂量相关 ,丙泊酚是颅内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傅素娥徐建国朱四海史正山
关键词:丙泊酚脑脊液压力颅内手术麻醉诱导期
葛根素治疗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15年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目前临床治疗神经痛的方法很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就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
刘清珍朱四海李伟彦
关键词:葛根素神经病理性疼痛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