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
- 作品数:103 被引量:1,113H指数:1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政治新趋势
- 2014年
- 如何通过制度性的改革,促进并保障普通的公民和劳动者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参与政治进程,不但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且也形成公共生活,是政治改革的核心问题。
- 汪晖
- 关键词:中国政治政治改革参与政治公共生活劳动者权利
- 实践性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特征
- 2012年
- 毛泽东思想是20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遗产之一。就对整个西方思想和第三世界运动的影响而言,中国没有任何其他遗产可以与毛泽东思想相比。当代法国的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乌是个典型例子,他对毛泽东的文本有很深入的分析。他对欧洲哲学史的深入阐释与他对毛泽东思想的阐释相得益彰。
- 汪晖
-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欧洲哲学史相得益彰哲学家
- 创世者与反神话——重读《补天》
- 2024年
- 《补天》中的女娲既不是部落神,也不是民族崇拜的偶像,而是一位被“起源”神话所放逐的不完美的创世神和再造者。女娲的行动带出了一系列的开端:空间的开端、时间的开端、人的开端,以及作为人的行动的笑的开端、哭的开端,而以“占有”的开端为转折点,人的历史开启了妒恨、仇视、乞求、阴谋、诡计和战争的旅程,并产生了将这一混乱进程合法化的道德秩序。人不但创造自己的历史,还从自身的历史中“认识”创造了他们的神;将人类自身的“起源”命名为神,也就开启了自己的历史。补天故事不仅是创世故事,也是从“文明史”中拯救文明的故事一一女娲在紊乱中重新建立的不是五德终始之新阶段,而是另一种无法覆盖在次第循环表象下的新世界。对女娲形象的重新诠释,回应了中西学术有关创世神话和世界秩序的多种论述。
- 汪晖
- 关键词:《补天》文明史
- 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被引量:33
- 1986年
- 引言关于镜子: 从政治革命到思想革命《呐喊》和《徬徨》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镜子”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模式。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鲁迅的二十五篇现代题材的短篇小说的整体性被理解为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各个生活领域的整体性反映,即社会生活固有的有机联系,把鲁迅小说联结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研究者对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矛盾的不同理解,同时也根据他们对鲁迅及新文化运动者观察社会的独特角度的各自认识,《呐喊》、《徬徨》
- 汪晖
- 关键词:鲁迅小说中间物中国现代化进程心理过程悲剧性
- 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被引量:11
- 2005年
- 科学的文化和人文的文化的区分是现代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历来被文学研究者忽视的“科学话语共同体”,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的重要支撑,对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汪晖
-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白话文文化史
- 在历史中思考——汪晖教授访谈被引量:2
- 2005年
- 汪晖先生,您是现代文学界卓有才华的研究者,又任《读书》的主编。近十多年来,您又将视野投向思想史研究,近有四卷本大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问世。我想您个人思想的历程,也将会成为后世思想研究者的重要材料。首先请谈谈您的生活、读书、求学的过程,好吗?
- 汪晖张曦
- 关键词:文学创作学术研究
- 《文学批评关键词》序被引量:1
- 2008年
-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文学批评”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我们在报纸副刊、文学读物中经常读到的各种各样的评论,都可以放在这个范畴内。印象式的批评、根据趣味展开的对于作品的判断、将文学与生活简单比较和对应的方式、作家作品论,以及关于文学的历史批评,是多少个世纪盛行不衰的文学批评形式。但是,在20世纪,文学批评作为一个与哲学、历史或其他理论形态相互区别的领域被界定出来了;对于专业的批评家和研究者而言,“文学批评”是一种或多种方法论革命的产物。
- 汪晖
- 关键词:文学批评关键词作家作品论历史批评报纸副刊文学读物
- 革命者人格与胜利的哲学——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被引量:6
- 2020年
- 2020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50周年。在弥漫全球的新冠疫情危机中,纪念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具有特别的时代含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纪念列宁,讨论的是革命时代的“革命者人格”问题。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阐发的是客观历史进程的必然性,而从列宁到孙中山到毛泽东,我们则能够从这些革命家身上看见强大的能动性与天才的创造性,正是这些伟大革命家身上体现出的“革命者人格”,使得历史进程得以重新塑造。
- 汪晖
- 关键词:列宁
- 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一点再思考被引量:10
- 2008年
- 本文是对作者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的总结。文章对书中涉及的帝国—国家、封建—郡县、礼乐—制度等二元对立范畴、历史中的"连续性与断裂"及"时势"概念、科学世界观和民族主义知识等问题进行了细致阐释和反思。作者强调:在思想史研究中,需要将过去的思想世界从观察对象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思想的视野,用以观察和反思我们置身其间的现代世界和知识状况。
- 汪晖
- 关键词:科学世界观知识状况思想史研究二元对立民族主义
- 重新解释历史,创造性地重建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
- 价值观的创新,需要历史的铺垫。近100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寻找核心价值。但是,不打破现代的幻觉和帝国主义强加的幻觉,不批判地、反思地重新解释历史从而把我们的历史经验开放出来,而只是按照既定的历史概念论证,是很难创造性地重...
- 汪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