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军
- 作品数:56 被引量:251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8
- 2003年
- 目的 :评价新型抗抑郁药的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 ,从作用机制、类型、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新型抗抑郁药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 :新型抗抑郁药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除用于抑郁症之外 ,还可治疗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广泛焦虑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热潮红症等 ,并逐步成为治疗抑郁症及相关疾病的一线药物。
- 张玉秋林慧珠王虎军
- 关键词:抗抑郁药精神疾病心血管
- 临床药师带教体会之现场带教
- 王虎军白小贤王勇敢
- 普通肝素致口腔溃疡
- 2010年
- 1例80岁女性患者因尿毒症行血液透析,应用普通肝素,首剂量为24 mg,维持量5.2 mg/h,持续3.5~4 h。15个月后患者出现口腔溃疡,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创面疼痛、吞咽困难。舌体右侧可见约5 mm×8 mm大小溃疡,右侧口腔黏膜可见约7 mm×9 mm大小溃疡。停用普通肝素,改为低分子肝素3 000 IU,症状改善。3 d后再次透析时再次应用普通肝素,溃疡再次加重。此后,再次改为低分子肝素,溃疡明显好转,但未愈合。随后将封管抗凝药物由普通肝素改为尿激酶。患者口腔溃疡痊愈,未再复发。
- 张宇梅王虎军刘洪涛王亚平朱静
- 关键词:普通肝素口腔溃疡
- 临床药师参与1例MRSA致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 王勇敢白小贤王虎军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合并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一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治疗的主要有效措施是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其是国际上公认的改善患者心功能最根本的治疗手段。有研究表明[1],行瓣膜手术的患者房颤发生率高,约为40%~60%。
- 刘静王虎军刘琴
- 关键词:房颤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手术
- 利奈唑胺注射液引起严重腹泻、药疹1例报告被引量:10
- 2009年
- 患者男性,91岁,主因发热、咳嗽、咳痰3d于2008年10月9日以肺部感染入院。既往有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体检:T37.3℃,P75次/min,R22次/min,BP120/60mmHg。左下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细湿性啰音,心率75次/min,律齐,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患者因严重低氧血症、呼吸窘迫,Ⅱ型呼吸衰竭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多次痰培养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G^-杆菌.先后应用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多种抗菌药物治疗G^-杆菌,疗效尚可。
- 毕磊王虎军周冬翠
- 关键词:利奈唑胺腹泻皮疹
- 抗真菌药物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被引量:3
- 2007年
- 使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时临床药师应密切关注的药物相互作用。唑类抗真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很高,临床使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时务必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 杨立红王虎军
- 关键词:唑类抗真菌药物药物应用药物相互作用药品说明书药物合用
- 药学服务模式与实践被引量:48
- 2003年
- 黄祥许景峰李勇王玉荣王虎军
- 关键词:药学服务模式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 长期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剂量从每日11.875 mg开始,每2周递增1次,直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观察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前、口服治疗6、12个月时临床疗效、心功能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6、12个月后心力衰竭症状减轻,心功能明显改善,且治疗12个月较治疗6个月改善更明显(P<0.05)。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血小板、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长期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
- 王虎军毕磊尹秋生
- 关键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不良反应
- 唑吡坦致老年患者睡行症被引量:7
- 2008年
- 1名82岁老年男性患者因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入院。入院后给予扩张冠状动脉、降压及降血糖药物。患者因睡眠不佳有时服用艾司唑仑,后改为唑吡坦10mg睡前服用。约3h后患者起床、来回走动,胡言乱语,并小便于地板上。次日症状消失,患者对所发生的事情毫无记忆。停服唑吡坦,继续服用艾司唑仑,该症状未再现。
- 曹晶晶王虎军
- 关键词:唑吡坦睡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