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仙辉
- 作品数:72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FeSe基超导体的探索与物性研究
- 2018年
- 自从2008年铁基超导体发现以来,人们探索并发现了一系列的铁基高温超导材料,其中FeSe基超导体因其具有的独特性质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类新的铁基超导体,即水热合成法合成的(Li,Fe)OHFeSe及电化学插层方法合成的(CTA)_xFeSe的晶体结构及超导性质;对近年发展起来的利用电双层场效应晶体管技术以及固态离子导体调控FeSe的电子态性质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
- 王乃舟石孟竹雷彬雷彬
- 关键词:铁基超导体
- (Bi,Pb)-Sr-Ca-Cu-O体系110K超导体的相转变及超导电性被引量:2
- 1991年
- 品质优良的110K超导体(Bi,Pb)_2Sr_2Ca_2Cu_3O_y的单相多晶样品已制备,其零电阻温度为107K。讨论了2201相,2212相和2223相的形成和转变以及淬火温度对其的影响。测量了样品的复磁化率,结果表明超导体晶粒间的Josephson结的耦合强度与样品的制备过程有关,对不同热处理的样品测其比热;△c(107K)=5.3J/molK,索末菲常数v=34.6mJ/molK,比热跳跃与热处理过程有着强烈的关系,进行了电子衍射分析,测量了样品的氧含量,且讨论了氧含量对样品的超导体积含量的影响。
- 陈仙辉陈祖耀钱逸泰顾震天程香爱沙健王克勤张其瑞
- 关键词:超导体相转变超导电性高TC
- 高迁移率半导体二维黑磷的发现
- 张远波陈仙辉李力恺项子霁张祚
- 半导体技术发展即将达到传统硅基材料的物理极限,使以硅基材料为基础的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个巨大的屏障。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在原子厚度仍然保持材料的本征物性,能够突破传统硅基半导体的材料极限,从而提供了一个突破信息产业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半导体材料晶体管器件
- 一种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高温超导材料,是化学式SmO<Sub>1-x</Sub>F<Sub>x</Sub>FeAs所示的化合物,Tc 0~53K,式中0≤X≤0.4。其制备方法是先制备前驱物,再制备目标物,前驱物为SmAs,由高纯的Sm粉和...
- 陈仙辉吴涛吴刚刘荣华陈红房岱峰
- 超导及其应用专题编者按
- 2021年
- 1911年荷兰科学家Heike Kamerlingh Onnes首次在金属汞中发现超导现象以来,超导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宏观量子现象已经有百余年的研究历史.在这百余年的时间里,人们对传统的低温超导材料的认识及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关于其超导机理的BCS理论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凝聚态物理的发展.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后的近三十余年里,源于对其机理的研究开辟了基础物理新的领域,也为超导体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技术.然而,非常规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和高临界参数的新超导体的探索仍面临许多挑战.
- 陈仙辉
- 关键词:凝聚态物理超导现象基础物理BCS理论超导体
- 新型超导体MgB_2和MgCNi_3热、电输运性质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报道了两种新型超导体MgB2 ,MgCNi3和氧化物高温超导体Bi2 Sr2 Ca0 9Ce0 1 Cu2 O8+y的热导率 温度关系和电阻率 温度关系 .实验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在进入超导态后热导有所上升 ,出现极大值后再下降 ,而MgB2 和MgCNi3则单调下降 .由Wiedemann Franz定律分别计算了它们在正常态的电子热导和声子热导 .由于共有化电子的非局域性 ,在MgB2 和MgCNi3中电子热导的贡献占据相当大的成分 .对电子热导的分析结果表明 ,在MgB2 和MgCNi3的电子热导中静态缺陷对电子的散射占主导地位 .
- 吴柏枚李波杨东升郑卫华李世燕曹烈兆陈仙辉
- 关键词:超导体二硼化镁电输运性质
- 多晶样品Sm_xC_(60)的电子输运性质研究
- 1998年
- 通过电阻和磁阻的测量,研究了多晶样品SmxC60的电子输运性质.实验发现:SmxC60的输运机制随x的不同而发生变化.SmC60的电阻率温度关系可用涨落导致的隧道穿透模型解释,而Sm275C60的输运性质则可由弱局域化和电子电子相互作用解释.Sm275C60的磁阻数据能用弱局域化和电子电子相互作用模型很好地拟合,而SmC60的磁阻数据则不能.
- 李世燕陈仙辉阮可青桂宙张国春曹烈兆
- 关键词:超导体电子输运性质碳60超导电性
- Bi-1212相和Bi-1222相铜氧化合物的合成和超导电性
- 1995年
- 对名义组份为(Bi_(1-x),M_x)Sr_2YCu_2O_y(x=0.6—0.7)的样品,当M=Cd,Ni和Zn时合成了Bi-1212相材料,实验发现Cd占据Bi位,可以稳定单BiO层,高压氧下退火,在32K出现超导转变,而Zn和Ni进入CuO平面,占据Cu位,破坏了材料的超导电性。用Cd稳定单BiO层还能够合成Bi-1222相化合物,它的固溶范围比Bi-1212大,对这一现像进行了结构上的分析。在不同氧压退火处理下的Bi-1222相样品,电阻随氧压增大而变小,但在4.2K以上未观察到超导转变。
- 张永健陈仙辉陈兆甲曹烈兆戚伯云
- 关键词:铋系超导体氧化物超导体
- 等离子体能助力中国工业碳中和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重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比超过70%.等离子体能技术对重工业“碳中和”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对等离子体能技术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综述.针对重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及可再生能源电力波动性问题,提出基于可再生能源电力产生等离子体能供热的传统工业低碳流程再造的技术路线:在高炉腰腹下端或炉旁、水泥窑分解炉下部或炉旁分别安装等离子体反应器;将高炉、水泥旋窑分解炉排出的煤气净化处理和CO_(2)分离;将分离出的CO_(2)与生物质或煤粉送入等离子体反应器,由等离子体加热生成高温煤气:高温煤气进入高炉作为铁矿石还原剂并提供炼铁所需能量;在分解炉内高温煤气热解碳酸盐,并对分解炉下行的生料预热;分离出CO_(2)的纯煤气用于燃料、化工合成原料,和/或高效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调峰;配备电解水制氢用于补充煤气化工合成氢源,制氢和等离子体能可作为深度可调电力负荷;快速启停等离子体气化煤制乙炔代替电石乙炔工艺.分析了流程的经济技术性,提出了低碳流程再造相关的等离子体能关键技术问题.基于等离子体能的传统工业低碳流程再造,结合电解水制氢,构建了钢铁冶金、水泥企业能源系统及至工业能源互联网,实现传统工业化石燃料替代、CO_(2)高效转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波动功率平衡,从而助力中国重工业碳中和.
- 夏维东施凯王城王昊敏陈仙辉
- 关键词:电力负荷调节化学储能工业能源氢能
- 一种微胶囊化固化剂及基于其的水性无机富锌防腐涂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化固化剂及基于其的水性无机富锌防腐涂料,该微胶囊化固化剂是在二氧化硅壳层内包覆有固化剂。添加有本发明微胶囊化固化剂的水性无机富锌防腐涂料具有较快的固化速率,从而使所获涂层具有较好的早期耐水性。
- 桂宙陈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