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学良

作品数:104 被引量:28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天文地球
  • 30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9篇地震
  • 21篇地震动
  • 14篇地震反应
  • 11篇震源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值模拟
  • 9篇挡土
  • 9篇抗震
  • 8篇挡土墙
  • 8篇震害
  • 7篇盆地
  • 6篇强震
  • 5篇地震动模拟
  • 5篇强地面运动
  • 5篇强地震
  • 5篇剪力
  • 5篇非线性地震
  • 5篇M
  • 4篇等效线性
  • 4篇地形

机构

  • 83篇中国地震局地...
  • 23篇中国地震局工...
  • 1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0篇福建省地震局
  • 6篇河北建筑工程...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东华大学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山西省地震局
  • 3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深圳防灾减灾...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04篇陈学良
  • 41篇高孟潭
  • 29篇李铁飞
  • 26篇李宗超
  • 16篇陶夏新
  • 13篇金星
  • 9篇鄢兆伦
  • 6篇迟明杰
  • 6篇袁一凡
  • 6篇郭金萍
  • 5篇吴清
  • 5篇李小军
  • 5篇乔森
  • 5篇王建龙
  • 4篇陈宪麦
  • 4篇陈鲲
  • 4篇俞言祥
  • 4篇刘爱文
  • 4篇孙吉泽
  • 3篇吴健

传媒

  • 10篇地震学报
  • 9篇国际地震动态
  • 8篇地震工程与工...
  • 7篇世界地震工程
  • 6篇震灾防御技术
  • 5篇地球与行星物...
  • 4篇地震工程学报
  • 3篇世界地震译丛
  • 3篇第九届全国地...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岩土力学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第六届全国地...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计算机系统应...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场景仿真振动台试验的人体地震反应监测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情景振动台试验的人体地震反应监测系统和方法,包括典型地震动输入、六自由度振动平台、非接触式人体地震反应动捕监测系统、人体地震反应生理指标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测系统,人体地震反应生理指标监测系统用于检测分...
迟明杰陈学良陈波李铁飞李宗超梅泽洪刘新雨
湖南省抗倒塌地震区划图预编试验的潜在震源区划分原则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地震区划概率水准确定与地震区划图预编试验研究"的成果,本文广泛收集了湖南省境内核电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等有关资料,从地震活动性、地震构造、地球物理场及地震地质野外考察等室内、外分析工作的层面上,得出了湖南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并对7种划分的方案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湖南省抗倒塌地震区划预编原则。这一结果对相类似的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区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肖和平陈学良高孟潭
关键词:地震区划潜在震源区
运动学震源模型对近断层长周期地震动模拟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15年
初步分析了运动学震源模型对近断层长周期地震动模拟的研究现状、分析方法和模拟验证思路,运动学震源模型最新成果的运用对该研究至关重要,包括使用经验性的全局和局部震源模型参数,来设定地震震源破裂过程,以及使用已发生的特大地震的确定性复杂破裂过程两类。着重从这两类震源破裂过程的使用方式入手,综述了其对该研究的重要影响。由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向震源理论发展与应用,大地震震后快速产出、城市活断层灾害评估和特大地震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方面集中,因此,从长周期工程结构的防震减灾来看,更多以及更细致的震源模型产出将有助于长周期强地震地面运动的模拟和预测。
郭金萍陈学良高孟潭李昌珑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长周期地震动有限差分法灾害评估
场地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被引量:5
2021年
针对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分类方法面临的场地分类物理含义不明确,各类场地的界限容易引起设计地震动参数发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解决建议。针对场地分类物理含义不明确的问题,在现行场地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速,对场地进行分层次分类:第一层次与现行的分类相一致,以场地基本周期为基础,根据覆盖层厚度进行分类;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分类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场地软硬程度,根据等效剪切波速进行亚分类。根据目前对厚软场地地震灾害及地震动特性的研究,并结合大量长周期建筑结构的经济建设发展现状,对场地分类进行了扩展,由原来的四大类扩展到五大类,同时明确各分类界限,尤其是Ⅱ,Ⅲ和Ⅳ类场地的界限由原来的开放式进行有限化,有效地避免了由场地分类导致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发散的问题。
迟明杰李小军陈学良马笙杰
关键词:覆盖层厚度等效剪切波速
四川固定强震台址场地效应反演研究
2024年
区域地震灾害分析是基于对控制地震地面运动的三个关键因素:震源、传播路径和场地条件的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借助广义反演技术(Generalized Inversion Technique,GIT),通过强震动记录的频谱分解来单独分析。该文使用完全参数化GIT,对2007—2020年四川地区发生的397次地震(3~6.5级)的3338组强震数据进行反演。针对区域场地效应,考虑基岩裂隙或风化作用的影响,确定了四川地区129个固定强震台址的场地放大系数。在介质衰减效应方面,区域几何衰减平均水平被确定为R^(-0.6),S波平均品质因子为150.33f^(0.78)。对于震源参数,区域应力降均值水平为9.25 MPa。该文结果可以为地震动建模或随机S波模拟提供合理的输入参数及数据,从而改进确定性地震危险性评估。
陈科霖陈学良
关键词:应力降
不同土体动力参数曲线分布特征及其对地震动的影响
2023年
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是表征土体非线性特征的重要动力学参数,也是影响场地地震反应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多篇文献中的常见土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土体动力参数曲线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土体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曲线的分布特征对场地效应的影响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土体的两条动力曲线统计结果的平均值与推荐值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其中砂土、黏土、卵砾土、淤泥质土等土类的两条动力曲线的分布各具特点;受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共同影响,地震动各成分的场地效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表现为低频放大效应与高频滤波效应,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分布特征不同的土类对两种效应的影响程度不同。
刘新雨迟明杰陈学良
关键词: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
地形坡度场地分类法在玉溪-江川-通海盆地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高精度的ASTER GDEM数据,利用Wald和Allen地形坡度场地分类法,并借鉴30 m等效剪切波速v30s和20 m等效剪切波速v20s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云南的玉溪盆地、江川盆地、通海盆地的场地土,按照我国的场地土类别规则加以划分,并将结果与综合探测的"真实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地形坡度场地分类法划分出了中硬土ZYⅡ和中软土ZRⅢ这两种区域,定性上与"真实情况"相类似。(2)将玉溪地区当作活动地块,比将其当作稳定地块,要更符合实际情况。(3)该方法没有划分出软弱土RRⅣ区,与"真实情况"相比,定量上存在显著的、较大的差别。说明将该方法直接应用于深厚的、成因复杂的沉积盆地的场地土类别划分,是有局限性的。
陈学良高孟潭俞言祥陈鲲李铁飞
地震动峰值放大与盆地深度关系的初步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14年
沉积盆地对"超高、超大、超长"结构的地震动特性有显著的影响,认识盆地效应机理、刻画盆地放大特性是震害防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简要回顾了几次大地震中出现的典型盆地效应特性及其出现的原因,对前人提出的产生盆地效应的物理机制作了简要的总结,最后利用解耦的近场波动数值模拟方法,对SH波垂直入射情况下的二维理想盆地模型的水平方向地震动峰值放大倍数与盆地深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发现:(1)总体上,盆地地表放大系数与盆地深度有很好的相关性(近乎是线性关系),表现为随盆地深度的增加,盆地的放大效应也逐渐增大;(2)对于形状对称的理想盆地模型,在盆地中央附近出现了异常的放大,表现出典型的"盆地聚焦效应";(3)对于形状不对称的理想盆地模型,在盆地边缘和中央均出现异常的放大,表现出显著的"盆地边缘效应"和"中心聚焦效应"。
王建龙陈学良高孟潭李宗超鄢兆伦李铁飞
关键词:数值模拟
新区划图双参数调整对剪力墙结构土建成本的影响
2021年
考虑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2016),提出了双参数调整原则,即对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同时调整,以确定设计地震动反应谱,这势必会增加结构的土建成本。因此,基于Ⅱ类场地,对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 g)的剪力墙结构在不同场地类别下的地震动参数进行推导。采用单一控制变量法,对某12层剪力墙结构按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和不同场地类别进行设计,使其满足规范最低标准,计算相应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用量;根据现时市场定额,比较分析单一地震动参数变化时的土建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张波陈学良杨晓宁邱利军李宗超
关键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
九寨沟M_S7.0地震强地震动模拟及漳扎镇地震动强度预测被引量:10
2019年
破坏性地震强度预测可用于工程领域抗震设防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估,是防震减灾中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了再现九寨沟地震的地震动强度,评估缺失强震记录的九寨章扎台站的地震动强度,本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对九寨沟地震进行了数值模拟.选取了震源周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超过10Gal的10个强震台站进行模拟.因未得到九寨沟地震的余震,初次尝试将汶川地震和定西地震的余震作为格林函数模拟九寨沟地震.模拟结果整体上可以反映各台站地震动的强度特征,尤其是地震动高频成份拟合较好.模拟值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时程数据、反应谱等与观测值拟合较好.预测结果显示漳扎镇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约为180~200Gal.预测结果也表明在缺少大震的余震记录时,经验格林函数法使用其他大震的余震同样可以再现目标地震的强度特征.本研究也为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在缺乏小震记录地区的使用积累了经验.最后总结了格林函数的选取标准,为经验格林函数方法来预测未来强震动特征积累了经验.
李宗超高孟潭陈学良吴健周红李铁飞李昌珑吴清卜春尧
关键词:格林函数地震动模拟持时反应谱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