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光
- 作品数:60 被引量:31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北方不同饲养模式下奶牛饲粮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我国北方3种饲养模式下奶牛饲粮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选取苜蓿、玉米青贮、玉米秸秆、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3种精粗比一致的不同饲养模式下奶牛饲粮,MF组模拟规模化牛场,粗饲料来源为苜蓿和玉米青贮,CSA组模拟养殖小区,粗饲料来源为玉米秸秆,CSB组模拟散养户,与CSA组粗饲料一致,使用杂粕(菜籽粕、棉籽粕、甜菜渣)代替豆粕与大豆。采用体外产气法体外培养饲粮48h结合动态产气实时记录技术,测定饲粮48h累积产气量、发酵动力学参数以及体外瘤胃发酵指标。结果表明:MF组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CSA组,CSA组显著高于CSB组(P<0.05);MF组与CSA组的48h累积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CSB组(P<0.05);各组间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浓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CSB组微生物蛋白浓度有低于MF、CSA组的趋势(P>0.05)。由此可见,玉米秸秆代替玉米青贮、苜蓿降低了饲粮干物质降解率;杂粕代替豆粕降低了体外发酵48h累积产气量及体外干物质降解率,而对其他瘤胃的发酵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 张婷张佩华陈宇光周小乔田瑶刘士杰张开展卜登攀WILLIAM P.Weiss
- 关键词:微生物蛋白体外瘤胃发酵
- 小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4年
- 阐述了国内外对小肽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小肽的吸收机制,小肽的吸收特性以及影响吸收的因素。H+-Na+转运体系、谷胱甘肽转运系统等是小肽的主要转运方式。研究证实,小肽类转运系统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和不易饱和的特点。文章还介绍了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肽吸收的主要不同部位。
- 陈宇光李丽立张彬胡泽友
- 关键词:小肽影响因素营养
- 红薯渣对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9年
- 试验选用35头健康无病、处于泌乳中期、胎次相同、体重相近(体重约450kg)、产奶量相近(P>0.05)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头,用产奶期正常饲料饲喂;试验组25头,每头牛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投5kg新鲜红薯渣替代5kg苜蓿干草。结果表明:在产奶期日粮中添加新鲜红薯渣对奶牛的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乳成分试验统计数据看,其对奶牛的乳成分影响不明显,乳脂、乳蛋白、乳糖、乳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
- 陈宇光张彬胡泽友
- 关键词:奶牛红薯渣产奶量乳成分
- 不同能量水平及玉米加工饲粮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5年
-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能量水平与不同加工方式玉米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粗饲料来源设计精粗比为65∶35的等氮饲粮,选用玉米青贮与过瘤胃脂肪调整低、高能量水平,普通玉米与蒸汽压片玉米作为不同加工方式,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结果表明,高能水平饲粮的理论最大产气量、48 h总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均显著高于低能(P<0.05),普通玉米高能组的乙酸、丙酸含量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同一能量水平下,蒸汽压片处理组的48 h总产气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玉米组(P<0.05);而低能条件下蒸汽压片组的总挥发酸、丙酸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玉米组(P<0.05)。不同饲粮营养水平与体外产气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48 h总产气量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中性洗涤可溶物(NDS)、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和NDS/CP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使用蒸汽压片方式处理玉米以及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均可以显著增加体外发酵48 h总产气量;低能水平下,蒸汽压片玉米对改善瘤胃的发酵特性更为明显。
- 张婷张彬张佩华周小乔田瑶朱丹赵勐刘士杰张开展陈宇光卜登攀William P.Weiss
- 关键词:蒸汽压片玉米发酵参数
- 吸附剂对饲喂含黄曲霉毒素B1和T-2毒素饲粮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和T-2毒素联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抗氧化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评价吸附剂的脱毒效果。选取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448羽,采用2×2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4羽(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吸附剂,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 AFB1+1.0 mg/kg T-2毒素,Ⅲ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吸附剂+0.2 mg/kg AFB1+1.0 mg/kg T-2毒素。对照组和Ⅰ组为空白组,Ⅱ组和Ⅲ组为霉菌毒素组。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1)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肉鸡1~21日龄时的料重比(F/G)(P<0.05),显著降低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添加吸附剂显著提高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2)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肉鸡21日龄时的脾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42日龄时的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吸附剂缓解了42日龄时的法氏囊萎缩,但效果不显著(P>0.05)。3)添加霉菌毒素显著降低肉鸡21日龄时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42日龄时的血清总蛋白(TP)含量(P<0.05),显著提高21日龄时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添加吸附剂对血清抗氧化能力改善效果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21日龄时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显著提高42日龄时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P<0.05)。综上所述,吸附剂可有效缓解AFB1和T-2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作为一种有效脱毒剂添加到肉鸡饲粮中。
- 田莎孙鑫东宋泽和吴媛媛陈宇光贺喜
-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T-2毒素吸附剂抗氧化指标血清生化指标
- 多糖对动物免疫调控的作用及其机理被引量:14
- 2008年
- 综述了多糖对动物的细胞因子、补体系统、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生成和免疫器官的调控作用;从细胞表面多糖受体、基因表达、淋巴细胞信息传导等方面分析了多糖调控动物免疫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和代谢调控剂在动物健康养殖和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 张彬薛立群李丽立彭慧珍陈宇光肖定福文贵辉
- 关键词:多糖免疫动物
- 茶多酚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茶多酚是一种主要从绿茶和红茶中提取的纯天然复合物。文章对茶多酚的组成成分、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 张婷陈宇光罗佳捷
- 关键词:茶多酚动物生产生物学功能
- 大豆脂肪磷脂粉在产蛋鹌鹑日粮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5年
- 选择450只132日龄的健康产蛋鹌鹑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5只鹌鹑进行了为期30d的饲养对比试验.对照组、试验Ⅰ、Ⅱ组3种日粮分别按照0%、1.5%、3.0%水平以大豆脂肪磷脂粉替代日粮中的玉米,其他日粮组成均相同.以每重复为单位分别测定各组的产蛋数、总蛋重、平均蛋重、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蛋黄颜色、蛋壳厚度和经济效益指标,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总蛋重、平均蛋重、料蛋比和蛋黄颜色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试验Ⅰ、Ⅱ组分别较对照组改善了2.5%、4.6%(总蛋重),7.5%、5.2%(平均蛋重),5.2%、6.3%(料蛋比),35.7%、35.7%(蛋黄颜色);产蛋数、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蛋壳厚度和总经济效益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产蛋率和经济效益有提高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和蛋壳厚度有降低趋势,总经济效益试验Ⅰ、Ⅱ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1.1%、16.3%.结论:在产蛋期鹌鹑日粮中添加1.5%~3%的大豆脂肪磷脂粉不仅可显著改善产蛋鹌鹑的产蛋性能,还能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蛋产品的商品性能,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 张佩华范永辉陈宇光
- 关键词:产蛋鹌鹑日粮蛋壳厚度料蛋比日采食量蛋黄颜色
- 大豆蛋白的种类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2014年
- 大豆蛋白是从大豆类产品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性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大豆蛋白中除蛋氨酸含量较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比较丰富,其营养价值与动物蛋白质相同。
- 占今舜陈宇光
- 关键词:大豆蛋白畜禽生产
- 大学生狂犬病预防知识认知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大学生狂犬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南某高校分层整群抽取380名大学生,采取自填问卷形式调查,采用SPPS13.0统计软件进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校园内饲养宠物影响学习生活起居;宠物和受伤后人疫苗接种率分别为43.9%和48.6%;大学生狂犬病知识比较贫乏,乡村学生更为突出;学生狂犬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媒介;低年级大学生对狂犬病知识需求更为强烈。结论高校应把狂犬病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对宠物管制,积极作好疫苗接种和伤口的处理,才能控制狂犬病发生。
- 刘存根彭再如陈宇光刘雪勇
- 关键词:狂犬病知识健康教育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