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国有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沉积物
  • 1篇地表径流
  • 1篇正磷酸盐
  • 1篇三峡水库
  • 1篇释放通量
  • 1篇水界面
  • 1篇水库
  • 1篇通量
  • 1篇通量估算
  • 1篇农田排水
  • 1篇农业
  • 1篇农业面源
  • 1篇农业生产
  • 1篇农业生产活动
  • 1篇秋末
  • 1篇壤中流
  • 1篇总磷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现状
  • 1篇消解法

机构

  • 4篇三峡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4篇肖尚斌
  • 4篇黎国有
  • 3篇王雨春
  • 3篇牛凤霞
  • 2篇刘德富
  • 1篇杨正健
  • 1篇段玉杰
  • 1篇纪道斌
  • 1篇陈文重
  • 1篇王亮
  • 1篇刘力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两种消解法测定沉积物总磷的对比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过硫酸钾消解法与HClO4-H2SO4消解法对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的标准物质,以及三峡水库沉积物未知样品中的总磷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过硫酸钾消解法测定沉积物总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标准样品中,HClO4-H2SO4消解法的检测结果是标准值的83%~100%,并且所有结果均在其不确定度范围之内;过硫酸钾消解法的检测结果仅达到标准值的19%~42%,超出其不确定度范围,不能作为有效数据。在未知样品中,过硫酸钾消解法检测结果也远低于HClO4-H2SO4消解法检测结果,只达到后者的32%~52%。由此可见,过硫酸钾消解法测定沉积物或土壤中总磷,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达到符合实际的检测结果。
黎国有王雨春陈文重肖尚斌刘德富牛凤霞
关键词:沉积物总磷
三峡水库干流沉积物的粒度分布与矿物组成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表明:三峡库区干流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和矿物组成都呈现以奉节为界的区域性.库区干流沉积物的岩性为粘土质粉砂,粉砂的平均含量为61%,属于单众数,反映了库区各点的水体流速变化幅度不大.沉积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绿泥石、伊利石和石英,平均占29%,24%、24%;其次为长石、方解石和白云石,占8%、9%、5%;其余为少量的闪石和黄铁矿.与过去相比,库区干流沉积物的矿物组成结构发生很大改变:石英的含量降低将近一半,绿泥石和伊利石的含量大幅度增加.这增加了三峡水库发生富营养化和其它环境问题的潜在风险.
黎国有肖尚斌王雨春刘力牛凤霞
关键词:三峡水库沉积物粒度矿物组成
三峡库区沉积物秋末冬初的磷释放通量估算被引量:34
2013年
2010年11月~12月在三峡水库开展了沉积物内源负荷调查,对云阳等6个长江干流点和9条支流河口的沉积物-水界面正磷酸盐含量(PO34--P)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支流上覆水和孔隙水中PO34--P含量略高于干流,其中支流孔隙水中的含量为9.59~29.79μg.L-1,干流孔隙水中的含量为9.01~25.36μg.L-1.根据Fick第一定律公式得到郭家坝和小江河口为PO34--P的"汇",释放通量分别为-0.63 mg.(m2.a)-1和-0.60 mg.(m2.a)-1,其它区域的PO34--P均是由孔隙水向上覆水进行扩散,释放通量的范围为0.15~2.47 mg.(m2.a)-1.假设分子扩算是沉积物营养元素迁移的主要途径,库区水体混合均匀,估算出沉积物孔隙水营养元素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迁移对上覆水体的影响程度较小,仅有-0.011%~0.098%.目前三峡水库沉积物作为内源,释磷作用还未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但不排除水库外部污染源得到控制后,三峡库区沉积物内源营养负荷的潜在释放风险.
牛凤霞肖尚斌王雨春刘德富黎国有王亮纪道斌杨正健
关键词:沉积物-水界面正磷酸盐释放通量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改善对策被引量:17
2010年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段玉杰肖尚斌黎国有
关键词:污染现状农业生产活动农田排水地表径流壤中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