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祎

作品数:29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艺术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艺术人类学
  • 15篇艺术
  • 8篇人类学
  • 4篇岩画
  • 4篇人类学视野
  • 4篇手工艺
  • 3篇能动
  • 3篇能动性
  • 3篇非物质文化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艺术解读
  • 2篇艺术知识
  • 2篇造物
  • 2篇知识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存在
  • 2篇受动性
  • 2篇田野考察
  • 2篇主体间
  • 2篇主体间性

机构

  • 27篇中国艺术研究...
  • 9篇杜伦大学
  • 3篇内蒙古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莱顿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柏林洪堡大学
  • 1篇图尔库大学
  • 1篇英国科学院

作者

  • 29篇关祎
  • 3篇安丽哲
  • 2篇王永健
  • 2篇罗伯特·莱顿
  • 1篇殷鹏
  • 1篇刘佳
  • 1篇方李莉
  • 1篇刘雅超

传媒

  • 8篇内蒙古大学艺...
  • 5篇民族艺术
  • 3篇内蒙古艺术学...
  • 2篇艺术探索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美学: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人类学是一个内容广泛的学科,其中生物人类学研究人类进化方面的问题,包括解剖与健康,社会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文化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方面的问题。人类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要求研究分析不仅局限于心理学。正如杜尔干所指出的,社会与文化具有这样的一种特性,它们影响着个体所固有的心理和生理倾向,决定它们何时被怎样唤醒。
罗伯特.莱顿关祎邢书宇
关键词:美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方法
现时代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浅论理论研究的时代性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社会生活各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发展。从古典文明到中世纪文明再到现代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各学科知识也在不断地积累与分化。然而,知识与技能并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呈'真空'状态孤立存...
关祎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与田野考察本土经验的拓展——2014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4年
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北京舞蹈学院以及《民族艺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4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1日至11月2日在京举行。整个会议围绕着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以及田野考察个案研究两个大的主题展开,内容十分丰富,许多论文也关注到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时代特色,并且提出了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为现代学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经验。
关祎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田野调查
作为社会存在的造物者——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手工艺者
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提出“文化整合论”的观点,该理论主要认为:“一种文化是一套内部要素相互关联的价值母体,一套理解和组织人们活动的方式。这个价值母体对于外来的文化特质有选择、驯化和整合的能力。整合是这里的关键概念,它强调...
关祎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发展与回顾——中国艺术人类学三人谈之一被引量:5
2015年
2014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我们三人(安丽哲、关祎、王永健)与《民族艺术》杂志社主编许晓明就当下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进行了交流。回想起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已经成立8年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视域在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但仍有一些大家较为关注的基本问题存在争议。许主编提议就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前沿话题做一个专题讨论,这样的探讨对当下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非常有意义。
安丽哲王永健关祎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中西方民族艺术杂志社主编
未来的遗产和遗产的未来被引量:5
2018年
在快速发展变革的当今世界,传统文化是否还具有价值和意义?传统手工艺还有没有生存空间?带着这样的疑问,方李莉从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几十年的研究之中寻找答案。纵观传统陶瓷手工艺的变迁和现状,她认为传统并未消失或完全摒弃,而是以新的形式,融合新的价值观念和载体呈现在现代生活之中,并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内核与文化意义,反而成为现代艺术灵感之源泉和精神之寄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死掉的、静态的古董,而是一种活着的、传承着的民族资源。它们流淌在时间长河之中,与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形成有趣的时空关联。
麦夏兰方李莉关祎
关键词:陶瓷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史
岩画、身份认同与原住民性被引量:1
2019年
岩画艺术研究取得的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就是:考古学家们承认岩画艺术通常对原住民社区来说具有文化意义,并且此种文化意义在世世代代的原住民社区具有连绵不断的持续性。有些地区的岩画艺术传统实践始终不曾中断,有些岩画实践及其传统则是在原住民的重建运动中得到了恢复与复兴。然而,有关原住民社区的研究或许会遭遇到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界有时会认为研究者对岩画艺术的解读过于学术化、理论化了,而并没有关注到当代原住民群体,文章将从这一问题入手,着重论述原住民及其所属文化语境在岩画研究中的形貌。然而,学者们不禁会思考,艺术真的具有天生固有的“含义”吗?当我们思考到艺术内涵的终极问题时,文化赋权以及主体间性创造这些重要的提议便凸显出来了。文章也将对此展开论述。
罗伯特·莱顿关祎
关键词:岩画文化口述传统
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三人谈被引量:1
2017年
自2013年始,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教授作为"高端外国专家"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一同展开为期3年的合作研究。在这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关祎副研究员与安丽哲副研究员,同罗伯特教授就西方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背景以及发展状况进行了有益探讨和交流,并对比反思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一些特征。本文以"三人谈"的形式,将罗伯特·莱顿教授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两位年轻学者的交流汇集刊发,内容涉及艺术人类学缘起、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特点之比较、中西方民间手工艺的象征问题、田野中的"艺术家"与"工匠"之争及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与中国山东省民间艺术田野考察情况,以展现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最新成果。
关祎安丽哲罗伯特.莱顿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人类学民间手工艺
西方和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交流被引量:1
2022年
艺术人类学可说是发端于西方经典人类学研究当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关注人类社会(尤其是传统社会)的艺术品、艺术实践与艺术现象等,学科试图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对艺术进行描述与阐释,它将艺术看作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独特形式,考虑艺术的社会性、功能性以及文化内涵。本文简要介绍了艺术人类学在西方学界以及中国学界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对象、理论与流派、研究现状与趋势等问题,试图使读者对艺术人类学研究产生一种概要性的认知与思考。
关祎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人类学艺术田野考察
“艺术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人类学被引量:1
2012年
艺术人类学的基本任务是记录全世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知识"。当不同人类群体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记录下来,并被放入各自文化语境中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对民族志数据进行比较,由此建立模型,并最终解释人们不同艺术观的相异与相似之处。
威尔弗雷德.范.丹姆关祎
关键词:艺术知识本土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人类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