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荣
- 作品数:145 被引量:739H指数:15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无抗性表达致PWD和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菌构建被引量:3
- 2005年
- 利用平衡致死系统成功地将构建表达致PWD和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菌BL21(pFSFaeG)中所含氨苄抗性基因敲除,并转化沙门氏菌宿主菌X4550。经过质粒酶切分析和表达产物的SDSPAGE证实,氨苄抗性基因已经成功敲除,并且目的蛋白仍与谷胱甘肽转移酶相融合,得到有效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80ku。经体外连续传代试验,重组菌X4550(pFSFaeG)均能在无抗生素压力下大量扩增并稳定传代,质粒稳定性和蛋白表达稳定性良好。无抗性重组菌的成功构建解决了基因工程疫苗抗性基因潜在危险问题,并有望通过沙门氏菌载体的递送作用,为研制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 杨健美张小荣高崧韦栋平刘秀梵
- 关键词:基因敲除蛋白表达
- 一株超强马立克病病毒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试验被引量:4
- 2020年
- 从接种过马立克病CVI988/Rispens疫苗仍发生肿瘤性疾病的鸡群中分离到1株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经琼脂扩散试验、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PCR鉴定和致病性试验鉴定为血清Ⅰ型MDV,命名为MDV JS201801株。该毒株基因组含2个拷贝的132 bp重复序列;meq基因的第115、139、176和217位氨基酸发生突变,与MDV强毒株的特性相符。与MDV参考毒株进行meq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发现MDV JS201801株与超强毒株ZC2014和GX0101的同源性高达99.7%。用MDV JS201801株对SPF鸡进行攻毒试验,肿瘤发生率为85%;而接种过CVI988/Rispens疫苗的SPF鸡在MDV JS201801株攻毒后的肿瘤发生率为20%。研究证明,MDV JS201801株为MDV超强毒株,并且CVI988/Rispens疫苗对该毒株不能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
- 白雪雁张小荣张成成郭梦娇李梦娇钱炳旭吴艳涛
- 关键词:马立克病病毒致病相关基因动物试验
- 检测鸭呼肠孤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 2014年
- RT-PCR扩增鸭呼肠孤病毒(Duck reovirus,DRV)的σB基因,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再转化大肠杆菌Transetta(DE3);含有重组质粒pET-σB的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获得大小为55 000的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σB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显示,σB重组蛋白能够与兔抗DRV多抗血清特异性结合。以高亲和NI-NTA树脂在变性条件下纯化、梯度尿素复性的σB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DRV抗体的间接ELSIA方法。分别以间接ELSIA方法和血清中和试验对DRV感染鸭血清和SPF鸭血清进行检测,两者的符合率为100%。该间接ELSIA方法对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
- 孙陈莉杨瑞王义敏赵娜张小荣彭大新吴艳涛
- 关键词:原核表达间接ELISA
- 猪肺炎支原体特异性蛋白P3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本试验试图通过对P36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其在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胡茂志焦新安张小荣潘志明黄金林殷月兰张晓明邵国青刘文博刘秀梵
- 关键词:猪肺炎支原体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K/CH/JS/06Ⅱ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
- 引言 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目前该病已成为养禽业中...
- 马莲代珊余丽萍季文彬韦洪晨张林张小荣吴艳涛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全基因组序列
- 1株含H9N2内部基因的H5N1亚型基因重配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对华东地区家养水禽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的流行病学监测过程中,从表观健康家鸭体内分离到一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09/2008(简称Dk/SD/009/08)。为了解该毒株的基因组构成,对该分离株进行全基因测序。测序结果显示:该毒株HA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PLRERRRK-R/GL,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且参照H5N1国际统一命名准则,Dk/SD/009/08的HA基因属于2.3.4进化支。BLAST结果显示,HA、NA、NP及NS基因均与H5N1亚型病毒的核苷酸一致性最高,而RNA聚合酶基因(PB2、PB1、PA)及M基因则与H9N2亚型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故推测该分离株可能是一株天然重组病毒;遗传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流行于华南地区鹌鹑中的G1-like H9N2亚型病毒可能为该分离株提供部分的内部基因。
- 顾敏刘文博曹军平曹永忠张小荣彭大新刘秀梵
- 关键词:H5N1H9N2禽流感病毒
- 鸡γ-干扰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 2015年
- 将鸡γ-干扰素(Ch IFN-γ)基因克隆至p PICZαA,以线性化质粒p PICZαA-IFN-γ电转化酵母GS115细胞,筛选出表达重组Ch IFN-γ(r Ch IFN-γ)的酵母菌株。r Ch IFN-γ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经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检测其抗病毒活性为10 240 IU/m L。以r Ch IFN-γ与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联合免疫SPF鸡,使用r Ch IFN-γ试验鸡的血清HI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未使用r Ch IFN-γ试验鸡(P<0.05);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攻击后,使用r Ch IFN-γ试验鸡排毒率显著低于未使用r Ch IFN-γ试验鸡(P<0.05),说明r Ch IFN-γ具有佐剂的活性。
- 李亚玲秦乐张小荣吴艳涛
- 关键词:毕赤酵母纯化佐剂
- 基于Z曲线的新城疫病毒基因组生物信息分析
- 2010年
- Z曲线是DNA序列信息的一种几何学表示形式。利用Z曲线坐标所对应的生物学含义,可以对DNA序列的生物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本文对40株自测序和从GenBank下载的新城疫病毒(NDV)全基因组序列,利用网络提供和自开发的Z曲线分析系统,对NDV生物信息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了NDV全基因组的X、Y、Z分量沿序列的分布曲线和三维Z曲线,比较了不同基因型NDV基因组Z曲线的特征。结果显示,在NDV全基因组中A、G碱基或A、C碱基是占优势的,在基因组的前1/3序列中,G、C含量大于A、T的含量。不同基因型NDV全基因组的Z曲线(从ClassI到ClassII的I-VIII型)有向Z轴靠拢的趋势。
- 曹永忠顾敏刘文博张小荣刘秀梵
-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Z曲线分子进化
- 原核、真核双表达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将原核启动子Ptrc和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从EGFP原核表达质粒pYA3334-EGFP上切下,然后将其插入至真核表达质粒pVX1真核启动子PCMV的下游构建成具有真核和原核启动子的双表达杂合质粒pVAXD...
- 张晓明焦新安潘志明张小荣马丽顾健郭荣刘秀梵
-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
- 转座子随机插入鉴定肠炎沙门氏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生物膜在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和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了鉴定影响沙门氏菌生物膜形成的基因。【方法】利用结晶紫染色定量法对74株鸡源的肠炎、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生物膜测定,选择生物膜生长较好的肠炎沙门氏菌C050041,采用转座子随机插入法构建突变株库。【结果】84%的鸡源沙门氏菌菌株可在塑料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转座子插入获得1924个突变株,筛选的生物膜降低突变株经生长曲线测定、测序和序列比对及Southern blot分析鉴定出15个插入基因,它们分别为metE、ompR、rpoS、rfaG、rfaJ、rfaK、rfaP、rfbH、rhlE、spiA、steB、tpx、ybdN和2个未知功能的基因。【结论】我们鉴定出了多个影响生物膜形成的新基因,这些基因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沙门氏菌生物膜形成的调控机制,研制减毒沙门氏菌疫苗奠定了基础。
- 董洪燕张小荣潘志明彭大新刘秀梵
- 关键词:沙门氏菌转座子生物膜突变株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