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君

作品数:112 被引量:1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电视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文化科学
  • 11篇艺术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军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8篇电视
  • 25篇教育
  • 20篇电视台
  • 17篇媒体
  • 15篇传媒
  • 14篇新闻
  • 13篇中国教育
  • 13篇中国教育电视...
  • 13篇国教
  • 12篇节目
  • 11篇文化
  • 8篇大众
  • 8篇教育电视
  • 7篇电视剧
  • 7篇广播
  • 6篇社会
  • 6篇传播学
  • 5篇大众传媒
  • 5篇教育电视台
  • 5篇广播电视

机构

  • 106篇中国教育电视...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锦州师范学院
  • 1篇莆田学院
  • 1篇河北传媒学院

作者

  • 110篇张志君
  • 7篇张婧莹
  • 5篇孙少柏
  • 5篇谢敏
  • 4篇张涵
  • 1篇梁锐
  • 1篇张志刚
  • 1篇吕淑湘
  • 1篇陈颖
  • 1篇徐建华

传媒

  • 33篇当代电视
  • 31篇教育传媒研究
  • 6篇中国广播电视...
  • 6篇现代传播(中...
  • 5篇电视研究
  • 4篇中国电化教育
  • 3篇中国有线电视
  • 3篇现代视听
  • 2篇中国远程教育
  • 2篇新闻界
  • 2篇南方电视学刊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广播电视信息
  • 1篇新闻大学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 1篇视听界
  • 1篇广电时评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基础教育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4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书院与传统文化、历史名人之关系被引量:1
2019年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即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正式的书院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中国古代书院与传统文化、历史名人之关系。
张志君
关键词:书院文化名人
“影子教育”规制刍议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影子教育"机构及其从业者的现状进行了扫描,指出了"影子教育"机构及其从业者存在的包括但不限于造成"政治隐患""社会心理隐患""教育隐患"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传承隐患"等问题,并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这些隐患的对策建议。
张志君
关键词:影子教育
电波媒体与心理战——两次海湾战争中交战双方对广播电视的利用被引量:1
2003年
纵观两次海湾战争,交战的双方在利用电波媒体开展心理战时有以下几点异同之处:
张志君
关键词:心理战术海湾战争广播电视媒体新闻报道
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大型纪录片《热爱电视剧的人们》创作方法论初探
2009年
《热爱电视剧的人们》是中国教育台为纪念中国电视剧诞生50周年而专门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该片从创意策划、拍摄制作、节目传播整个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科学的方法论的运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上述经验进行了总结。
张志君张婧莹
关键词:电视剧纪录片创意策划节目传播
第三个“老师”——大众传媒在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2年
一、大众传媒逐渐成为孩子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在对其所生活的世界进行理解,以及为了自身成长而进行间接经验传承时,可能存在着种种信息不对称——他们应知道的和他们实际上已经知道的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有时甚至是巨大的反差。为了化解这种信息不对称,从古至今,人们先后请出了几位化解者,依次是父母、老师、大众传媒。在"前大众传媒时代",父母和老师在化解孩子们的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而进入大众传媒时代,父母与老师虽然仍然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但他们的影响力与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呈"此消彼长"
张志君
关键词:大众传媒意见领袖草根阶层经验传承大众传播学舆论传播
他山之石的启示──从世界各国教育电视看中国教育电视的走向被引量:3
1998年
张志君
关键词: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收费制度
论和谐社会中“传媒力”的构建要素研究
2007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广播电视应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本期“视听专论”,主要从和谐社会中传媒力的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舆论引导、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与媒体角色定位等方面,对广播电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创建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张志君张婧莹
关键词:角色定位传播资源中国教育电视台第四种权力平民生活
关于教育电视新闻的几个问题
1997年
张志君
关键词:教育电视新闻中国教育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教育新闻广播新闻
为中国电视电影把脉被引量:3
2004年
本刊2004年3月号《争鸣园地》栏目登载了武斌、魏晓菁两同志撰写的论稿《究竟是电视还是电影》,为此,本刊还特意加了编者按语。该文发表后,立即引起影视界和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本刊编辑部亦陆续收到一些参与争鸣、研讨的文章。兹将来稿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篇文章刊出,以供大家参考。 电视电影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在国外大多是归属于电视作品的评奖范畴,而我国却将其划于电影作品的评奖范畴。这里,显然有一个对电视电影概念的科学界定问题。恰如武斌、魏晓菁、张志君、初晓等论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对电视电影进行是属于电影还是属于电视的理论界定,并不是一种口舌之争或理论游戏,只有解决了观念问题,电视电影的创作才能有一种自觉的形态意识,才能涌现出一批真正意义上电视电影佳作。 我们衷心希望各界有识之士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深信:经过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以理服人的讨论之后、大家是会对此问题逐步取得共识的(请参见本刊上期《争鸣园地》编者按)。
张志君
关键词:电视电影资源整合节目样式
“三贴近”的大众传播学意义——学习李长春同志一系列讲话的一点思考
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分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领导同志于2002年底针对目前国内国际的新形势和新语境提出了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个提法体现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大无畏精神,不仅具有深远...
张志君
关键词:大众传播学大众传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